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6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501067.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天博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频阵列探地雷达数据实时成像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采集到的每个通道的探地雷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结果组合成一个三维数据体;步骤2,从深度方向和通道方向对步骤1所得的三维数据体进行插值和投影,形成两个二维投影图像;步骤3,对深度方向和通道方向的二维投影图像采用YOLOV5模型进行智能识别并融合判断,给出异常体的信息。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一次显示并存储所有通道的数据,而且还有效地保留了地下异常体的基本信息,采用深度方向和通道方向两个方向的投影图像,能更全面地展示地下异常体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502426.2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滤波的仿生偏振组合导航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设置各个子滤波器的一步预测状态初始值为0,根据捷联惯导系统的协方差阵、过程噪声阵与信息分配系数,确定各个子滤波器的一步预测状态误差方差阵、过程噪声阵的初始值;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对各个子滤波器进行时间更新和量测更新;对主滤波器更新,获得更新后的当前时刻状态的估计值和当前时刻状态误差方差阵;根据各个子滤波器和主滤波器的当前时刻状态误差方差阵和当前时刻状态的估计值获得全局协方差阵和全局滤波估计值;根据全局滤波估计值、全局协方差阵、信息分配系数重置各个子滤波器和主滤波器。采用该方法能够达获得抗干扰能力强、防信号屏蔽的导航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25834.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应变传感器教学演示系统,包括:有弹性的水平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在偏心轮驱动的连杆带动下产生垂直面上的摆动幅度。在水平悬臂上,沿悬臂长度方向上安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光纤通过光纤光栅解调设备连接到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用于与显示光纤光栅传感器信号变化曲线。本申请还包含使用所述装置的方法。本申请旨在为光纤应变传感器提供一套生动直观的教学演示系统,使得初学者能够快速学习应变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及光纤传感的机理及实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72625.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遥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土壤辐射屏蔽装置及方法。该屏蔽装置包括微波辐射计、自动升降台、屏蔽网和终端控制台,微波辐射计放置于自动升降台的上端面且架设于森林冠层之上,屏蔽网铺设于待检测的森林冠层下方的土壤,终端控制台与微波辐射计电控连接且用于调整微波辐射计的观测角度、方位角,终端控制台与自动升降台电控连接且用于调整自动升降台的高度。该针对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土壤辐射屏蔽装置及方法的目的是解决地基微波辐射计在野外测量森林冠层时无法屏蔽地表土壤辐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1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659863.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M7/0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弹射试验冲击环境测量的装置及其配置方法,属于冲击测试和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的弹射试验冲击环境测量的装置包括用于冲击测量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对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配置、时间同步、采集启停控制的数据集中器。所述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AD采集模块、FPGA、单片机I、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池供电模块,数据集中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GPS授时模块、单片机II、USB接口芯片和控制终端,本发明将加速度传感器、AD采集、存储器和电池集成在一起,使用多个传感器分布在不同测点来测量加速度,解决了航天器内部不能铺设线缆和无法供电的问题,采用无线广播时间基准信息,解决了时间同步测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89583.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nventor: 冯温雅 , 孙长军 , 王威 , 吴正容 , 任强 , 殷岳萌 , 陈光 , 王成浩 , 孙永民 , 韩国庆 , 辛国亮 , 高航 , 王蕾 , 程丹丹 , 葛薇 , 元永虎 , 程星 , 王君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公路承载能力综合测量的重型车辆作业适应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公路按车道布设测线,分别将每条测线平均划分为若干评价单元;步骤2,采用多频阵列探地雷达沿着测线进行均匀探测;步骤3,计算评价单元的合格率:步骤4,计算风险发生可能性分值,得到对应的病害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估等级;步骤5,对地下结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步骤6,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计算结构强度指标;步骤7,按照承载能力评估等级对该评价单元的重型车辆作业适应性进行评估。本发明所公开的评估方法,摆脱了数据建模对公路结构设计施工参数的依赖,可以对有一定服役年限,存在退行性变化的公路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064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662777.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点轨迹重规划的可悬停无人机编队队形的形成方法,包括:S1、初始化设置;S2、所有非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向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发送各自的当前位置;S3、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有非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发送来的当前位置;若是,则为各个无人机分配初始期望点,生成对应的初始机动轨迹,对初始机动轨迹进行重规划,得到对应的优化轨迹;S4、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将优化轨迹发送至对应的无人机;S5、各个无人机根据优化轨迹进行机动,在到达对应的目标期望点后将机动完成的消息告知领导身份的无人机;S6、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有的无人机是否完成机动。本发明可保证在机动时不会发生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18540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828631.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方舱,包括方舱主体,所述方舱主体的舱壁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层铝板、第一复合薄膜、夹层、第二复合薄膜和内层铝板,所述第一复合薄膜和所述第二复合薄膜均由棒状芳族聚酰胺纳米纤维(简称ANF)和Ti3C2Tx混合而成。通过第一复合薄膜、第二复合薄膜、外层铝板和内层铝板相互结合,能够降低电磁屏蔽方舱的重量,便于运输、装卸;其次,第一复合薄膜、第二复合薄膜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耐折性,当电磁屏蔽方舱经过高强度的越野跑车等试验后,不会有较大变形,经过颠簸、震动等恶劣环境候,不会产生电磁泄漏从而导致屏蔽效果减弱。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75705.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83 , G06Q10/08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网络化轨道的城市物流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调度模块,基于待配送货物的第一配送信息,生成配送方案;或,基于实时获取得到的货物配送的第二配送信息,生成调整控制信息;货运模块,基于所述配送方案,配送目标货物;或,根据所述调整控制信息,实时调整配送状态。本方案采用网络化轨道和自动配送设备进行物流转运,提高物流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配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06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662777.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点轨迹重规划的可悬停无人机编队队形的形成方法,包括:S1、初始化设置;S2、所有非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向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发送各自的当前位置;S3、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有非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发送来的当前位置;若是,则为各个无人机分配初始期望点,生成对应的初始机动轨迹,对初始机动轨迹进行重规划,得到对应的优化轨迹;S4、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将优化轨迹发送至对应的无人机;S5、各个无人机根据优化轨迹进行机动,在到达对应的目标期望点后将机动完成的消息告知领导身份的无人机;S6、领导身份的无人机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有的无人机是否完成机动。本发明可保证在机动时不会发生碰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