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
    21.
    实用新型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19382454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697073.5

    申请日:2023-03-31

    Inventor: 吴子龙 杨忠缘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其中,车辆包括前桥、后桥、前桥制动通道、后桥制动通道、六个轮速传感器和控制器。前桥包括前一桥和前二桥,前桥制动通道用于制动前一桥和前二桥所连接的车轮,后桥制动通道用于制动后桥所连接的车轮,六个轮速传感器与前一桥、前二桥和后桥所连接的六个车轮分别对应设置,用于采集每个车轮的轮速值,控制器与前桥制动通道、后桥制动通道和六个轮速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轮速传感器,实时监控每个车轮的滑移率,并且,根据滑移率的大小对车轮进行防抱死制动调节,提高车辆的可操纵性和横向稳定性,增加安全系数。

    管线束过孔塞和车辆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33968U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21037262.0

    申请日:2017-08-17

    Inventor: 杨忠缘 毛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束过孔塞和车辆,其中管线束过孔塞包括:塞本体。所述塞本体构造为环形且适于套箍在管线束上,所述塞本体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形成在所述塞本体的周壁上且沿所述塞本体的轴向延伸,从而在所述轴向上形成贯穿所述周壁的贯通槽;其中所述管线束过孔塞为HDPE件。该管线束过孔塞通过在塞本体上开设缺口槽,可有效避免管线束过孔塞装配完成后,管线束过孔塞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管线束过梁时胶圈脱落的问题。

    支架的限位工装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70465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391637.7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的限位工装,包括:底座和限位件,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与支架的翼面抵触设置;限位件设置于底座,且限位件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底座移动,限位件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与安装至基体的支架限位配合。通过在底座上设有限位件,以让限位件上的限位部能够与支架进行抵触以对支架在基体上设置的位置进行限制,不仅可以让支架在基体上的组装形状能够满足需求,而且可以简化支架在基体上进行组装的组装过程,提升组装效率,且让支架在基体上的组装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由于在限位件可以在底座上进行滑动,从而让限位件能够适应不同的支架与基体,以提升限位工装的使用适用性。

    用于汽车喇叭的接头、汽车喇叭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0314866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1104145.7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喇叭的接头、汽车喇叭和车辆,所述用于汽车喇叭的接头包括:第一接头部,所述第一接头部的一端构造有第一螺纹部且另一端构造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适于安装气管,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之间构造有防转平面,所述防转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接头部的相对两侧;第二接头部,所述第二接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部适于穿过车顶且在驾驶室内弯折,所述第一接头部和所述第二接头部的内部连通;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部,所述螺母将所述第二接头部固定于车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喇叭的接头,具有安装方便、便于定位、紧固牢固等优点。

    车辆止退器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31933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245968.1

    申请日:2023-05-22

    Inventor: 杨忠缘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止退器,所述车辆止退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贴合于地面;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托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顶部且适于支撑于所述底板;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底板且向地面倾斜延伸,所述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止退器,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强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扎带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23827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646349.7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扎带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扎带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扣帽和杉树卡扣,所述卡扣帽连接于所述杉树卡扣,所述杉树卡扣包括卡扣柱和多个叠片,所述叠片适于穿设且卡合于车架孔,多个所述叠片构造成锥形片状结构且沿所述卡扣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层叠设置,所述卡扣帽构造成圆柱形,所述卡扣帽构造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贯通于所述卡扣帽的径向相对两侧,多个所述通孔沿所示卡扣帽的周向排布;扎带,所述扎带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所述扎带适于在背向所述杉树卡扣的一侧捆扎管线束。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扎带组件,能够适应不同的安装方向,具有安装方便快捷、提升装配效率等优点。

    管线支架组件、制动机构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382463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917975.5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支架组件、制动机构和车辆,管线支架组件包括:管线支架,管线支架包括:支架固定部和线束安装部,支架固定部安装于转向机构,线束安装部连接于支架固定部,线束安装部构造成长条形,线束安装部的宽度方向远离支架固定部的一侧构造有多个主安装槽,主安装槽的槽口的两侧构造有挡沿;多个第一扎带,每个第一扎带安装于主安装槽内且适于将管线束捆扎于线束安装部;第二扎带,第二扎带分别安装于相邻的主安装槽内且将连接管线束的测压传感器接头捆扎于线束安装部,所述挡沿止挡于所述第二扎带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线支架组件,具有管线束固定牢固、防止磨损、避免干涉等优点。

    车辆线束固定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041276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2076221.X

    申请日:2022-08-08

    Inventor: 杨忠缘 郭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线束固定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线束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包括安装柱和限位帽,所述安装柱穿设于所述车架所述且所述限位帽止挡于所述车架,所述安装柱构造有沿径向贯通的通孔;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柱穿设且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径向相对两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通槽,分别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扎带,所述扎带分别穿设于所述通孔和所述通槽且环绕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线束固定组件,具有装配方便、安装牢固、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三通阀、制动器和车辆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42775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704801.2

    申请日:2022-07-04

    Inventor: 杨忠缘 郭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通阀、制动器和车辆,三通阀构造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彼此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包括:第一外孔和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外孔的内侧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内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外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包括:第二外孔和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外孔的内侧且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阀,具有进气量大、安装方便、通用性高等优点。

    三通接头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889600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186762.0

    申请日:2021-01-22

    Inventor: 杨忠缘 李秀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通接头,包括:接头主体;管束接头,管束接头设置于接头主体的第一侧,管束接头用于连接管束;阀体接头,阀体接头设置于接头主体的第二侧,阀体接头用于连接阀体或储气筒;传感器接头,传感器接头设置于接头主体的第三侧,传感器接头用于连接传感器,其中,传感器接头的轴线、阀体接头的轴线和管束接头的轴线彼此垂直。通过设置传感器接头的轴线、阀体接头的轴线和管束接头的轴线彼此垂直,传感器接头方向自然确定,符合汽车领域快速简便化装配的发展趋势,而且传感器接头不会沿轴向转动,可以减小与周围边界干涉的风险,同时可以避免管束装配时易打折。另外,选用不同方向的三通接头可以保证装配时传感器接头始终朝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