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70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52859.X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D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曲度板辊弯成形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该装置主要由上部至少一排多个辊压单元、下部至少两排多个下工作辊单元及机架组成;每个辊压单元由压下机构、工作辊自适应与传动机构、支撑体组成;压下机构主要由压下手轮、螺杆、螺纹套和压下座组成。工作辊自适应与传动机构由卡圈轴、中心球副和工作辊组成。支撑体由上支撑辊、内框架、下支撑辊组成。双曲度板辊弯成形装置全部采用刚性的承载和传动结构,使得其不但具有高的承载能力,而且可输入大功率的扭矩。该装置与公开的其他柔性辊弯成形装置相比,在可以成形大尺寸中厚板的同时,提高了压下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981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01607.2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00 , B21B1/38 , B21B2001/386 , G06F17/5018 , G06F17/5036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工艺参数控制方法,所述工艺参数控制方法方法对复合板轧制过程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综合分析轧制过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得到优选结果,减少了通过试制确定工艺参数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板板层的物性参数;建立复合板和轧辊的几何模型;将复合板板层的物性参数导入几何模型中;设定分析步中的场输出变量;把影响结合的工艺参数设定为边界条件和载荷,计算分析后得到优选结果;本发明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在仿真预测方面的优势,以实现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界面结合强度工艺参数的优化,减少了通过试制确定工艺参数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4475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17957.7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铝钢复合板异辊径矫直辊辊系结构及其辊径确定方法,包括矫直辊和传动部件,所述矫直辊包括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所述第一矫直辊与所述第二矫直辊呈上下交错排列,所述第一矫直辊位于上排,所述第二矫直辊位于下排。所述第一矫直辊与所述第二矫直辊分别与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本技术方案的矫直辊结构能够针对金属复合板上下表面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在保证矫直效果的同时对金属复合板不同表面具有保护效果,同时能最大程度保证板材的咬入。
-
公开(公告)号:CN101422786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38804.X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热轧H型钢轧制过程中机架间控制冷却方法属于金属压力加工领域。H型钢轧制过程中,在不改变原轧制规程和节奏的情况下,利用连轧机组机架间剩余空间,采用高效的气雾冷却方式,对H型钢翼缘外侧进行局部冷却。通过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H型钢腿腰连接部位及翼缘的温度,减小了H型钢终轧断面温差,腿腰连接部位及翼缘部位的晶粒得到细化,H型钢产品残余应力大幅降低,避免了腹板冷却波浪和减少腹板开裂现象,从而大幅度提高H型钢的成材率,提高H型钢综合力学性能。该技术生产的H型钢完全满足国家《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11263-2005标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7778.1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相变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玉米芯/钢渣二元固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玉米芯和钢渣为基体原料,对玉米芯碳化处理构建多孔网络交联炭基质,对钢渣高温煅烧处理重构晶体,混合共烧结制成二元固废骨架。通过浸渍吸附法将相变材料负载到二元固废骨架中,最终制得玉米芯/钢渣二元固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本发明通过对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多孔结构具备吸附性能和导热性能,其制备得到的固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储热性能优异且稳定性好不易泄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329266.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三维运动的具有一体化正交关节的蛇形机器人,其包括多个正交关节模块、头部组件和尾部组件,头部组件设于多个正交关节模块的首端,多个正交关节模块首尾连接,且每个正交关节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关节单元和第二关节单元,第一关节单元设于第二关节单元的前端,且第一关节单元与第二关节单元共同组成正交关节模块,尾部组件设于多个正交关节模块的尾端。本发明各个单元之间转动连接,且可以灵活便捷地组装和拆卸,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从动轮组件,从而实现蛇形机器人有轮和无轮情况下的运动方式,具有结构改进明显、便于组装、可重构性高、自适应性强、运动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328006.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的电控制方法,其包括:初始化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基本参数并设置CPG模型的控制参数初始值,确定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模态控制参数,求解CPG模型的模型参数和微分方程并获得控制参数,基于控制参数控制串行总线舵机执行动作,更新CPG模型的控制参数初始值,得到随时间变化的串行总线舵机角度位置,控制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并基于此提供一种分布式供电系统。本发明基于生物启发式的CPG控制方式,实现蛇形机器人在不同运动场景下的多模态运动,提高了蛇形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运动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续航性,减小了控制难度,且布线合理,电路结构复杂度低,模块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28006.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CN)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的电控制方法,其包括:初始化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基本参数并设置CPG模型的控制参数初始值,确定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模态控制参数,求解CPG模型的模型参数和微分方程并获得控制参数,基于控制参数控制串行总线舵机执行动作,更新CPG模型的控制参数初始值,得到随时间变化的串行总线舵机角度位置,控制正交关节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并基于此提供一种分布式供电系统。本发明基于生物启发式的CPG控制方式,实现蛇形机器人在不同运动场景下的多模态运动,提高了蛇形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运动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续航性,减小了控制难度,且布线合理,电路结构复杂度低,模块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329266.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三维运动的具有一体化正交关节的蛇形机器人,其包括多个正交关节模块、头部组件和尾部组件,头部组件设于多个正交关节模块的首端,多个正交关节模块首尾连接,且每个正交关节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关节单元和第二关节单元,第一关节单元设于第二关节单元的前端,且第一关节单元与第二关节单元共同组成正交关节模块,尾部组件设于多个正交关节模块的尾端。本发明各个单元之间转动连接,且可以灵活便捷地组装和拆卸,同时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从动轮组件,从而实现蛇形机器人有轮和无轮情况下的运动方式,具有结构改进明显、便于组装、可重构性高、自适应性强、运动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3788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978101.X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卧式型钢弯曲矫直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压下模块和支撑驱动模块;压下模块主要由压下机架、液压油缸和施压装置组成;支撑驱动模块主要由支撑驱动机架、支撑驱动装置、减速电机和联轴器组成;该装置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通过压下模块和支撑驱动模块两类功能模块间的组合与排布实现型材各种弯曲及矫直加工过程;装置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其能够在施工现场方便地组装、转移及根据不同需求改变加工功能,挺高建筑施工现场对型材进行塑性加工的能力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