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6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662777.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点轨迹重规划的可悬停无人机编队队形的形成方法,包括:S1、初始化设置;S2、所有非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向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发送各自的当前位置;S3、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有非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发送来的当前位置;若是,则为各个无人机分配初始期望点,生成对应的初始机动轨迹,对初始机动轨迹进行重规划,得到对应的优化轨迹;S4、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将优化轨迹发送至对应的无人机;S5、各个无人机根据优化轨迹进行机动,在到达对应的目标期望点后将机动完成的消息告知领导身份的无人机;S6、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有的无人机是否完成机动。本发明可保证在机动时不会发生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09698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66346.2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雷电距离预警功能的野外机动防雷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安装拆卸麻烦,防雷保护范围小的问题。装置包含:避雷针组件,安装在升降杆组件顶端,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雷电预警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上,用于计算雷电强度和雷电距离,并对人员进行警报。升降杆组件,连接在支撑组件上,用于升降避雷针杆体。支撑组件,用于连接升降杆组件和接地组件,支撑装置。接地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中心,用于将接地引线接地。所述稳固斜拉组件,通过斜拉钢丝连接升降杆组件,用于固定装置。该装置在为野外环境提供雷电防护的同时,可对作业人员进行警示提醒;降低了安装难度;功能提高了装置安装的安全性;第三,增加了雷电防护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6065.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量方舱的高精度温湿度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多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单元以及执行部件,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舱内温度、湿度,控制单元根据控制策略,对各执行部件进行相关操作,完成对舱室制冷、制热、除湿、和加湿的控制,调节舱室温湿度;执行部件包括空调机组、多套脚部加热器、多个风道加热器、以及多个加湿器,执行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空调机组用于执行调节温度和湿度,空调机组的送风口处还设置有风道加热器用于调节温度,计量方舱的舱室内多个位置均布多套脚部加热器用于调节温度,加湿器用于调节湿度。为现场计量提供接近实验室的温湿度计量环境,能将计量保障工作领域拓宽,提高设备的计量覆盖率,提升被校设备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2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8269.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5D1/46 , G05D1/242 , G05D1/633 , G05D1/648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保障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保障车辆的物资运送系统及应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物资运送系统因地形限制或需同时保障多个对象时,无法安全、高效地实现物资运送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集当前物资运送系统与物资接收点的位置经纬度信息,以及采集地面操控终端发送的物资运输航线对应的障碍信息;地面操控终端根据采集信息生成物资运输航线,并结合障碍信息航线调整,以及接收到无人机反馈信号后,生成一键返航信息;无人机进行待运送物资运送后至返回物资运送系统;一键返航按钮接收一键返航信息,命令无人机返航。本发明解决了保障车辆因地形限制或需同时保障多个对象时的物资运送问题,提高了物资运送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68277.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N3/0985 , G06F18/241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基于KNN的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发动机剩余寿命及预测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KNN预测模型超参数配置优化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及数据预处理;对各预处理数据与其对应的剩余寿命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进行参数选择;定义超参数网格;网格参数寻优,建立最优KNN模型;预测发动机剩余寿命。本发明结合距离相关系数以及基于网格搜索自动化超参数寻优算法,确定KNN模型的最优K值以及距离度量,能够更快速地找到最优的传感器参数组合,实现KNN模型的自动化超参数寻优,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性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66730.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惯导寻北装置检定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计量车辆的惯导寻北装置检定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导航系统的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讯连接模块,设定通信连接;引北计算模块,计算定位定向装置的测量轴线的北向方位和高低角以及计算经纬仪的测量基线的北向角数据;初始标定模块,测量定位定向装置外侧的三个标记点的方位数据,计算三个标记点所在平面与定位定向装置的测量轴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参数;惯导测量模块,计算惯导系统的惯导寻北精度误差;伪距差分模块,将北斗伪距差分定位数据与测北定向仪的相位差分定位数据做比对,得出水平定位误差和高程定位误差。本发明提高了惯导寻北装置的精度和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69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055075.6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R3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电路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方法和装置无法辨识元件参数的问题。所述方法,包含:向模拟电路注入脉冲信号使得元件参数从标称值开始变化,采集任一元件参数变化时刻的输出响应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该元件对应的归一化响应信号;对每一元件分别建立特征提取模型;将归一化响应信号作为输入与输出参数,构建自编码网络,对特征提取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元件特征值;对每一元件构建最大映射关系和最小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最大映射关系和最小映射关系、计算每一元件的映射差值,找到最小的映射差值对应的元件,计算元件评估值、与该元件标称值对比,判断模拟电路状态。本发明实现模拟电路状态的准确、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0969.2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L5/16 , G01L5/1627 , G01L1/04 , G01L1/22 , G01L2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测力模块测量分支及三维力传感器,解决传递力和位移的传递梁应力集中且中心偏移的问题。一种测力模块测量分支包含交叉变截面梁和弹性测量体,交叉变截面梁由两个变截面梁单元在截面最薄处汇交呈“X”型一体成型,变截面梁单元为两头粗中间细的弹性体梁结构。弹性测量体的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交叉变截面梁的端部。弹性测量体上与端面垂直的两个对侧贴有相对的应变片。三维力传感器还包含基座和测力传递梁,至少三个所述测力模块测量分支一端非径向地均匀分布在测力传递梁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基座贯通腔内壁,使测力传递梁同轴安装在基座的贯通腔内。本申请主体结构为一体加工而成,无装配间隙,机构紧凑,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524082.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L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耦空间六维力测量装置,包括:测力感知板以及具有内腔的安装底座,位于内腔中的第二去耦测量分支组件;以及结合固定于第二去耦测量分支组件背离底壁一端的测力传递梁;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去耦测量分支组件;第二去耦测量分支组件的受力方向沿Z方向;第一去耦测量分支组件包括:轴向方向沿Z方向设置的四个测量分支件,以及轴向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四个测量分支件;轴向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测量分支件的两端分别与测力传递梁以及安装底座侧壁固定;四个轴向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测量分支件的轴向延伸方向以X方向、Y方向交替配置。本发明以纯机械机构的方式解决了六维力测量领域的维间耦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66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378654.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共交通的城市物流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综合调度中心、货品专用存储装置、智能站点货柜、公共交通载货装置和物流快速装卸装置,货品专用存储装置、智能站点货柜、公共交通载货装置和物流快速装卸装置均与综合调度中心网络连接。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将城市公共交通和物流产业充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分布式的、降低中心化、综合调度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多方共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