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75418.4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速列车远场噪声高精度仿真的车型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几何模型;S2)通过切割网格划分符合高速列车流场特征的网格;S3)建立远场噪声仿真模型;S4)根据噪声仿真模型进行稳态流动计算和瞬态流动计算;S5)设定声源面并采集噪声源数据;S6)进行高速列车远场噪声的仿真计算,得到多个噪声接收点的远场噪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精度高等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110789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72800.2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1F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端设置锯齿形扰流板的排障器及其应用,包括排障器本体(1),所述排障器本体(1)为扁平状结构,外形轮廓呈变截面流线型,前端为迎流面,所述排障器本体(1)的后缘设置锯齿形扰流板(2),所述扰流板(2)的前缘与排障器本体(1)的底部后端连接,后缘在水平面内沿展向呈凹凸相间锯齿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降低高速列车排障器和转向架区域气动噪声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0559144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710093864.2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回流式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抑制结构,所述风洞依次由风机、风机扩散段、第三拐角、换热器、第四拐角、蜂窝器、阻尼网、收缩段、喷口、射流段、收集口、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第二拐角及风机进风段组成,其中喷口、射流段和收集口均包含于风洞驻室内,在与收集口相连的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及第二拐角的上方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与风洞流道、驻室相通。本发明降低了低频颤振,改善试验段流场和声场的试验测量环境。
-
-
公开(公告)号:CN101071091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93864.2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回流式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抑制结构,所述风洞依次由风机、风机扩散段、第三拐角、换热器、第四拐角、蜂窝器、阻尼网、收缩段、喷口、射流段、收集口、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第二拐角及风机进风段组成,其中喷口、射流段和收集口均包含于风洞驻室内,在与收集口相连的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及第二拐角的上方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与风洞流道、驻室相通。本发明降低了低频颤振,改善试验段流场和声场的试验测量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85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93863.8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低频颤振和调压作用的风洞驻室结构,包括驻室和位于驻室内的喷口,所述喷口上方的驻室壁面上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风孔。本发明将开口回流式低速风洞传统的调压方法与减振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了能够同时满足调压和减振两种目的的方法-在喷口上方驻室壁面开设通风孔,从而减少了风洞结构开缝(孔)的位置,同时有效抑制了某些特殊频段低频颤振的幅值,进而改善声学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2378987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526843.2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的一种试验用声源组合装置,包括流线型组合体和一体设置于流线型组合体后侧的扰流器;流线型组合体包括声源导流罩部分,以及支撑连接声源导流罩部分的、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可调支撑柱,可调支撑柱的高度可调节设置,所述声源导流罩部分和可调支撑柱均为竖直延伸柱结构,且两者的水平截面结构均为流线型结构,声源导流罩部分插装有用于发出声音的声源组件;扰流器设置为与流线型组合体等高的竖直片状结构,并居中连接于流线型组合体的后侧。从而改进现有发声装置在风洞试验中对整体流场影响过大、声源附近流动紊乱或速度梯度过大、自身气动噪声较大、声源高度不可调等缺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1060093Y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20144033.9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4开口回流式汽车模型风洞试验装置,包括一支撑平台和模型风洞,所述模型风洞是由风机、风机出风段、风机扩散段、第三拐角、第二过渡段、第四拐角、整流段、收缩段、驻室、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第二拐角和风机进风段依次首尾相接构成环形流道,所述驻室内设有喷口、试验段和收集口,该风洞还配备有相关实验设施和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进行汽车零部件模型气动试验,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同类全尺寸气动-声学风洞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低频颤振)研究试验、提供气动和声学设计方面的参考依据,节约建设的时间和费用,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0882130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714548.7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1F1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端设置锯齿形扰流板的排障器,包括排障器本体(1),所述排障器本体(1)为扁平状结构,外形轮廓呈变截面流线型,前端为迎流面,所述排障器本体(1)的后缘设置锯齿形扰流板(2),所述扰流板(2)的前缘与排障器本体(1)的底部后端连接,后缘在水平面内沿展向呈凹凸相间锯齿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高速列车排障器和转向架区域气动噪声的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