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1764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905171.8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毒性削减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安全生态利用集成技术,其技术步骤为:(1)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2)芬顿流化床处理;(3)人工湿地净化处理:造纸尾水流经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后进入下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然后再进入水生植物塘进行净化,最后作为景观再生水回用至受纳水体。本发明根据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芬顿流化床以及人工湿地的不同技术优势及特点进行科学组合与设计,形成一套可有效削减毒性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安全生态利用技术集成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常规或单项水处理工艺技术难以实现造纸废水达标排放与安全生态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16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023132.7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E02B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域中用于拦藻截污、改善水质的拦藻软围隔与硬质护堤间可浮动式连接装置及制作方法和应用。本装置主要包括混凝土基座、D500钢管、C型钢镶嵌橡胶以及L型铁件四部分,见摘要附图。本装置结构稳定,实现水域中的拦藻软围隔与硬质护堤的可浮动式连接,有效密闭水体,并适应风浪、水流、水位涨落等自然条件,强化拦藻软围隔挡藻效果,隔离富营养化污染水域,保护水源,改善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252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026050.6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设及新型立体生态修复竹排的制作、固定及植被修复方法,主要用于对河道的垂直混凝土堤坝的生态修复及装饰美化,体现绿色生态效果。该发明由两部分构成,即立体生态修复竹排构件和竹筒内基质与植物组合。立体生态修复竹排构件由低到高共六排,用麻绳和钢筋将毛竹连接组合成排,排与排之间通过8号铁丝连接固定,整体通过U型铁圈固定到垂直的混凝土堤坝上。竹筒内填充基质,并搭配种植不同植物。本发明结构稳定,抗风浪效果好,造价低廉;且种植植物多样,具有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能够使混凝土堤坝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具生态效果,同时不会阻碍航道,也不会造成对现有堤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80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24872.6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湖泊、河道等重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该发明由三部分组成:竹排式浮床构件、水下固定装置和浮床框内基质与植物组合。其中竹排式浮床构件由下至上共四层:由毛竹排列而成的竹排层;透水土工布层;用毛竹构成框架,内充植物生长基质层;和尼龙网片层。上下层之间用8号铁丝固定成整体结构。该发明结构稳定,抗风浪效果好,材料便宜且无二次污染,能起到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的双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33971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039344.9
申请日:2006-04-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运用苦草球茎离体培养再生方法,大规模生产苦草优质组培苗;以克服该植物种子苗在自然条件下定居成活率低,冬芽萌发受土层厚度的影响大,土层中大量的生活冬芽不能萌发成株的弊端。可满足我国水生植被重建,削减水体污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种苗的迫切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303878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65474.0
申请日:2004-1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P60/6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利用穗花狐尾藻具有较强萌发能力的特点,在自然条件、不需激素和化学药品处理下使植物单节成功萌发并生长成健壮的工程用苗。该技术成本低廉、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萌发率高,可满足目前湖泊生态修复工程中作为工具物种、鱼虾蟹塘养殖过程中作为饵料和产卵场所,以及室内观赏水族养殖过程中作为布景材料的迫切需要。
-
-
公开(公告)号:CN119591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4680.4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处理方法,涉及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外电阻,箱体为倒锥形结构,箱体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质层、阳极层、中间层、阴极层和湿地植物,阴极层的最小水平截面的面积大于阳极层的最大水平截面的面积;进水机构与箱体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连接,箱体顶部的第一出水口与回流滤柱底部的第二进水口连接,回流滤柱的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出水箱连接,第三出水口通过回流机构与箱体底部的第三进水口连接,第三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三出水阀。该系统及处理方法提高了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率和产电性能,缩减了处理装置体积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1764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05171.8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30 , C02F1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725 , C02F3/28 , C02F3/32 , C02F2101/30 , C02F2103/28 , C02F2209/08 , C02F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毒性削减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安全生态利用集成技术,其技术步骤为:(1)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2)芬顿流化床处理;(3)人工湿地净化处理:造纸尾水流经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后进入下一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然后再进入水生植物塘进行净化,最后作为景观再生水回用至受纳水体。本发明根据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芬顿流化床以及人工湿地的不同技术优势及特点进行科学组合与设计,形成一套可有效削减毒性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安全生态利用技术集成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常规或单项水处理工艺技术难以实现造纸废水达标排放与安全生态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479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76256.7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湖泊、河道等重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该发明由三部分组成:竹排式浮床构件、水下固定装置和浮床框内基质与植物组合。其中竹排式浮床构件由下至上共四层:由毛竹排列而成的竹排层;透水土工布层;用毛竹构成框架,内充植物生长基质层;和尼龙网片层。上下层之间用8号铁丝固定成整体结构。该发明结构稳定,抗风浪效果好,材料便宜且无二次污染,能起到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的双重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