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08381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12708.2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带有流体分布器的萃取釜,目的是针对固态原料,尤其是小粒径易板结原料的萃取釜。该装置能够均匀萃取釜内流场分布、强化传质效果、提高萃取效率,并且造价低廉、设备改造费用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有流体分布器的萃取釜,包括带有入口和出口的圆筒体,所述圆筒体内设有流体分布器,所述流体分布器包括一根主轴管和至少一层支管;主轴管的顶端封闭,底端开口,底端连接至圆筒体的入口;每层支管至少包括一个支管,主轴管和支管垂直连接,内部相通,支管上间隔设有若干贯穿支管上下壁或左右壁的通孔,支管的末端封闭。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26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24676.9
申请日:2008-04-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粉体蜡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备出粒径均匀,平均粒度为50~100nm的蜡超细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块状蜡装入高压釜中,并用CO2气体填充高压釜空间;(2)采用高压柱塞泵将另外的CO2气体加压至8~30MPa,同时通过加热器将其加热至40~130℃后,再输入高压釜,停留2~4小时使蜡块充分溶解于超临界CO2之中;(3)将高压釜中夹带着溶解蜡的超临界状态CO2气体从高压喷雾干燥器顶端的输入口输入高压喷雾干燥器;(4)蜡粉体在高压喷雾干燥器中沉降,在高压喷雾干燥器下端收集超细粉体蜡;(5)将高压喷雾干燥器中的超临界状态CO2气体再经高压旋风分离器分离,再次收集分离出的超细粉体蜡。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59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316184.7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三方化工设备监理有限公司
IPC: G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节形状偏差投影检测及自调圆度装置,包括:投影栅线(1),被测筒节(2),CCD摄像机(3)及计算机(4),投影栅线(1)将发出的等间距光栅透过被测筒节(2)投影的屏幕上,被测筒节(2)表面形成栅线间距变成不等的变形栅线,CCD摄像机(3)拍摄该变形栅线,将图像传送给计算机(4),变形栅线密度变化和变形栅线的各点频率与被测筒节(2)的高度有关,计算机(4)经过快速傅立叶变化解码,输出频率位相值以及数字图像灰度信息,经数据处理可得到精确的壳体尺度,从而可以快速解析全场位相,快速显示形位结果,从而获得筒节形状偏差,计算机(4)连接控制器,根据筒节形状偏差调整被测筒节(2)的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16184.7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三方化工设备监理有限公司
IPC: G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节形状偏差投影检测及自调圆度装置,包括:投影栅线(1),被测筒节(2),CCD摄像机(3)及计算机(4),投影栅线(1)将发出的等间距光栅透过被测筒节(2)投影的屏幕上,被测筒节(2)表面形成栅线间距变成不等的变形栅线,CCD摄像机(3)拍摄该变形栅线,将图像传送给计算机(4),变形栅线密度变化和变形栅线的各点频率与被测筒节(2)的高度有关,计算机(4)经过快速傅立叶变化解码,输出频率位相值以及数字图像灰度信息,经数据处理可得到精确的壳体尺度,从而可以快速解析全场位相,快速显示形位结果,从而获得筒节形状偏差,计算机(4)连接控制器,根据筒节形状偏差调整被测筒节(2)的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09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034572.7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煤直接干燥和热解一体化工艺和系统,该工艺包括将燃料送入高温催化裂解炉内燃烧,产生的热量作为高温催化裂解炉内粗煤气裂解反应的热源;从高温催化裂解炉的上部烟气出口排出的中温烟气进入热解炉外加热夹套,对褐煤原料间接加热干燥和热解,产生半焦、粗煤气和水蒸汽,烟气尾气排空;粗煤气与未反应的水蒸汽从热解炉排出,经燃气进口进入高温催化裂解炉,在其内部发生催化裂解和水蒸汽重整反应,产生高温裂解气;高温裂解气中的一部分回流入热解炉内炉胆,剩余部分经除尘、水洗和过滤净化处理后,作为外供燃气或合成原料。本发明省去了传统褐煤蒸汽气化应用中的干燥和蒸汽制备环节,提高了自发蒸汽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51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229258.X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F24J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柄连杆跟踪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包括步进电机、曲柄连杆构成的跟踪装置和CPC;其中跟踪装置由曲柄1、连杆Ⅰ、导杆及导轨Ⅰ和导轨Ⅱ组成;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垂直联接;连杆Ⅰ与曲柄通过铰链联接,导杆与连杆Ⅰ通过铰链联接,导杆可在其两端的导轨Ⅰ和导轨Ⅱ上滑动;连杆Ⅱ两端通过铰链分别与焊接在导杆上的支架和固定在CPC抛物面外侧的联接件Ⅰ联接;CPC底部外侧有一固定联接件Ⅱ,通过铰链或轴承与机架联接,内侧置有接收器。