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双金属复合管的磁脉冲成形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3921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482787.4

    申请日:2015-08-07

    Abstract: 一种内衬双金属复合管的磁脉冲成形加工方法。本发明涉及双金属复合管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内衬双金属复合管的磁脉冲成形加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磁脉冲成形双金属复合管的方法无法成形大直径管坯的复合的问题。方法:一、待复合管坯的表面净化处理;二、待复合管坯的定位与装夹;三、复合子步一加工;四、后续复合子步加工;五、双金属复合管的加工。本发明的成形方法是利用薄壁管的扩径胀形方式实现内外管的机械结合,制造工艺简单,与同类产品相比复合强度可达0.5MPa~13MPa,均高于与同类产品的复合强度(约0.2MPa)。本发明的成形方法适用于内衬型双金属复合管的制备。

    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1422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01304.0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与装置,属于塑性变形连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板材磁脉冲连接技术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对置于感应电流通道中的螺线管线圈放电,该线圈电流使与之邻近的连接板中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在连接板和感应电流通道形成的回路中流通。线圈电流磁场和感应电流磁场在螺线管线圈和连接板-感应电流通道串联回路的间隙内产生叠加而增强。这一增强磁场和连接板感应电流作用,使连接板受到法向向下的高强脉冲磁压力载荷作用,产生向下高速率变形和加速运动,进而与被连接板发生冲击碰撞。在冲击接触界面上发生了剧烈的剪切塑性变形,实现异种金属板材的连接。

    一种轻合金壳体成形件磁脉冲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4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95972.3

    申请日:2013-07-15

    Abstract: 一种轻合金壳体成形件磁脉冲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金属壳体成形件磁脉冲成形装置及方法。以解决采用一体式匀压线圈在待成形轻合金板材磁脉冲成形中存在工艺柔性较低,一体式匀压线圈外导体与待成形轻合金板材之间的接触面存在较严重的打火现象,难以实现轻合金壳体成形件圆角的贴模成形的问题。装置:分体式匀压线圈外导体和模具设置在上、下压板之间,分体式匀压线圈的主线圈设置在分体式匀压线圈外导体的线圈安装槽及模具内,上、下压板之间固定连接。方法:装配待成形轻合金板材及一体式匀压线圈;第一步放电成形;固定分体式匀压线圈;第二步放电,完成轻合金壳体成形件的磁脉冲成形。本发明用于轻合金壳体的磁脉冲成形。

    一种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6878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89814.7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一种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涉及一种机械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当前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中剪切强度和拉脱强度分别在不同装置中进行、试样不易制备和装置在拉伸试验时容易失稳问题。铆接上板设置在铆接下板上端面,上夹板设置在铆接上板上端面,下夹板设置在铆接下板下方,下夹板与铆接下板可拆卸连接,上、下夹板上分别开有通槽,铆接上、下板通过铆钉铆接,铆钉的两端设置在上、夹板的通槽内,上夹板与铆接上板可拆卸连接,上扇形板夹紧固定在上夹板内,下扇形板夹紧固定在下夹板内,上扇形板与下扇形板呈对角设置,上、下扇形板分别夹紧固定在相对应的夹头内,两个夹头的头端正对设置。本发明用于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一种便携式低压电磁铆枪

    公开(公告)号:CN10189047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222378.8

    申请日:2010-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电磁铆接技术的便携式低压电磁铆枪。主要为中小直径铆钉铆接、操作环境开场性差、铆接工艺灵活性要求高的工况提供一种电磁铆接方法,改变了现有电磁铆枪体积大、质量沉重、操作不灵活的现状。本发明技术结构主要由前盖、壳体、后盖、弹簧滑道和后盖法兰以及线圈、放大器、冲头、减震橡胶、减震弹簧等部件组构成。在低压300-1000V条件下,可进行直径达5mm高强度铝合金铆钉铆接或其他金属材料的中小直径铆钉的铆接。铆枪总体质量轻,3.0-4.5kg,便于手持操作,减震效果显著,后坐力低,操作灵活性高,降低劳动强度。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铆钉的电磁压铆机及其压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6713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45387.1

