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7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460611.X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提供抑制了自然时效的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Al‑Si系铝合金,其是包含Si、Mg、Mn、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Si系铝合金,其包含Al‑Si‑Mg‑Fe‑Mn系化合物。而且,本发明涉及通过铸造时的合金熔液的冷却工序的控制来制造该Al‑Si系铝合金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9501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80032156.1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2D11/04 , B22D11/128 , B22D11/14 , C30B1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41 , B22D11/041 , B22D11/1281 , B22D11/145 , B22D11/225 , C30B15/002 , C30B15/24 , C30B15/34
Abstract: 一种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包括:保持炉,所述保持炉保持熔融金属;形状确定部件,所述形状确定部件配置于保持在所述保持炉中的所述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表面附近,并借助于所述熔融金属从所述形状确定部件通过来确定铸件的截面形状;和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冷却已通过所述形状确定部件的所述熔融金属。所述形状确定部件在位于所述熔融金属表面侧的主面上包括从所述主面突出的凸部或从所述主面凹入的凹部中的至少一者。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3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37236.2
申请日:2010-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3/00 , C22C21/02 , C22C21/06 , C22C23/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3/02
Abstract: 在冷却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的过程中,组合地使用产生超声振动的超声换能器(8)、与超声换能器(8)连接并沿指定方向传送超声振动的超声变幅器(7)、贮存熔体并与超声变幅器(7)接触的处理容器(2)和通过朝超声变幅器(7)挤压处理容器而固定处理容器(2)的处理容器固定装置(3),来对熔体施加超声振动,以结晶出初晶α-Al。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09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80075317.6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3/00 , B22C9/061 , B22D17/2209 , C23C1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有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的被膜的、低价位的铸造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具备造形工序(S10)和被膜形成工序(S20)的制造工序(S1),从而制造出具备金属模(10)和碳膜(20)的表面处理金属模(1),其中,在所述造形工序(S10)中,通过粉末熔融层压来制作具有成形面的金属模(10),所述成形面由具有倒锥形形状的多个突起部(11·11···)构成,在所述被膜形成工序(S20)中,在通过造形工序(S10)而制作出的金属模(10)的成形面上形成碳膜(20),所述金属模(10)具有由具有倒锥形形状的多个突起部(11·11···)构成的成形面,所述碳膜(20)被形成在金属模(10)的成形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82677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80073712.0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12 , B22C3/00 , B22D17/2007 , B29C39/003
Abstract: 本发明为,在铸造用部件的熔融金属接触面上形成由纳米碳类构成的纳米碳层,且在所述纳米碳层之上,涂敷以氮化硼、石墨、滑石、或二氧化硅构成的粉体为主要成分的润滑剂的方法。优选为,在形成所述纳米碳层时,在该纳米碳层与所述铸造用部件的熔融金属接触面之间形成有氮化层,并且被涂敷在所述纳米碳层上的润滑剂以BN粉体为主要成分。根据本发明,即使铸造次数重复多次也能够维持铸造用部件的脱模性以及熔融金属的流动性,并且,能够降低在铸造用部件的熔融金属接触面的表面处理工序中所花费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31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80073232.4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劣化的高强度的被膜及其制造方法。一种被形成在金属模的成型面上的被膜(1)的制造工序(S1),所述制造工序(S1)具备初始被膜形成工序(S11)和间歇加热工序(S12),在初始被膜形成工序(S11)中,在所述金属模的成型面上形成初始被膜(100),其中,所述初始被膜(100)具有:碳膜(140),其含有纳米碳类(142),且涂覆有富勒烯(143);氮化化合物层(120)以及渗硫层(130),所述氮化化合物层(120)以及渗硫层(130)位于所述碳膜与所述铁类材料之间,在间歇加热工序(S12)中,在非氧化气氛下对在所述初始被膜形成工序(S11)中所形成的初始被膜(100)进行间歇性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078921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010565647.0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3/00 , B05D5/08 , B22C9/061 , B22D17/2209 , C23C8/02 , C23C8/20 , C23C18/165 , C23C18/1689 , C23C18/1696 , C23C18/1698 , C23C18/32 , C23C2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表面处理的模具和制造经表面处理的模具的方法。所述经表面处理的模具(10)具有模具(2)、金属层(4)和碳膜(8)。金属层(4)设置在模具(2)的表面上。金属层(4)包含从镍、铬、钨和黄铜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成分。碳膜(8)设置在金属层(4)的表面上。金属层(4)包含碳。金属层(4)中的碳含量在从碳膜(8)和金属层(4)之间的边界到金属层(4)的中心的范围内比在从模具(2)和金属层(4)之间的边界到金属层(4)的中心的范围内高。
-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410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4685.X
申请日:200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形成以富勒烯类为主要成分的膜时使用的成膜用品。认为以富勒烯类为主要成分的膜可以作为脱模剂、润滑剂、以及着色剂、笔记用品、化妆品、修补材料使用。本发明的成膜用品包含以富勒烯类为主要成分的成型体。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形状为棒状,用于形成脱模用膜或润滑用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489750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80027501.7
申请日:2007-05-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古川雄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046 , B22C9/065 , B22D17/2218 , B29C35/007 , B29C35/16 , B29C45/73 , B29C2035/169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设有使含有冷却用气体和雾状的冷却用液体而构成的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通路的成形用模具中,实现抑制因被供给至上述冷却通路的冷却介质的蒸发而导致的背压增大,从而促进冷却,并且实现防止由于冷却介质在冷却通路中的流通而导致的锈或氧化皮的产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向成形用模具的冷却通路供给冷却介质的路径中设有:将空气取入供给路径并进行压送的压缩气源(15);从被压送来的空气中分离除去氧、从而使该空气的氧浓度降低的氧分离装置(17);和将冷却用液体喷雾到降低了氧浓度的空气中的雾化装置(14)。使利用上述氧分离装置(17)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氧返回到利用强制排气装置(22)强制地由冷却通路(20)排出的冷却介质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