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90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97099.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1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GmSEIPIN1B家族基因及其在提高种子含油量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如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大豆GmSEIPIN1B家族基因在提高种子含油量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携带有本发明GmSEIPIN1B基因的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Ti质粒、Ri质粒、植物病毒载体、直接DNA转化、微注射、电导、农杆菌介导等常规生物学方法转化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将转化的植物组织培育成植株。本发明通过转基因拟南芥技术,对GmSEIPIN1B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测定拟南芥干种子油分含量,发现GmSEIPIN1B基因可以明显提高油分含量。本发明的GmSEIPIN1B基因对培育高油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97098.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6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在促进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在促进异黄酮合成中的应用,所述的大豆bHLH转录因子GmPIF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有益效果是:本发明GmPIF1促进了大豆发根中异黄酮的积累,为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基因调控方法能更高效率合成大豆异黄酮,克服了人工栽培育种周期长、杂交性状不稳定难以筛选等缺点。将转录因子GmPIF1基因转入大豆发根中,使其在发根中过量表达,增加了发根中异黄酮的含量并调控异黄酮合成途径中相关酶基因的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6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9588.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GmCGS2基因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和甲硫氨酸方面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有益效果是,克隆了一个大豆甲硫氨酸合成通路上的关键酶基因:大豆GmCGS2基因,获得了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证明大豆GmCGS2基因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未成熟胚中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成熟籽粒中蛋白质以及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结合态氨基酸的积累,对转基因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甲硫氨酸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为获得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优质大豆提供了更多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57829.1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提供了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及应用,包括: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SEQ ID NO.1由1128个碱基组成,所述大豆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GmFATA2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SEQ ID NO.2由37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含4个Hot‑dog结合域,自氨基端的第85至371位氨基酸残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油酸转基因大豆的培育方法生产出的含有GmFATA2基因的转基因大豆,总脂肪酸含量改变并不明显,但其油酸含量有明显提高,对改良大豆的油分含量,特别是培育高油酸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030181.8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苦豆子SaMET6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属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从苦豆子酵母表达文库中通过模拟逆境胁迫筛选出与抗盐相关的苦豆子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为苦豆子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SaMET6,利用RT‑PCR技术进行定量检测发现该基因在苦豆子的根、茎、叶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且在盐处理条件下,根中表达量明显变化。将该基因通过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并成功转化酵母BY4743和拟南芥中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酵母和拟南芥中过表达后能够明显提高其耐盐性和耐旱性,这为我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83227.9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GmCGS2基因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和甲硫氨酸方面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所述的大豆GmCGS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有益效果是,克隆了一个大豆甲硫氨酸合成通路上的关键酶基因:大豆GmCGS2基因,获得了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证明大豆GmCGS2基因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未成熟胚中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成熟籽粒中蛋白质以及包括甲硫氨酸在内部分结合态氨基酸的积累,对转基因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甲硫氨酸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为获得高蛋白高甲硫氨酸的优质大豆提供了更多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7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171294.9
申请日:2018-10-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54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C2H2型单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及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大豆C2H2型单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0.2,并在培育耐冷大豆品种中应用。C2H2型双锌指蛋白在国内外研究中被证实与逆境胁迫特别是耐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单锌指蛋白则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发明成功挖掘了一个单锌指蛋白基因,在验证其具备调控生长发育相关功能之外,重点研究了其是否具备耐冷特性的功能,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了一个既参与生长发育的调控又具备独特耐冷性的双功能基因,这也为后期更深入功能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改良培育新型多功能种质资源有着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333259.7
申请日:2019-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Gm-SEIPIN2家族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种子含油量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大豆Gm-SEIPIN2家族基因包含Gm-SEIPIN2A和Gm-SEIPIN2B两个基因,本发明通过转化酵母突变体技术和转基因拟南芥技术,对Gm-SEIPIN2家族的两个基因Gm-SEIPIN2A和Gm-SEIPIN2B进行了功能验证,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测定油分含量和脂肪酸比例发现,Gm-SEIPIN2A和Gm-SEIPIN2B两个基因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油分含量,酵母中的脂肪酸比例测定结果显示,上述两个基因均能提高油酸含量。拟南芥油分测定结果显示,上述两个基因均能明显提高拟南芥种子的含油量,同时显著降低棕榈酸含量。本发明的Gm-SEIPIN2家族的两个基因对提高植物种子含油量和提高油酸含量,特别是培育高油和高油酸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4098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19791.7
申请日:2018-05-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耐盐相关MYB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大豆MYB转录因子基因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0.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0.2。本发明克隆了一个与耐盐性相关的大豆GmMYB68转录因子基因,对该基因在野生型和转基因大豆中的表达模式及抗旱性进行了分析,对培育抗盐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269654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815027.3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C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式精量播种器,属于播种装置。包括把手、盖板、种箱、拉线、拉钩连杆、立柱、弹簧、双粒种子贮排盒、单粒种子贮排盒、排种轴、排种挂钩、导种管、语音播报器、株距标尺、播种嘴和顶地托板,双粒种子贮排盒和单粒种子贮排盒下端出口处的弧形分别贴合排种轴圆柱形,在双粒种子贮排盒出口处的有下方挡板一,上方挡板一位于下方挡板一的对面、且下端与排种轴的最高点上方间隙配合,在单粒种子贮排盒出口处的有下方挡板二,上方挡板二位于下方挡板二的对面、且下端与排种轴的最高点上方间隙配合。优点是结构新颖,能达到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非常适宜在农业科研试验小区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