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286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410737850.X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压叶轮的半固态压铸成形方法,属于涡轮增压器压叶轮制造与半固态压铸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半固态坯料或浆料压入或浇入压铸机料杯,通过压射杆将料杯中的半固态坯料或浆料通过直浇道空腔压入模具型腔,直接充型,制备得到压叶轮产品。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压叶轮产品具有流程短,尾料少,成本低,性能优异等优点,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1031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734465.X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B22C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杂零部件成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叶轮的铸造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压叶轮的铸造方法在制造压叶轮铸造模具时以压叶轮产品的尺寸为基准,压叶轮铸造模具的一级叶片为能够包容压叶轮产品的一级叶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为平面的、不与压叶轮轮毂相结合的边缘面为平面的六面体。压叶轮铸造模具的二级叶片为能够包容压叶轮产品的二级叶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为平面的、不与压叶轮轮毂相结合的边缘面为平面的六面体。本发明提供的压叶轮的铸造方法得到的压叶轮铸件所需的后续加工量远远小于直接锻造成型的压叶轮回转体所需的后续加工量,且可以实现模具的自动脱模,在保证优异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后续机加工量,降低机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428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37850.X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压叶轮的半固态压铸成形方法,属于涡轮增压器压叶轮制造与半固态压铸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半固态坯料或浆料压入或浇入压铸机料杯,通过压射杆将料杯中的半固态坯料或浆料通过直浇道空腔压入模具型腔,直接充型,制备得到压叶轮产品。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压叶轮产品具有流程短,尾料少,成本低,性能优异等优点,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38223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73613.0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压铸成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半固态压铸成形的冷室压铸机开口式料筒。其特征在于,料筒本体(1)为两端开放的空心圆柱筒,料筒本体(1)一端的筒壁为半开放式,料筒本体(1)另一端的筒壁为封闭式,半开放式筒壁的横截面上设有均匀分布、轴向深入料筒内部的圆孔(3),加热装置置于圆孔内;料筒本体的筒壁封闭端的外部设置有法兰凸台(2)。半开放式设计满足了对压铸机冲头的径向约束,实现固相分数从1%到80%的半固态金属浆料/坯料的压铸成形工艺;利用加热装置减少了半固态金属浆料/坯料在料筒中的热量损失,消除了局部降温造成的半固态金属浆料/坯料温度、组织差异,保证后续成形零件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45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93732.9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注射成形中空涡轮的合金选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碳含量0.08-0.12%的K418、碳含量0.01-0.05%的K213和碳含量0.13-0.17%的K417合金粉末作为原料,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工艺,分别制备得到最高服役温度为850℃、750℃或1050℃的增压器中空涡轮。本发明在涡轮合金选择上采用现有铸造合金,在成分设计上将碳含量严格控制在中下限,选择的合金通过气雾化制粉、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制备喂料、喂料注射成形中空涡轮、脱脂与烧结、热等静压等工艺制备出完全致密的中空涡轮,注射成形中空涡轮本体与相同成分铸态合金相比,强韧性获得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18318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190347.2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半固态铸造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半固态浆料充型过程可视化模拟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分为半固态浆料制备系统、充型系统和实验记录系统三部分。根据相似理论,选用与金属半固态浆料具有相似流变特性的透明液体,即丁二腈-水半固态浆料作为模拟充型介质,首先将丁二腈水溶液制备成特定固相分数的半固态浆料,然后通过输送管将半固态浆料输送至充型系统料筒,并在注射活塞的推动下充填透明模具型腔,充型过程由高速摄像机记录,从而实现了金属半固态浆料充型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204321677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69019.8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铝合金型材切割机上的半固态铝合金压铸件尾料切割夹具。该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夹具;所述夹具分为形状相同且对称安装的固定夹具和可移动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可移动夹具采用滑动方式安装在底座上;可移动夹具的另一端与螺栓杆连接;固定夹具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为平面,固定夹具导屑槽、料筒孔、以及圆角槽。夹具由螺栓杆带动,在一定行程范围内往返伸缩,达到对被切割零件固定、放松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半固态铝合金压铸零件尾料切割时仍需人工手持切割机或者手持手工锯切割的难题,生产效率和断口质量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6373327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371508.3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固态制坯用金属熔体的辅助测温系统,应用在制备半固态金属坯料前,对待测温的金属熔体进行快速准确测温。该辅助测温系统包括一组气缸、气动控制阀、测温热电偶、测温仪表、浇勺和浇勺托架组成,测温仪与测温热电偶相连接,测温热电偶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上,气缸固定在浇勺托架上,盛放金属熔体的浇勺放置在浇勺托架上,气动控制阀与气缸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有效解决半固态金属制坯用的金属熔体温度不稳定问题,能够满足快速、精准测温的要求,避免了因金属熔体温度不准确导致的金属半固态坯料无法在合适的金属半固态温度区间或合适的固相分数下进行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206253620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284218.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B22D1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效缓解半固态压铸件液固分离缺陷的模具溢流排气系统,属于金属半固态加工成形技术领域。该模具溢流排气系统包括溢流口、溢流槽和排气槽,溢流槽一端与溢流口连接,另一端与排气槽连接,溢流口设置于压铸件模具分型面上,溢流口与溢流槽之间为圆弧过渡,溢流槽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压铸模具溢流槽基础上,对半固态压铸溢流槽结构和设置方式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其对半固态浆料液相移出能力。除了充型前沿外,一般还须在铸件拐角内外侧、主要受力部位增设溢流槽,实践证明,溢流槽结构优化和设置位置的确定可有效降低半固态压铸零件表层缺陷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204321143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58513.4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B22D1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压力铸造成形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压叶轮近终成形压铸模具。该模具分为外模腔和内膜腔两部分,内膜腔嵌套在外模腔内;内膜腔由定位锁紧环和盖板组成壳体,并在壳体内容纳大叶片模块、小叶片模块以及叶片根部R角模块;盖板与大叶片模块、小叶片模块以及叶片根部R角模块之间围成圆柱形的中心毂腔;中心毂腔向外延伸,形成多个叶片腔,各叶片腔被限定在相邻的模块之间。压铸成形后,内膜腔随压叶轮零件毛坯一起从外模腔中取出,然后在工作台上将内膜腔各个金属块分解,压叶轮零件毛坯即可脱模取出,从而实现了采用压铸工艺生产涡轮增压器压叶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