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7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37329.6
申请日:2016-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4/741
Abstract: 一种辅助手动晶圆键合装置,包括长直角弯头接头、晶圆槽A、晶圆槽B、定角度合页、缓冲块A、缓冲块B、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直线轴承C、直线光轴A、直线光轴B、直线光轴C、弹簧A、弹簧B、弹簧C、直线轴承连接件和底座,长直角弯头接头较短一端与晶圆槽A中心通孔过盈配合,晶圆槽A通过定角度合页与直线轴承C固定连接,晶圆槽B通过三根直线光轴与底座固定连接,三根弹簧分别与三根直线光轴间隙配合且位于靠近底座一端;三根直线轴承分别与三根直线光轴过盈配合且分别与三根弹簧上端固定连接,缓冲块A、缓冲块B分别与直线轴承A、直线轴承B固定连接。本发明避免了双手与晶圆片的直接接触,改善了手动晶圆键合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31575.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芯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质材料的真空原位键合方法及装置;该键合方法包括:将非硅基材料样品和硅基材料样品进行等离子体活化处理;等离子活化处理使用的等离子气体包括含有卤族元素的气体;将经等离子活化处理后的非硅基材料样品和硅基材料样品在含铵根离子的水溶液蒸气中处理,实现表面软化及官能团修饰;在真空条件下,将经蒸气处理后的非硅基材料样品和硅基材料样品对准贴合后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键合样品对。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非硅基材料与硅基材料的真空原位键合,能够显著提高非硅基材料样品和硅基材料样品之间的键合强度,并且避免了在界面滴加大量键合液对待连接材料表面结构的破坏和填充。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45471.8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1/68 , H01L23/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莫尔条纹的晶圆键合对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路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光路装置包括光源组件、上光路组件和下光路组件;上光路组件和下光路组件均包括反光镜、透射式光栅、透镜和光电接收器;上光路组件用于和下晶圆构建上光路以获取第一莫尔条纹;下光路组件用于和上晶圆构建下光路以获取第二莫尔条纹;光电接收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数据处理装置用于确定下晶圆的位置和上晶圆的位置;控制装置对上晶圆和下晶圆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对准上晶圆和下晶圆。本发明通过莫尔条纹的放大作用来提升晶圆键合对准精度,还可分辨晶圆间的旋转错位,也不要求晶圆材料透明,可实现全材料晶圆的纳米级高精度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11243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113428.2
申请日:2020-02-24
IPC: H01L21/603
Abstract: 一种多步协同表面活化低温混合键合方法,属于晶圆键合及三维封装领域,该方法能够同时键合Cu‑Cu、SiO2‑SiO2以及Cu‑SiO2,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将含有Cu电极和SiO2绝缘层图案的混合键合样品在室温下浸泡于甲酸溶液中,取出后在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二、采用等离子体对清洗后的样品进行表面活化;三、将等离子体活化后的样品对准后进行热压键合;四、对键合后样品进行保温,最终获得Cu/SiO2混合键合样品对。本发明操作便捷,成本低廉,低温200°C条件下实现了牢固的键合界面。大幅减小因热膨胀、热失配和热扩散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避免损坏温度敏感器件,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混合键合方法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下一代高性能芯片三维高密度异质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243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3428.2
申请日:2020-02-24
IPC: H01L21/603
Abstract: 一种多步协同表面活化低温混合键合方法,属于晶圆键合及三维封装领域,该方法能够同时键合Cu-Cu、SiO2-SiO2以及Cu-SiO2,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将含有Cu电极和SiO2绝缘层图案的混合键合样品在室温下浸泡于甲酸溶液中,取出后在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二、采用等离子体对清洗后的样品进行表面活化;三、将等离子体活化后的样品对准后进行热压键合;四、对键合后样品进行保温,最终获得Cu/SiO2混合键合样品对。本发明操作便捷,成本低廉,低温200°C条件下实现了牢固的键合界面。大幅减小因热膨胀、热失配和热扩散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避免损坏温度敏感器件,相比目前已知的其他混合键合方法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下一代高性能芯片三维高密度异质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07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85303.4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L2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可调可用于气体保护下的热压键合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带有弹簧上压件、弹簧、弹簧下压件、芯片固定件、筒体和锥形销,弹簧上压件具有三级凸台,弹簧下压件具有一级凸台和三级凹槽,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弹簧上压件的第三级凸台和弹簧下压件的一级凸台上;芯片固定件具有二级凸台和二级凹槽,其第二级凸台卡于弹簧下压件的第三级凹槽内;筒体设置有一对对称螺纹通孔和一对对称通孔,锥形销插于通孔内,筒体的两端分别与弹簧上压件的第一级凸台和芯片固定件的第一级凸台螺纹连接。本发明的夹具能够在施加压力同时为芯片表面提供气相保护氛围或表面处理作用,使得芯片与芯片的热压键合简单易行,并有效提高热压键合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0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3530.0
申请日:2023-07-27
IPC: H01L21/768 , H01L21/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芯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硅和金刚石的三维集成芯片的混合键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硅基Cu/SiO2混合键合样品和金刚石基Cu/SiO2混合键合样品后进行等离子体活化处理;将经等离子体活化处理后Cu/SiO2混合键合样品浸泡于有机酸溶液中,清洗后吹干;在吹干后的硅基和/或金刚石基Cu/SiO2混合键合样品的待键合表面上滴加氢氟酸溶液,将硅基和金刚石基Cu/SiO2混合键合样品对准贴合进行预键合,得到预键合芯片;将预键合芯片进行热压键合,退火处理,得到混合键合样品对。本发明实现了以Cu/SiO2混合键合为基础的硅/金刚石三维异质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3875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227585.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5D7/14 , B05D7/24 , B05D3/06 , C09D179/04 , C08G7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可降解金属表面制备聚多巴胺涂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可降解金属浸泡于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持续向所述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通入空气,并用真空紫外光照射所述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照射完后,将所述可降解金属取出,经清洗和干燥后,得到表面包覆聚多巴胺涂层的可降解金属。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基团,加速了多巴胺的氧化聚合反应,从而实现了聚多巴胺涂层在可降解金属表面的快速聚合沉积,大大降低了可降解金属在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浸泡的时间,解决了在可降解金属表面难以直接沉积聚多巴胺涂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81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380619.8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蒸气预处理表面的等离子体活化直接键合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一、将待键合的石英玻璃置于水蒸气处理装置的样品台上进行水蒸气处理;二、采用等离子体对水蒸气处理后的石英玻璃进行活化;三、将等离子体活化后的石英玻璃进行贴合,并在室温大气环境下静置;四、将贴合后的石英玻璃进行保温。本发明在等离子体活化前采用水蒸气对石英玻璃进行处理,相比于单一的等离子体活化,在相同的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下,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石英玻璃和石英玻璃间的键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3380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50842.1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掺杂氧化银的氧化锰纳米线网络的方法及其在催化分解甲醛中的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Mn(CH3COO)2溶液加入室温状态的PVA溶液中,在室温下磁力搅拌,得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步骤二:利用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通过注射泵推动注射器活塞,进行静电纺丝;步骤三:将纺成样品先置于高温空气中进行高温煅烧,再采用KMnO4溶液浸泡法浸泡所得的纳米线网络;步骤四:将银纳米线分散液滴在纳米线网络上,随后进行烘干,利用氧等离子体处理滴加银纳米线后的样品,进而实现氧化银纳米线的掺杂。本发明所需设备简单,连接过程安全便捷,制备周期短,实现了氧化银的掺杂,提高了催化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