    申请日:2010-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1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铆钉的电磁压铆机及其压铆方法,它涉及一种电磁压铆机及其压铆方法。针对复合材料结构用大直径铆钉铆接,采用锤铆和压铆难以控制干涉量及电磁铆接要求操作水平较高问题。上铆模与电磁铆枪的应力波调制器相贴靠或制成一体,电磁铆枪安装在水平臂上的滑道上,铆枪行程控制动力源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与低压电磁铆接装置的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和高压脉冲发生器连接,高压脉冲发生器与低压电磁铆接装置放电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放电信号正、负极输出端与电磁铆枪线圈两端连接;铆枪行程控制动力源带动电磁铆枪向下移动,电容器组充放电,驱动片受到轴向向下脉冲载荷作用,使钉杆伸出部分形成镦头。本发明用于结构件的大直径铆钉铆接。

    一种用于紫铜厚大件不预热焊接的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86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50689.8

    申请日:2010-04-20

    Abstract: 一种用于紫铜厚大件不预热焊接的焊丝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用于紫铜厚大件焊接的焊丝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大尺寸紫铜构件在进行熔化焊焊接时,焊接热裂纹严重的问题。焊丝按重量百分比由1%~4%的Ti、1%~4%的Ni、0.2%的稀土元素、0.2%的Mn和余量的Cu制成。焊丝制备方法为:首先称取原料;然后分别熔炼TiNi合金和CuMn合金;再将TiNi合金和CuMn合金熔融,并加入稀土元素熔炼得合金焊丝;再精炼得铸锭;最后经热挤压和冷挤压后得焊丝。采用本发明焊丝经TIG焊得的接头没有表面裂纹和断面裂纹,冲击韧性为172J/cm2,显微硬度达90~95HV。焊缝金属抗拉强度达305~320MPa。

    利用集磁器连接异种金属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8838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37031.6

    申请日:2008-08-29

    Abstract: 利用集磁器连接异种金属管的方法,它涉及一种连接异种金属管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异种金属管件连接技术存在难以获得高强度和高耐蚀性的连接接头、非连接区的金属易产生变形、成本高、效率低和灵活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法为缩径连接,其步骤是首先安装支撑装置,然后对连接管件进行清洗,再依次连接管件、集磁器和线圈,最后通过放电回路向线圈通电;本发明的第二种方法为胀形连接,其步骤是首先安装支撑装置,然后对连接管件进行清洗,再依次安装线圈、集磁器和连接管件,最后通过放电回路向线圈通电。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连接接头的强度和耐蚀性高,本发明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和灵活性能好的优点。

    厚板紫铜不预热氩弧熔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57212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200510009837.3

    申请日:2005-03-22

    Abstract: 厚板紫铜不预热氩弧熔焊方法,它涉及厚壁紫铜板焊接方法的改进。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a.在紫铜厚板试件上开坡口,将陶瓷垫片或耐高温材料垫于紫铜板坡口的下方;b.调整焊接电流,加热母材坡口,填充合金焊料,使紫铜板被加热的坡口处金属与填充合金相互溶解;c.向前移动电弧,重复b步骤,实现整条焊缝的焊接。本发明可实现氩气保护下的厚板紫铜无预热焊接;焊接表面无须特殊处理,操作简单;焊接温度较低,可有效的减少母材热影响区的宽度及晶粒的粗大程度;焊逢的余高低于熔焊的余高,可有效节约焊材;背面成形好,变形小;焊接速度比TIG熔焊方法提高1倍多;接头拉伸强度≥95%,弯曲角≥170°,焊接接头韧性比电弧钎焊提高4倍。

    一种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6878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089814.7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一种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涉及一种机械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当前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中剪切强度和拉脱强度分别在不同装置中进行、试样不易制备和装置在拉伸试验时容易失稳问题。铆接上板设置在铆接下板上端面,上夹板设置在铆接上板上端面,下夹板设置在铆接下板下方,下夹板与铆接下板可拆卸连接,上、下夹板上分别开有通槽,铆接上、下板通过铆钉铆接,铆钉的两端设置在上、夹板的通槽内,上夹板与铆接上板可拆卸连接,上扇形板夹紧固定在上夹板内,下扇形板夹紧固定在下夹板内,上扇形板与下扇形板呈对角设置,上、下扇形板分别夹紧固定在相对应的夹头内,两个夹头的头端正对设置。本发明用于铆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