-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9488.3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及制备方法。配置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3.1~3.2%、Si:0.9%、Mn:0.6%、Cu:1.0~1.5%、P:0.2~0.4%、B:0.02~0.04%、S:0.0005%及Fe的混合物;在熔炼炉中,将配置的原料在1500~1550℃熔炼,得到铁水;浇包之前加入La:0.01~0.4%、Ce:0.01~0.7%,之后倒入浇包中进行包内孕育,孕育时间为10±2分钟,铁水的出炉温度为1400~1450℃;浇铸得到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本发明成本低、耐磨性高,适用于制造汽车、船舶等缸套或者活塞环等摩擦件,并且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73773.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温合金材料高温高载加盐蠕变试验方法及装置,它涉及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测试材料在高温、高载荷及盐腐蚀协同作用下的蠕变性能的问题。本发明试验方法包括试样预处理;预热涂盐;安装试样;升温至预设温度;施加载荷;数据记录与分析。试验装置包括重力块、导向轮、高温炉、炉管、温控系统、试验台和两个连接杆,高温炉嵌装在试验台上,炉管水平插装在高温炉上,试样水平设置在炉管内,两个连接杆的内侧端分别与试样的端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的外侧端通过牵引绳与重力块连接,重力块设置在试验台的一侧,导向轮设置在试验台的台面上,牵引绳的中部绕过导向轮的轮槽。本发明用于高温合金材料蠕变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4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226847.2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Al‑Cu‑Mg合金热处理工艺中会导致均火过程中产生粗化的T相,加工性能差问题。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铝合金由Cu、Mg、Mn、Ce、Ti和余量Al组成;方法:一、称取;二、铸造;三、热轧;四、固溶;五、预拉伸;六、时效。本发明用于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铝合金及其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09167.9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K435高温合金表面高硬度及硬度梯度分布的复合改性层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渗氮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Ni元素含量高的高温合金渗氮困难的问题。方法:一、冷轧变形;二、CrCoAlTi粉末超音速喷涂处理;三、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本发明用于K435高温合金表面高硬度及硬度梯度分布的复合改性层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72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201204.3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渗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冷成型复合低温氮化处理的α+β型钛合金及其氮化层形成方法。本发明的氮化层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α+β型钛合金依次进行淬火、冷成型和低温氮化,在α+β型钛合金表面形成氮化层;所述冷成型的累计变形量为10~65%;所述低温氮化的温度为400~60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α+β型钛合金表面形成毫米级超厚氮化层,且硬度梯度可调控,可显著改善合金基体组织的塑韧性及钛合金的耐磨性,提高渗层抗疲劳破坏能力,延长产品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41398.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渗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合金表面硬度梯度分布层厚可调的氮化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钛合金基体预处理(打磨、抛光、清洗、烘干)、PVD沉积Al‑Cu‑Ti过渡层、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硬度梯度分布、层厚可调的氮化层;所述钛合金基体为预变形后的α+β型钛合金;所述PVD沉积功率优选为120W‑200W;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渗氮温度在400℃‑55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硬度梯度分布、层厚可调的氮化层,可显著改善氮化层与钛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提高氮化层的韧性、耐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01237.8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钛渗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纯钛工件的低温氮化复合低温扩散的强化方法。本发明的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纯钛工件依次进行冷加工成型、低温渗氮和低温扩散;所述冷加工成型的变形量为10~80%;所述低温渗氮的温度为400~580℃;所述低温扩散的温度为350~580℃。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高渗氮速率和渗层厚度,使纯钛表面得到足够的强化,提高纯钛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性能,还能提高基体的塑韧性,起到内外双重强化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调节氮原子浓度梯度,降低表面杨氏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9628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507189.1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对有时效强化效应的钛合金低温碳氮共渗同时时效的工艺。(1)固溶处理:840℃下加热,保温30-60分钟,水淬后去掉表面氧化层;(2)冷变形处理:在室温下进行多道次轧制直至达到50%变形率,切削加工得到规定尺寸的工件;(3)碳氮共渗同时时效处理:反应装置为脉冲等离子体炉,碳氮共渗过程中选用的气氛为N2、H2和乙醇蒸汽三种气体渗剂,温度为500℃,电压为650V,压升率为0.13P/min,占空比为15~75%,保温时间为2h~22h。本发明能极大程度的提高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且与基体结合力强。而500℃保温过程中的时效过程,可以提高钛合金基体内部的硬度,提升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3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11371.2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667 , C21D1/64 , C21D9/0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水溶液淬火设备。包括强烈淬火效应槽、介质池、泵、流量调节阀以及管路,所述强烈淬火效应槽安装在可调节支架上,通过可调节支架调节强烈淬火效应槽的倾斜度、控制工件在强烈淬火效应槽中冷却的时间,介质池位于强烈淬火效应槽的下方,泵将介质池中的介质通过管路送入强烈淬火效应槽的进口,流量调节阀设置在管路上。本发明是控时控冷却强度的高速淬火的设备,其特点为工艺简单,成本低,淬火强度高,冷却时间和冷却强度可调节。工件表面压应力,可进一步改善疲劳性能,适用于制造齿轮,滚道,轴承圈,弹簧等需要高硬度高强度和高疲劳寿命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9266.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K435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它属于高温防护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热障涂层与基体合金之间的粘结层存在粘结强度不足、抗氧化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制备NiCoCrAlYMn合金粉末;二、等离子喷涂;三、喷涂陶瓷顶层材料。本发明用于镍基高温合金K435热障涂层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