本发明采用多位置跟踪,使CPC槽面早上向东,中午向南,下午向西,有效延长CPC工作时间,解决CPC一天中接收的能流变化大,提供的能量不均等问题;并将CPC跟踪式聚光器拓展至光热利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113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105926.3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生物质气化焦油处理系统和方法,包括旋风分离器、冷凝器、喷淋水洗塔、木炭吸附罐和活性炭吸附罐;旋风分离器上设有第一生物质燃气入口和第一生物质燃气出口,底部设有出灰口;冷凝器由U型管和水夹套组成,水夹套内设有U型管,U型管底部设有U型管底部出口,U型管上端两个口分别和的第二生物质燃气入口、第二生物质燃气出口连接,U型管底部出口和第一焦油出口连接;喷淋水洗塔下部设有第三生物质燃气入口,顶部设有第三生物质燃气出口,底部设有轻焦油出口,喷淋水洗塔内上部设有喷淋装置;旋风分离器的第一生物质燃气出口通过管道和水夹套的第二生物质燃气入口连接,第二生物质燃气出口通过管道和喷淋水洗塔的第三生物质燃气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101122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574942.2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镇小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综合处理装置,由生活垃圾预处理及分选系统、超临界水氧化系统、气化系统和发电系统组成;所述生活垃圾预处理及分选系统,用于储存生活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分选及粉碎,送往气化系统;所述超临界水氧化系统,用于对输入的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产生无机盐和高温蒸汽;所述气化系统,用于接收生活垃圾预处理及分选系统输送的可燃物和臭气、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产生的高温蒸汽,将可燃物进行气化,产生的烟气经除尘和洗焦装置后输出净化后的合成气,气化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洗焦装置产生的洗焦废水送入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处理,所述发电系统,接收气化系统的气化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5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29258.X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F24J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柄连杆跟踪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包括步进电机、曲柄连杆构成的跟踪装置和CPC;其中跟踪装置由曲柄1、连杆Ⅰ、导杆及导轨Ⅰ和导轨Ⅱ组成;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垂直联接;连杆Ⅰ与曲柄通过铰链联接,导杆与连杆Ⅰ通过铰链联接,导杆可在其两端的导轨Ⅰ和导轨Ⅱ上滑动;连杆Ⅱ两端通过铰链分别与焊接在导杆上的支架和固定在CPC抛物面外侧的联接件Ⅰ联接;CPC底部外侧有一固定联接件Ⅱ,通过铰链或轴承与机架联接,内侧置有接收器。本发明采用多位置跟踪,使CPC槽面早上向东,中午向南,下午向西,有效延长CPC工作时间,解决CPC一天中接收的能流变化大,提供的能量不均等问题;并将CPC跟踪式聚光器拓展至光热利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5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50309.7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J3/24 , C08L51/02 , C08F251/00 , C09K3/22
Abstract: 一种抑尘覆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按各组分的重量比准备原料,其中,天然淀粉:3~10份、水:35~50份、丙烯酸:10~20份、30%氢氧化钠30~40份、交联剂:1~5份引发剂:5~15份;将丙烯酸和30%氢氧化钠混合配制成丙烯酸钠溶液,装入丙烯酸钠贮罐备用;将天然淀粉与水充分混合均匀,装入淀粉浆贮罐;由淀粉浆泵将淀粉浆泵入搅拌反应釜,利用搅拌反应釜的夹套加热至75~80℃后恒温糊化1小时;停止加热,使搅拌反应釜内温度降至45~50℃后恒温,通入氮气置换掉反应釜内的空气;将配置好的丙烯酸钠溶液、引发剂和交联剂依次加入到搅拌反应釜中,持续通入氮气,缓慢搅拌下恒温反应3小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