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73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791679.3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推力器瞬态离子流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瞬态流场测量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探头组件、测量模块及电源模块,探头组件包括入射栅、绝缘壳体、固定座和N个探头,N为≥3的奇数,绝缘壳体设有开口,入射栅固定在绝缘壳体的开口位置以使绝缘壳体形成密闭空腔,固定座上间隔设有N个安装孔,探头与安装孔一一对应安装固定且N个探头的接收面位于同一圆弧面内,固定座设置在密闭空腔内,且入射栅的入射孔位于圆弧面的圆心位置,电源模块用于给入射栅提供负偏压,还用于给探头提供扫描电压,测量模块包括N个测量单元,测量单元与探头一一对应,用于测量对应探头离子电流信号。该装置可以测量离子速度矢量角。
-
公开(公告)号:CN10664056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1039410.2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装配的双层孔板式气体分配器,包括导气柱、分配器座、第一层孔板、第二层孔板、外挡板、内挡板和固定柱;导气柱、分配器座、外挡板和内挡板均为中空圆柱,第一层孔板和第二层孔板均为中空圆板,固定柱为圆柱,分配器座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导气柱和固定柱的孔,分配器座另一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层孔板和第二层孔板的槽,第一层孔板和第二层孔板上均设有用于均化气体的小孔,外挡板和内挡板分别与第二层孔板外侧和内侧固定连接,外挡板和内挡板还与分配器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分配器座、外挡板和内挡板的配合,减少了气体分配器的焊缝数量,解决了传统气体分配器焊缝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8441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57498.5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5K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单个真空腔体上实现多个超高真空工位结构及测试方法,利用传统的结构进行产品测试的抽真空过程中,很难使副舱达到超高真空本底状态,即使达到,也需要数小时,真空度较差,容易对产品造成损伤。利用本发明结构,能够在1小时以内快速使副舱达到超高真空本底状态;本发明分子泵对副舱的实际抽速实现了最大化,在所有副舱共用一台分子泵的前提下,付出较少的代价就使得每一个副舱都能够轻松达到超高真空本底状态,优于1×10-5Pa,大幅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191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1039299.7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H1/0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微弧阴极放电等离子体推进装置,包括套筒、第一金属块、绝缘块、第二金属块、弹簧、磁芯和永磁体;套筒内设有台阶通孔,第一金属块、绝缘块、第二金属块和弹簧依次穿设在台阶通孔中并相互贴合,弹簧与法兰贴合,法兰与套筒一端固连,套筒另一端穿设在磁芯和永磁体中,磁芯与永磁体贴合。本发明通过设置套筒、第一金属块、绝缘块和第二金属块,缩减了装置质量,解决了传统微型电推进装置质量较大的问题;通过弹簧、磁芯和永磁体的配合,延长了装置工作时间,弥补了传统微型电推进装置工作周期较短的缺陷;通过控制第一金属块和绝缘块与磁芯和永磁体的相对位置,提升了装置精度,克服了传统微型电推进装置精度较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420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9300.6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弧阴极放电微型电推进模块,包括电源、电感线圈、控制开关、分流器、阴极、阳极和电磁线圈;电源提供直流电,并用分流器进行测量,控制开关闭合时为电感线圈充电,控制开关断开时对外界产生瞬间高压,若外界电路导通,则向外界提供电流直至电感线圈储存的电能完全释放;阴极和阳极受到瞬间高压时放电击穿导通,烧蚀阴极表面并生成等离子体,在电磁线圈的磁力线作用下,等离子体聚焦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本发明采用固体金属作为推进剂,解决了微推进模块体积较大的问题;通过电磁线圈和控制开关配合并利用电弧放电剩余电流,解决了电感线圈功耗浪费的问题;通过电磁线圈聚焦推进器阴极表面的等离子体,提高了推进器比冲。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808304.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空心阴极用防金属蒸汽沉积结构,包括触持极壳筒、第一半圆筒、第二半圆筒、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安装法兰、陶瓷环;所述触持极壳筒与所述陶瓷环同轴设置,通过端面固定;陶瓷环与所述安装法兰同轴设置,通过端面固定;第一半圆筒与所述触持极壳筒同轴设置,通过端面连接;第二半圆筒与所述触持极壳筒同轴设置,通过端面固定;第一半圆筒与所述第二半圆筒相对于所述触持极壳筒,位于同一轴向位置;所述第一金属条与所述第一半圆筒同轴设置,通过端面固定;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一半圆筒同轴设置,通过端面固定;所述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相对于所述触持极壳筒,位于同一轴向位置;所述第一金属条和所述第二金属条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79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440186.5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六硼化镧空心阴极热子加热丝冷端引出方法:1)在热子加热丝冷端引出段采用多根金属丝与热子加热丝并排紧密排列;2)将并联排列的所有金属丝作为一个整体,在其外表面紧密包裹多层钽箔,并保证钽箔包裹以后的外径均匀,并将多层钽箔相互之间点焊固定。3)在钽箔外面套单根单孔陶瓷管,保证陶瓷管不能自由滑出;4)在陶瓷管外面包裹多层钽箔,陶瓷管两端各留出一部分不包裹钽箔,并将两层钽箔相互之间点焊固定。5)利用长条形钽箔将冷端引出段向阴极管拉紧固定。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冷端引出段的功率,降低冷端引出段的温度,防止热量向冷端回浸,并保证冷端的抗力学性能,防止冷端引出线在卫星发射过程中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01348.X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官长斌 , 张美杰 , 南柯 , 姚兆普 , 扈延林 , 毛威 , 王平 , 蔡坤 , 范旭丰 , 曾昭奇 , 于金盈 , 任凯 , 李伟 , 纪孟轩 , 李恒建 , 张良 , 张志伟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一种基于弹簧管位移放大的小型化高压压电比例阀,包括:压电驱动组件、弹性放大组件、外罩、阀体和出气接头。本发明利用弹性放大组件将压电驱动组件的位移放大为阀口开度,实现了位移放大功能;同时将弹性放大组件与阀体焊接在一起,实现了高压动密封功能。压电驱动组件实现了两个压电陶瓷的位移叠加,增大了压电驱动组件的原始位移输出。本发明的压电比例阀具有小型化、轻质化、寿命长和耐高压特点,特别适用于高气压下的比例流量控制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7484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557498.5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5K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单个真空腔体上实现多个超高真空工位结构及测试方法,利用传统的结构进行产品测试的抽真空过程中,很难使副舱达到超高真空本底状态,即使达到,也需要数小时,真空度较差,容易对产品造成损伤。利用本发明结构,能够在1小时以内快速使副舱达到超高真空本底状态;本发明分子泵对副舱的实际抽速实现了最大化,在所有副舱共用一台分子泵的前提下,付出较少的代价就使得每一个副舱都能够轻松达到超高真空本底状态,优于1×10‑5Pa,大幅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405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44033.1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霍尔推力器放电通道优化的组合式通道结构,包括外陶瓷筒、内陶瓷筒、陶瓷底座、阳极环;外陶瓷筒为中空的陶瓷环,陶瓷筒一端的端面为台阶形;内陶瓷筒为中空的陶瓷环,陶瓷筒一端的端面为台阶形;陶瓷底座为横截面为U形的陶瓷环,包括外环、内环和托底三个部分,外环和内环朝外的端面为台阶形;本发明采用组合式通道结构,环形放电通道由陶瓷底座、内陶瓷筒、外陶瓷筒三部分构成,内、外陶瓷筒和陶瓷底座之间采用有导向和定位保证的插装配合,内、外陶瓷筒更换方便,无须拆装推力器,不会引入拆装误差,提高了试验对比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