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68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33899.1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L67/566 , H04L69/22 , H04L67/02 , G06F9/455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增强型服务架构下基于异构资源绑定的业务执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服务消费端SC向选定的服务提供端SP网络功能NF实例发送携带有网络功能异构指示的资源绑定HTTP头的业务请求,用于后续SC与SP角色互换后,转换后SP的NF异构实例查找;SP的NF实例接收并处理该业务请求,并将自身用于处理该类业务请求的异构实现指示通过在业务回复中携带的资源绑定HTTP头返回给SC,用于后续高可靠业务处理需求;SC按需根据SP异构资源绑定HTTP头解析各SP的异构NF实例,并据此发送业务请求;SP的异构目标NF实例处理业务请求,根据每个异构目标NF实例对应的执行结果,确定目标执行结果并返回。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14835.8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F40/247 , G06N20/00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对抗文本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用于生成对抗文本的各原始文本,根据预先训练的第一语言模型,确定各原始文本的特征向量,并对各原始文本聚类,得到指定数量的文本簇。然后,从各文本簇中确定代表文本,再确定各代表文本对应的初始对抗文本。然后,根据确定出的代表文本的原始关键词和初始对抗关键词之间的差异,从预设的各思维链提示模板中,确定目标思维链提示模板。之后,根据代表文本和代表文本的初始对抗文本,采用目标思维链提示模板,生成思维链提示文本。将思维链提示文本输入预先训练的第二语言模型,得到目标对抗文本。可以更加灵活地生成对抗文本,减少对抗文本的生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30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62442.6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互式文本驱动图像编辑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图像样本并判断图像样本是否合规;将图像样本输入到图像逆向模型得到原始图像逆向特征;获取文本样本并判断文本样本是否合规;将文本样本输入到文本编码器中得到文本特征;将原始图像逆向特征和文本特征输入到多模态融合模型得到编辑图像特征;将编辑图像特征输入到图像生成器得到编辑后图像;询问用户是否继续输入文本样本,若继续,继续获取文本样本;否则输出最终编辑后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放开了传统编辑场景对于输入文本内容的限制,可实现针对于同一张原始图像进行多次文本输入,渐进式修改对应图像区域,提高图像编辑方法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01935.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F40/157 , G06F40/242 , G06F40/126 , G06F16/33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Office文档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待检测Office文档运行时产生的系统调用信息,获取操作码序列;基于预先获取的数据字典,将所述操作码序列转换为灰度图;将所述灰度图输入训练完毕的文档异常检测模型,确定所述待检测Office文档是否异常,通过对操作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并输入文档异常检测模型,得到该Office文档是否存在异常安全风险的结论,避免了模型输入信息长度受限导致的信息丢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Office文档异常检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04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35828.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F21/5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恶意文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恶意文件检测方法包括:基于文件生成日志,按预设第一周期获取目标的第一特征数据;按预设时间窗口期对第一特征数据进行累积处理,得到第二特征数据;对第一特征数据和第二特征数据进行多维处理,得到目标特征数据;将目标特征数据输入训练完备的预测模型,得到多条预测结果,并将多条预测结果进行合并,得到目标预测结果;根据目标预测结果,判定目标特征数据对应的文件是否为恶意文件。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恶意文件检测技术无法检测出混淆型的恶意脚本文件,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仍存在被恶意文件破坏风险问题,提高了恶意脚本文件的检测准确度,提高计算机等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12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20786.X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B7/185 , H04W12/122 , H04W52/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星地通信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和基站功率管理中心。其中,获取当前用户接入信道时的星地通信网络的当前用户到基站段的信道信息;在确定出当前用户到基站段符合安全通信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用户到基站段的信道信息,确定基站人工辅助噪声功率;在当前用户到基站段添加基站人工辅助噪声功率;获取星地通信网络的当前基站到卫星段的信道信息;在确定出当前基站到卫星段符合安全通信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当前基站到卫星段的信道信息,确定基站到卫星段的基站合法信号发射功率和基站所分配的人工辅助噪声功率,在当前基站到卫星段添加基站合法信号发射功率和人工辅助噪声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15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8844.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W12/084 , H04W60/00 , H04W8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5G天地一体化网络信令交互架构的方法。基于5G核心网功能框架,使得用于可信卫星发现的可公开数据通过本发明提出的交互架构及方法可被注册到5G核心网中,地面基站对卫星搜星及选择时,利用可信卫星注册在5G核心网的可信信息加快搜星速度,提高卫星链路服务,并对可疑卫星进行过滤。本发明提出的异系统网络共享可公开信息的数据管道架构及交互方法,有效提升5G在天地一体化架构下卫星搜星速度,提升卫星链路可用性,降低卫星在异构系统地面网络鉴权复杂度,通过重用5G系统已有网络功能进一步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并保证效率。其实现方法简单,手段灵活,在与5G组网的异构系统架构下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70296.0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8/211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实体注意力的能源系统多实体负载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数据预处理,采用特征变量选择网络预测各个实体对特征的依赖性,并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取时间依赖信息;然后对实体编码;其次使用通过键值查询不同实体间的注意力,以对实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编码计算跨实体注意力;再将特征编码输出为负载预测值;通过以上步骤对负载预测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学习,以获取最终的负载预测网络模型;最后将新的输入特征变量输入负载预测网络模型,即可获取负载预测值。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对实体的时间特征进行建模并模拟实体间的相关性,量化一个时间窗口内多个实体之间的相关性,大幅提高各个实体负载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1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3892.5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地协同网络低延时云边端协同计算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星地协同通信系统完成计算迁移所需的传输功率信息、信道信息、计算任务信息、云端延时信息;S2:基于云边端协同计算方式确定系统延时优化问题;S3:对系统延时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每个用户和基站的计算迁移策略;S4:基于所得计算迁移策略,将用户计算任务迁移至基站和云服务器进行云边端协同计算,将结果返回至用户,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星地协同通信系统中多级网络架构,通过云边端协同计算,显著减小系统延时,保障用户延时敏感业务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63892.5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地协同网络低延时云边端协同计算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星地协同通信系统完成计算迁移所需的传输功率信息、信道信息、计算任务信息、云端延时信息;S2:基于云边端协同计算方式确定系统延时优化问题;S3:对系统延时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每个用户和基站的计算迁移策略;S4:基于所得计算迁移策略,将用户计算任务迁移至基站和云服务器进行云边端协同计算,将结果返回至用户,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星地协同通信系统中多级网络架构,通过云边端协同计算,显著减小系统延时,保障用户延时敏感业务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