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557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60343.9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C04B2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地区的定形相变隔热降温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正硅酸乙酯为前躯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取适量膨胀珍珠岩用有机改性剂进行改性,得改性珍珠岩;通过月桂醇的乳化分散作用将熔融的六水合氯化钙在超声条件下乳化分散,形成稳定的乳液;将改性珍珠岩加入二氧化硅溶胶中,分散均匀后,将所得混合液放入真空烘箱中,加入适量硬脂酸、二乙酸纤维素和所得的乳液,抽真空,室温下恒定30min,然后常压下70-80℃反应5h,常温下干燥后即得。本发明所得的材料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储热、降温、隔热性能,相变温度范围广,可以有效解决高温地区沥青路面车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549690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162463.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保湿的建筑工地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其包括内设有搅拌臂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设置在一个外桶内,所述外桶内底部通过驱动电机与搅拌桶外底部连接,所述外桶外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外桶外壁靠近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与搅拌桶位置对应,所述喷水装置通过软管连接有供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外桶可沿支撑杆转动,从而改变外桶和搅拌桶的角度,改变开口方向,喷水装置通过连接杆可相对于外桶转动,从而改变喷水装置与搅拌桶的位置关系,在需要加水时,将喷水装置移动至与搅拌桶开口对应,在上下料时,将喷水装置移动至偏离搅拌桶开口,能够实现加水保湿且影响上下料。
-
公开(公告)号:CN214503303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806403.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大自然环境对工程构件侵蚀影响的测试装置。模拟荷载‑环境耦合侵蚀对大跨结构影响的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体,还包括控制台、信号调解器和电脑,测试箱体内设置有环境模拟装置、测试构件和指标感应器,环境模拟装置用于模拟测试构件所处环境,测试构件内部或表面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传输信号给信号调解器,电脑对信号调解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指标感应器读取环境模拟装置的数据并传输至控制台,控制台将指标感应器的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分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实现模拟各类荷载‑耦合环境下的侵蚀工况;2、可以获得(酸雨、盐溶液、污水、紫外线)等环境侵蚀下测试构件的实时劣化情况;3、造价低廉,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21553945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164041.2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B01D47/06 , B05B15/652 , B05B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用除尘保湿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喷洒筒,喷洒筒的一端敞开并设置有限流组件,喷洒筒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喷洒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本发明中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带动喷洒筒在竖直平面上转动调节水流喷洒的角度。湿度传感器将周围环境的湿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周围环境的湿度情况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限流板转动,通过转动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相对位置变化调节喷洒水流的流量。通过本发明能根据空气湿度调节喷洒水量,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效的避免工地上由于除尘保湿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1056162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262146.8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E01C2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部薄膜自动覆盖装置,包括一号固定盘、二号固定盘、一号活动杆、二号活动杆、套杆和卷膜,一号活动杆贯穿连接一号固定盘和二号固定盘的上端内表面,二号活动杆贯穿连接一号固定盘和二号固定盘的底端内表面,一号活动杆和二号活动杆的一端位于一号固定盘的上下两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旋钮和二号旋钮,一号活动杆和二号活动杆的另一端位于二号固定盘的上下两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三号旋钮和四号旋钮,一号固定盘和二号固定盘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套杆,套杆的外部四周套合有卷膜,通过卷膜的转动,完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部的覆盖,操作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205368919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40545.X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E01C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接桩结构,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下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用于插入软路基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从金属柱底端向上延伸至金属板上表面,所述金属板上表面由混凝土注塑成型有上基板,所述金属柱下端由混凝土注塑成型有下基板,所述金属柱内的通孔由混凝土注塑成型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技术合理,将混凝土通过金属柱高压填充至软路基内,从而形成上基板和下基板,从而使得上基板和下基板都能均匀的传递到承载力,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