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过程热影响区组织演变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0425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7239.X

    申请日:2012-07-17

    Abstract: 一种焊接过程热影响区组织演变的模拟方法,它涉及一种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模拟方法,以解决目前焊缝微观组织演变的定量化,主要基于经验或者半经验的确定性模型或者解析计算,只进行组织含量的计算,而不能动态地反映组织形态、尺寸和分布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计算热影响区温度场;步骤二:根据温度场分布,计算不同位置晶粒在β相区以上的晶粒长大过程;步骤三:根据温度场计算获得的冷却速度和β相晶粒分布计算结果,计算连续冷却固态相变;本发明用于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模拟。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推导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76212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615638.8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推导方法及应用,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通过工作载荷、裂纹尺寸以及接头形状求解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该公式求解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临界裂纹尺寸、临界应力以及接头剩余寿命。先通过解析法求出只考虑接头余高时的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再通过有限元计算法以及对结果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考虑盖面焊道宽度和焊趾过渡圆弧半径时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进而确定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应力强度因子公式。通过应用该公式进一步求出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临界裂纹尺寸、临界应力以及接头剩余寿命。适用于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形式的任何材料的情况。

    提高对接接头承载能力的窄间隙可调装置和盖面焊可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189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615805.9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提高对接接头承载能力的窄间隙可调装置和盖面焊可调装置,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可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具有良好承载能力的高质量对接接头。紧固件用于将一组厚度不同的环形片和两个轮缘体轴向压紧固装在轴套上;两个轮缘体及位于二者之间的一组厚度不同的环形片同轴设置且三者的外侧表面轮廓形状与对接接头的焊缝余高的表面形状相匹配。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可调节性使得该装置能够对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对接接头进行随焊成形。在窄间隙可调装置与盖面焊可调装置先后作用下,可以获得焊缝缺陷少、晶粒细化、焊接残余应力低、所需形状尺寸的承载能力高的对接接头。

    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71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1695.2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应用,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模型;等温等压系综(NPT)下弛豫;选取势函数;设置边界条件;控制系统的温度、压力;使用可视化软件OVITO进行数据分析;纳米孔洞在热等静压下闭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应用于金属(不锈钢)纳米孔洞的动态变化过程试验。本发明通过考察不同孔洞尺寸,借助可视化及数据处理软件,从闭合速度、闭合路径及闭合程度的角度揭示孔洞闭合过程中的微观机制。这种方法对于优化热等静压的工艺参数,提高增材制造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马氏体钢蠕变过程中晶界处孔洞形核和长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7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50769.5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马氏体不锈钢机械器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高温环境中,因此常常会在长时间的服役过程中发生蠕变失效。蠕变失效的典型现象为蠕变孔洞的形核和长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体钢蠕变过程中晶界处孔洞形核和长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1)分子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2)系统弛豫;(3)势函数选取;(4)边界条件选取;(5)温度及压力控制;(6)可视化及数据分析。通过对不同环境温度下马氏体钢蠕变过程中的晶界处孔洞形核与长大过程的数值模拟,阐述了在晶界的角度和数量、空位浓度、位错数量对晶界处孔洞形核和长大的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从微观尺度上提高对马氏体不锈钢蠕变失效机理的认识,促进抗蠕变策略的开发。

    一种同种金属材料扩散焊界面微洞焊合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94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369929.7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同种金属材料扩散焊界面微洞焊合的模拟方法。获取同种金属材料扩散焊界面微洞焊合的模拟的计算参数;计算塑性形变作用后界面处的接合长度和微洞高度;求解各级模块构成的常微分方程的初始值,确定微洞高度和界面处接合长度随焊接时间的变化数据;求解扩散焊接的总体焊合率,在扩散焊接界面处的变化行为结束,微洞焊合完成。本发明改进了模拟计算精度较低、与实际焊接吻合程度较低等问题,能够实现同种材料扩散焊接界面处微洞焊合过程的模拟,并能独立分析各个模块对于微洞焊合的贡献,获得焊合率随焊接时间的变化数据。从而可以用模拟替代实验研究扩散焊接的规律和摸索工艺参数,并为扩散焊接界面行为演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种用于试件拉伸测试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3482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51180.9

    申请日:2013-04-26

    Abstract: 一种用于试件拉伸测试用的装置,它涉及一种用于试件拉伸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拉伸试验机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以及不便于与光学测量系统配合使用,适应性差的问题,它包括底座、两套卡头组件、两个预紧件和两个顶板;所述每套卡头组件包括卡座、盖板和多个垫板,卡座上设置有凹槽,卡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凹槽相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的轴向与待拉伸试件的长度方向一致,盖板盖合在垫板的上表面上并与卡座可拆卸连接,两个顶板正对设置在底座上,位于两个顶板之间的底座上安装有两套卡座,且两套卡座上的凹槽的侧壁上的开口端正对设置,每个预紧件的一端与相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发明用于材料学、力学或光学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