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06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5689.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禹丽峰 , 申志军 , 李定有 , 艾鹏鹏 , 杨永魁 , 耿大新 , 黄永虎 , 张双 , 张晨明 , 杨励 , 陈航 , 廖子龙 , 程贤红 , 唐谟宁 , 郭双喜 , 刘成奇 , 李康宁 , 黄耀铭 , 姜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悬挂车道零附加变形受力体系转换的施工方法,涉及预应力混凝土墙半悬挂式行车道的技术领域,包括侧墙、行车道板、临时钢管混凝土立柱、预应力侧墙、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应变计监测、固定式倾角仪监测、钢筋计监测、预应力钢绞线测力计监测、全站仪监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半悬挂式行车道在盖挖逆作施工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与监测元器件相连达到监测目的,保证行车道板在连续施工中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解决了行车道板在施工中因受力体系转换引起行车道板的内力和位移大幅变化的问题,保证了地下半悬挂行车道整体结构体系转换的安全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49414.1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隧道爆破的炸药/水袋/炮泥一体化自动装填装置,包括装药托盘(1)、第一托盘引导装置(2)、第二托盘引导装置(10)、动力装置(3)、固定装置(4)、第一挡板(7)、旋转装置(104)、承重台(5)、液压式升降机(6)和底座(9)。所述一体化自动装填装置,将制作好的炮泥、水袋和炸药根据炮孔长度放入可拆卸装药托盘,通过液压式升降机在垂直方向的移动和旋转装置在承重台上水平方向的移动以及旋转装置改变上部结构的角度以使托盘引导装置的孔洞与炮孔对齐,后通过动力装置控制装药托盘的进出,由托盘引导装置控制装药托盘的翻转,达到了节约人力、节省时间和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93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507001.1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以及升降可调节柱,下层框架包括双向延长横钢、双向延长竖钢、连接钢板、螺纹杆、防滑钢板、防滑钢夹板、油缸二、固定钢板、支撑钢板,上层框架包括横向封口槽钢、竖向封口槽钢、钢夹板、油缸一。本发明可以根据型钢斜柱的高度需求调节装置整体高度,保证本装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型钢斜柱,钢夹板及防滑钢夹板可快速调节型钢斜柱的倾斜角度,可快速准确的定位型钢斜柱安装位置,避免吊装移动频繁,减少人员操作,无需人工再次定位型钢斜柱的安装位置,节省型钢斜柱安装时间,降低了人工机械成本,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型钢斜柱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2969.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剪切增稠液体的惯性阻尼器,属于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筒以及分别盖在外套筒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有套管,套管内螺纹配合且贯穿设置有丝杠轴,丝杠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并伸出至外套筒外,丝杠轴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罩在丝杠轴外。该种基于剪切增稠液体的惯性阻尼器可实现阻尼器中惯容系数和阻尼系数的三级实时调节,是一种阻尼力可调且无需上电或上磁的被动阻尼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1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963103.8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型钢混凝土斜柱混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板、水平向梁、梁‑V柱节点和V柱中间节,其中梁‑V柱节点通过其梁端接头和柱端接头分别与水平向梁、V柱中间节相连接;具有不同倾角的V柱中间节和梁‑V柱节点的柱端接头构成V型斜柱;本发明的混合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在V型斜柱施工之前,各层结构板之间预留V型斜柱安装所需的空间并依靠临时钢管柱提供竖向支撑;在V型斜柱施工完成且达到设计承载强度后,利用临时钢管柱柱顶的伺服系统完成体系受力置换,并拆除临时钢管柱。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且施工便捷、工业化程度高,解决了有限空间下大直径型钢混凝土斜柱在施工工艺及施工安全上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9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845092.3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nventor: 莫永春 , 章新生 , 关渭南 , 艾鹏鹏 , 王森 , 王宁 , 陈航 , 耿大新 , 焦银灿 , 黄永虎 , 唐谟宁 , 祝俊华 , 李康宁 , 谭成 , 夏杨 , 徐嘉龙 , 朱雄涛
IPC: E02D29/045 , E02D29/055 , E02D5/74 , E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行车道预应力侧墙及其张拉施工方法,涉及地下结构工程领域,包括预应力侧墙、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侧墙固定端、预应力侧墙张拉端、车道顶板、车道底板、侧墙、型钢混凝土主梁、已经预制好的预应力吊杆、内部型钢、波纹管、预应力侧墙主筋、预应力侧墙水平筋、预应力侧墙拉筋及侧墙混凝土。本发明解决了地下车道结构由于限界而无法使用板柱支撑体系的限制,适合各种跨度的行车道建设,尤其适合于地下结构等情形下行车道的快速建造,解决了在复杂的地下综合枢纽行车道建造困难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02651.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容阻尼可调的速度型电磁涡流惯性阻尼器,属于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筒以及分别盖在外套筒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母,螺母内螺纹配合且贯穿设置有丝杠轴,丝杠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并伸出至外套筒外,丝杠轴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二端盖远离第一端盖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罩在丝杠轴外,二者之间形成有体积补偿室。该种惯容阻尼可调的速度型电磁涡流惯性阻尼器可实现电磁涡流惯性阻尼器中惯容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多级实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0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47318.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肢形型刚组合支撑系统,涉及基坑支撑技术领域,支撑系统包括第一层支撑系统与第二层支撑系统,第一层支撑系统与第二层支撑系统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在第一层支撑系统与第二层支撑系统上均连接有钻孔桩,钻孔桩分别通过工字型传力件与第一层支撑系统中的八字撑中的H型型钢支撑以及第二层支撑系统中的型钢围檩连接。本发明采用高强螺栓将多根型钢连接形成一道支撑,相较于传统支撑,其节点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各部件可在工厂进行预制,现场进行快速安装定位、准确同时保证其施工速度,同时三肢形型刚组合支撑系统后期拆卸过程方便简捷。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5231.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边界颗粒扭剪加载空心圆筒光弹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光源设置于透明环形加载筒的中心位置;透明环形加载筒的内壁自内而外依次设置为起偏振片和第一1/4拨片,透明环形加载筒的外壁自内而外依次设置为第二1/4拨片和检偏振片,摄像装置朝向透明环形加载筒的侧面拍摄;环形加载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高度可调的弧形压头,弧形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圈;轴体与加载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制动装置;轴体的下端通过压扭复合力传感器与环形加载板连接,透明环形加载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水接口、出水接口和加压接口。该无边界颗粒扭剪加载空心圆筒光弹实验装置可以在无水和有水的两种状态下进行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9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57031.1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红黏土、水泥复合改良全风化千枚岩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在质量为m0的全风化千枚岩中加入质量为m1的干红黏土和质量为m2的水泥进行复合改良,形成液限小于40%、碾压后路基面即时极限承载力的安全系数不低于2、沉降量小于15mm和地基系数K30不低于130MPa/m的C组填料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中红黏土掺合比的范围为25.7%~60%,水泥掺合比的范围为3%~5%。本发明对普通铁路、高速铁路的要求提出了掺合比优选方案,可充分利用红黏土和全风化千枚岩两种特殊土,降低全风化千枚岩的液限和沉降量,提高极限承载力的安全系数和地基系数K30,将D组填料变为C组填料,满足路基各方面指标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