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及该装置实现多角度物体偏振特性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656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0940.1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多角度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及该装置实现多角度物体偏振特性的测量方法,属于红外技术领域、空间遥感领域和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测量物体偏振特性的装置测量方向单一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控制器来带动电控旋转台旋转,从而带动偏振热像仪作圆周运动,在偏振热像仪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计算机连续采集偏振热像仪测量获得测试样品辐射在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强度信息,计算机对每次获得测试样品辐射在三个偏振方向上的强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试样品的斯托克斯矢量、线偏振度和偏振方向角等信息;本发明主要用途是识别目标的判断观测目标的姿态。

    一种基于时空配准的遥感检测地表密集异常元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45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19506.0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空配准的遥感检测地表密集异常元去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取卫星姿态轨道数据,拟合相机成像模型,构建像面坐标到地心地固坐标系的配准模型;步骤2:基于地表异常元能量、形态等特性,构建杂波点特征向量;步骤3:基于步骤1得到的配准数据,以步骤2构建的杂波特征作为先验信息,对检测得到的所有检出结果进行匹配筛选,对地表异常元进行标定和去除。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地表密集异常元在不同场景、不同分辨率、不同轨道高度下的实时标定及更新,获取更准确的有利于后续目标检测跟踪等应用的目标特性。

    用于椭球形玻壳检测的双自由度导轨

    公开(公告)号:CN10791791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39584.0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用于椭球形玻壳检测的双自由度导轨,它涉及一种双自由度导轨。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椭球形导轨加工难度非常大,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导致难以加工大尺寸的椭球形导轨的问题。导轨组件的轮廓呈半圆形,连接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接滑块通过第一凹槽安装在导轨组件上且连接滑块与导轨组件滑动连接,连接滑块上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垂直设置,相机连接支杆插装在连接滑块的第二凹槽上,相机连接支杆指向导轨组件的圆心。本发明用于椭球形玻壳检测。

    一种椭球形玻壳表面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70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085024.1

    申请日:2017-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901 G01N2021/8908

    Abstract: 一种椭球形玻壳表面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的玻璃壳的表面质量检测技术,为了解决20英寸光电倍增管的椭球形玻璃壳的表面质量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问题。本发明的支撑架固定在转台上,光源固定在支撑架上,导轨围成下端开口的椭圆形,工业相机沿着导轨的内壁滑动;远心镜头设置在工业相机上;光源发出的光依次经过被测椭球形玻壳和远心镜头后,被工业相机接收;转台的旋转通过一号步进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工业相机在导轨上的位置通过二号步进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一号步进电机控制器和二号步进电机控制器均与PC机相连;工业相机与PC机相连。有益效果为检测全面去成像清晰,同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一种具有弯曲窗口的红外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9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256034.7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一种具有弯曲窗口的红外成像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所述红外成像系统包括景象生成器、窗口和真空室三个主要部分,景象生成器位于真空室的后部,窗口位于真空室的前部,所述窗口的两个表面设置为弯曲表面,并且两个表面共心设计,圆心位于背离景象生成器一侧。本发明将平行平板窗口改为共心弯曲表面设计可以显著减小一次反射对景象生成器(及电阻阵列)的影响,而对系统整体结构以及成像质量没有明显影响,而且共心的弯曲表面设计便于系统的配准,简化装调的难度,窗口弯曲的曲率和景象生成器到窗口距离的共同协调可以最大限度抑制景象生成器的内部杂散光。

    一种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1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547150.9

    申请日:2015-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5/50 G06T2207/20064 G06T2207/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针对同一目标场景,分别采集原SAR、红外、可见光图像;步骤二、对采集到的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对原SAR图像进行降斑处理;步骤三、利用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及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将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进行配准融合。本发明将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将多源图像传感器的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多种图像数据的潜力,提高了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基于微小卫星星座的多帧图像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58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51852.4

    申请日:2015-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2207/10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小卫星星座的多帧图像重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基于微小卫星星座获取多帧具有微小位移的序列图像;步骤二、针对采集到的多帧图像,利用基于插值和边缘特征点相结合的图像配准方法将其进行亚像元级图像配准;步骤三、对配准后仅具有亚像元级错位的图像采用顺序加权排列法进行插值重构。本发明基于微小卫星星座,运用基于插值和边缘特征点相结合的图像配准方法和基于顺序加权法的图像重构方法,将多帧互有微小位移的低分辨率图像插值重构出一帧高分辨率图像,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成像质量,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目标信息。

    一种高能量利用率的微桥结构电阻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65486.0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利用率的微桥结构电阻阵列,包括微桥和衬底两部分,所述微桥包含电阻辐射微单元,所述衬底位于微桥的背面,其形状为棱台状,衬底的表面涂有低吸收漫反射涂层。相比于平面型衬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提高目标面上的辐射照度。在电阻阵列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棱台状衬底将原来被吸收的红外辐射向目标方向反射,从而使到达目标面的辐射能量变多。合理设计棱台衬底的底面多边形边数、底边长度、棱台高度和棱边倾角可最大限度的使反射的红外辐射增多。低吸收漫反射涂层可显著减少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殊的形状和特殊的表面材料提高了微桥电阻的能量利用率。

    红外光学系统因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大像面温差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080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8240.1

    申请日:201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光学系统因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大像面温差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建立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模型;S2:将光源设置为某一温度的面源黑体,追迹光线后得到面源黑体经红外光学系统所成的像;S3:处理像面光照度图像,把像面合理分块为若干个小单元,计算每一小单元上的能量大小;S4:根据处理结果分析得到像面平均能量、最大单元能量和最小单元能量,结合单元像面面积,计算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S5:根据红外光学系统视场对像面照度的影响,对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作出数值修正;S6:由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与像面偏差温度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最大偏差温度的大小。本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已经在实际项目中投入运用。

    折反式双谱段凝视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63474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072655.9

    申请日:2009-08-06

    Inventor: 龙夫年 王治乐

    Abstract: 折反式双谱段凝视成像系统,它涉及一种探测识别目标的双波段凝视成像系统,解决了在不增加系统装调难度情况下可见光与红外光双波段凝视成像系统中视场较小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成像系统由全反射系统(12)、折射系统(13)和冷光栏(9)组成;所述的全反射系统(12)由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1)和镀膜透镜(3)组成,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1)和镀膜透镜(3)同轴设置,第一反射镜(2)中心开孔(2-1);所述的折射系统(13)由第一透镜(4)、第二透镜(5)、第三透镜(6)、第四透镜(7)、第五透镜(8)组成。本发明获得了相对较大的视场,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能够用于复杂背景中探测识别目标,或者对远距离的弱小目标进行探测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