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1967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93763.X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实现的电机故障检测系统通信方法,其是在电机故障检测装置通信初始化后,当有数据传送请求时,电机故障检测装置对通信数据存储区的内容进行更新,然后进行数据传送。上位机通信程序产生接收中断后,延时固定时间间隔,再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最后依次检验数据的首字节以及总字节数目是否正确,并回发相应握手数据。从而达到既简化了装置通信软件的设计,又确保了装置的故障检测功能的充分实现和串行通信的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51812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144403.3
申请日:2007-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LonWorks I/O对象在不同传输条件下的通信与显示方法,它涉及一种LonWorks I/O对象在不同传输条件下的通信与显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目前国内外对I/O对象的研究集中于其应用,而如何将其与网络变量建立通信关系,并将所通信的数据进行比较与显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现状。它的第一收发器(1-4)、第二收发器(2-4)的LonWorks总线接口都连接在LonWorks总线上。它的方法步骤为:启动并初始化发送节点(1)、接收节点(2),对各节点的网络变量进行绑定;通过八路拨码开关(1-5)输入一个传输基准值,按下发送按钮(1-6);通过八路拨码开关(1-5)再输入一个数值;按下发送按钮(1-6);重复上述步骤十次,结束。本发明能实现LonWorks I/O对象在不同传输条件下的通信,并能对其进行比较与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04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36930.4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利用脉冲磁压力提高金属薄壁筒形件圆度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薄壁筒形件圆度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筒形件校形方法存在的机构及模具复杂、不易操作、校形精度低、筒形件表面易磨损且存在残余应力、使用寿命低、密封困难、成本高、操作困难和不适于筒形零件小批量及多样化发展趋势的问题。本发明方法的步骤一:将金属薄壁筒形件置于高精度校形模具中,磁脉冲加工线圈放于筒形件内;步骤二:利用高频脉冲电容器组对磁脉冲加工线圈放电,高强脉冲磁压力作用于筒形件上,筒形件发生高速的变形运动,并与模具产生冲击接触和贴模。本发明具有机构及模具简单、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高、成本低和适于筒形零件小批量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46375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410044115.7
申请日:2004-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电动机热过载事故的保护方法。一种交流电动机热过载保护方法,步骤:电动机保护装置上电工作;实时采集电动机机端的电流值并计算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判断正序电流是否大于0.06倍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值并确定电动机是在启动时间内、运行还是停转状态;然后分别计算各状态的热累积值;累积各状态的热累积值;计算并显示剩余动作时间109;判断累加后的值是否大于等于100%来决定是否停止电动机;电动机停转后继续累加热累积值;判断停转后的热累积值是否小于50%来决定是否允许再启动电动机。本方法在对电动机的发热判断中既考虑了启动过程又考虑了运行过程和电动机停转状态及相应的热常数,判断非常准确,还给出剩余动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25246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64314.2
申请日:2008-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查询和中断方式下CAN报文连续发送时间的测量和显示方法,它涉及CAN报文连续发送时间的测量与显示领域。它解决了没有有效的手段对CAN报文连续发送时间进行精确测量的问题,它步骤如下:启动系统;初始化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按下第一节点的第一启动发送按钮,并通过第一处理器内的定时器计时,计时值记为t0,传送给第一处理器内的时间寄存器,再把t0送第一显示单元显示;按下第二节点的第二启动发送按钮,第三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报文;第二处理器内的定时器计时,计时值记为t1,传送给第二处理器内的时间寄存器,再把t1送第二显示单元显示;结束。本方法得出的结果精确、直观,有助于CAN报文连续发送时间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14962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72615.5
申请日:2007-08-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TCP协议的建立与终止过程的展现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协议的建立与终止过程的展现装置及方法。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TCP协议连接的建立与终止过程设置与展现的装置及方法。它由主节点、从节点和网络总线组成,它的展现方法为:主节点和从节点设置通信参数,在主节点配置、发送SYN报文,从节点接收到所述SYN报文后,在从节点配置、发送SYN/ACK报文,主节点接收到所述SYN/ACK报文后,在主节点配置、发送ACK报文,主节点接收到所述ACK报文后,在主节点配置、发送FIN报文,从节点2接收所述FIN报文后,在从节点2配置、发送ACK报文,从节点配置、发送FIN报文,主节点接收所述FIN报文后,主节点配置、发送应答ACK报文,TCP协议终止。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学校的教学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71297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10140.8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哈尔滨今日电子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21/133 , G01R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功率的方法,即一种四象限功率测量方法,它克服了现有方法只适用于用电端口或供电端口这样的功率传输方向确定的电能计量点的功率测量的缺陷,以及功率测量不准确或抗干扰能力差、计算量大等不足。其步骤为:设备启动后设置一个周期内的采样点数N和采样频率fs;经采样得到一个周期内的电压采样值序列u(n)和电流采样值序列i(n);对u(n)和i(n)分别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k)和(k);根据(k)和(k)利用公式直接计算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根据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计算视在功率S和功率因数λ;根据P、Q的正负号确定功率状态。本方法同时考虑功率数值大小和功率传输方向,适用于功率传输方向确定和变化的电能计量点的功率测量,而且本方法测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计算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652423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09645.2
申请日:2005-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电动机热过载事故的保护方法。一种交流电动机热过载保护的数字化实现方法,步骤:保护装置上电后计算的值;实时采集电动机机端的电流值并计算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判断正序电流是否大于0.06倍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值并确定电动机是在启动状态、运行状态还是停转状态;分别计算各状态的形式热量值;累积各状态的形式热量值;判断累加后的值是否大于等于来决定是否停止电动机;电动机停转后继续累加形式热量值;判断形式热量值是否小于来决定是否允许再启动电动机。本方法采用了采样多次、计算一次形式热量的方法,大大减少了电动机数字保护装置的实时计算量,降低了对电动机数字保护装置运算速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94213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458895.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2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谐波参数软件同步采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设置每周期采样点数N,N为每周期的采样点数;a2:测出前W个周期时间长度Xi,并存储,其中i=1、2…W;a3:根据测量的前W个周期时间长度,计算平滑系数α,并储存α值;a4:根据三次指数平滑模型,预测下一采样周期的时间长度;a5:根据公式Ts=T/N,计算出采样时间间隔,进行下一周期采样,储存采样值;a6:判断已采样周期数是否达到W个,若是,进入a7,若否,进入a8;a7:去掉最早一周期数据,加入最新一周期的采样值,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方法计算谐波参数,返回a8,a8:去掉最早一周期数据,通过过零点检测,存储最新一周期的周期时间长度,返回a3。
-
公开(公告)号:CN107016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49846.5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侧计轴传感器感应线圈空间配置的优化方法,包括S1:对单侧计轴传感器、列车车轮和铁轨进行有限元建模;S2:令所述单侧计轴传感器中的感应线圈角度、垂直距离和轨腰间距离的参数分别取不同的数值进行仿真,计算不同取值情况下的感应电动势;其中所述感应线圈角度指的是所述单侧计轴传感器中的感应线圈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距离指的是所述单侧计轴传感器的中心距离所述铁轨下底面之间的高度,所述轨腰间距离指的是所述单侧计轴传感器的中心距离所述铁轨的轨腰的垂直距离;S3: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确定所述感应电动势的幅值变化率较大时所述参数的取值范围;S4:根据加权组合法优化公式对单侧计轴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