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3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5395.4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5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融合信息推送的数字化点餐方法,包括用户通过在信息管理平台页面提交信息并注册成为信息平台用户;信息平台根据用户信息分配用户角色和用户账号;餐厅商家和服务信息提供者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客人进入餐厅,准备就餐时,餐厅服务人员将手持信息化终端与餐厅客人就餐位置进行绑定;餐厅客人使用自助点餐系统和自助结账系统;直到客人付账完成后,手持信息化终端与就餐位置解除绑定,手持信息化终端被释放,手持信息化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服务于本桌就餐客人。本发明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定时定向的向信息终端推送服务信息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43849.2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水泥检测仪的自动插针控制装置,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夹紧装置、导柱、探针、光电开关、遮光环、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升降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光电开关固定连接在夹紧装置上,夹紧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完成对导柱的夹紧或松开;导柱穿过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并与两导向座滑动连接,探针固定连接在导柱的下端,遮光环固定连接在导柱上,导柱可沿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滑动并带动遮光环一起上下滑动移动,遮光环可触发光电开关,光电开关控制夹紧机构对导柱进行夹紧或松开。本发明可准确控制探针插入水泥的深度,提高水泥检测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1507.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评估试验;步骤2.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各向异性屈服函数的参数和各向异性背应力增量的演化方程参数;步骤3.由相关塑性流动法则求得非弹性应变;步骤4和步骤5确定带损伤的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步骤6选用基于增量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完全隐式回映算法作为应力‑应变关系更新算法。本发明所提出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评估方法引入背应力演化来模拟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单轴循环加载时迟滞环的棘轮效应,模型简洁易用且所需的试验量小,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4239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386388.2
申请日:2019-12-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B2/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布置开洞波形腹板拉结的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钢板组合剪力墙由若干个钢板剪力墙单元一和钢板剪力墙单元二交叉焊接成型的双层钢板剪力墙和一体化浇筑的混凝土构成。本发明基于提高外侧钢板屈曲荷载与加强外侧钢板与内浇混凝土组合作用的理念,通过设置开洞波形腹板与系杆对外侧钢板进行细部约束,使得组合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与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为了实现所述构造,同时便于工厂加工、运输,且符合装配化的理念,本发明将钢板剪力墙分割成若干钢板剪力墙单元,布置方式更为灵活、施工便捷且质量容易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58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386396.7
申请日:2019-12-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横放式开洞波形腹板的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钢板组合剪力墙是由若干个钢板剪力墙单元焊接成型的双层钢板剪力墙和一体化浇筑的混凝土组成。本发明基于提高外侧钢板屈曲荷载与加强外侧钢板与内浇混凝土组合作同的理念,通过设置开洞波形腹板与系杆对横放的外侧钢板进行细部约束,使得组合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与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为了实现所述构造,同时便于工厂加工、运输,且符合装配化的理念,本发明将钢板剪力墙分割成若干剪力墙单元,布置方式更为灵活、施工便捷且质量容易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898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55982.4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附加可更换斜向抗侧BRB的自复位L型件连接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节点由方形钢柱、L型连接件、两侧的可更换抗侧耗能装置和自复位装置组成。本发明应用了损伤控制、耗能元件可更换、弯矩调幅及竖向承载和水平抗侧分离等设计理念,结合了传统刚接柱与传统铰接柱的优点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弯矩调幅,减小柱上弯矩以保护其不受损害,使BRB承担主要抗侧工作,并将损坏控制在BRB上。BRB两端均为铰接,通过将侧向荷载转化为向BRB施加的轴向荷载来充分发挥BRB的耗能性能,提高抗侧耗能构件工作效率。震后仅需更换BRB即可使柱脚节点恢复功能。通过预应力拉索与铰接底座配合实现自复位功能,加强抗侧能力,提高结构抗震及震后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71606.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抗弯钢板组的震后可恢复功能十字型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节点由方形钢柱、十字型铰底座和两侧的可更换抗侧耗能装置组成。本发明应用了损伤控制、耗能元件可更换、弯矩调幅及竖向承载和水平抗侧分离等设计理念,结合了传统刚接柱与传统铰接柱的优点。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弯矩调幅,减小柱上弯矩以保护其不受损害,同时使可更换抗侧耗能装置承担主要抗侧工作,并通过“强节点,弱构件”的方式将损坏控制在抗弯钢板组上。震后仅需更换抗侧耗能装置即可使柱脚节点恢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7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71869.8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抗侧连梁的震后可恢复功能L型件连接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节点由方形钢柱、L型连接件和一侧的可更换抗侧耗能装置组成。本发明应用了损伤控制、耗能元件可更换、弯矩调幅及竖向承载和水平抗侧分离等设计理念,结合了传统刚接柱与传统铰接柱的优点。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弯矩调幅,减小柱上弯矩以保护其不受损害,同时使可更换抗侧耗能装置承担主要抗侧工作,并将损坏控制在连梁上。连梁与水平连接段均通过加肋板来提高构件的稳定性,以提高抗侧耗能工作的完成度。震后仅需更换抗侧耗能装置即可使柱脚节点恢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7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71811.3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Γ形抗侧剪力墙的震后可恢复功能L型件连接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节点由方形钢柱、L型连接件和两侧的可更换一字抗侧耗能装置组成。本发明应用了损伤控制、耗能元件可更换、弯矩调幅及水平抗侧分离等设计理念,结合了传统刚接柱与传统铰接柱的优点。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弯矩调幅,减小柱上弯矩以保护其不受损害,同时使可更换一字抗侧耗能装置承担主要抗侧工作,并将损坏控制在Γ形剪力墙上,震后仅需更换抗侧耗能装置即可使柱脚节点恢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71687.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Γ形抗侧剪力墙的震后可恢复功能单向铰接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该节点由方形钢柱、单向纯铰底座和两侧的可更换一字抗侧耗能装置组成。本发明应用了损伤控制、耗能元件可更换、弯矩调幅及水平抗侧分离等设计理念,结合了传统刚接柱与传统铰接柱的优点。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弯矩调幅,减小柱上弯矩以保护其不受损害,同时使可更换一字抗侧耗能装置承担主要抗侧工作,并将损坏控制在Γ形剪力墙上,震后仅需更换抗侧耗能装置即可使柱脚节点恢复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