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膜可调角度摄像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454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05958.9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膜可调角度摄像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视觉壳体位于视觉支架内,视觉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第一插销通过滑槽将视觉壳体与视觉支架活动连接;视觉壳体及视觉支架的前端均设置有透视孔,用于摄像头进行观察;视觉壳体内设置驱动部分和摄像头,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四个辊筒、电机、固定轴、旋转轴和平面圆盘阻尼转轴;电机与固定轴连接,第一辊筒由固定轴进行周向固定,电机将动力传递给固定轴,带动第一辊筒转动;第二辊筒套设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固定在平面圆盘阻尼转轴上,平面圆盘阻尼转轴与旋转底座配合在一起,旋转底座固定在视觉壳体底部;镜头膜一端缠绕在第一辊筒上,另一端缠绕在第二辊筒上,镜头膜的中段由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支撑,摄像头和透视孔之间为镜头膜的中段。本发明避免摄像头被污染,便于清晰观测管道内不同位置的情况以及机器人的工作状态。

    基于核电站在役检查系统的无损检测派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09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05954.0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焊缝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核电站在役检查系统的无损检测派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焊接管理系统向在役检查系统推送焊缝无损检测委托单;S2:在役检查系统接收到焊缝无损检测委托单后,基于该委托单发起焊缝无损检测委托单审批;S3:审批完成后,进行焊缝无损检测任务派发与执行;S4:记录无损检测结果,形成无损检测报告;S5:在役检查系统将无损检测结果和无损检测报告发送至焊接管理系统;S6:焊接管理系统进行完工资料汇总。优点是:本发明基于核电站在役检查系统的无损检测派单方法通过焊接管理系统向在役检查系统推送焊缝无损检测委托单,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在役无损检测系统,节省了焊接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一种基于视觉的CRDM隔热套管沉降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0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53553.8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控制棒驱动机构隔热套管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控制棒驱动机构隔热套管沉降量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视觉测量装置和运载小车,视觉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直线模组、相机盒;视觉测量装置通过底板安装在运载小车上,支撑板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板背面可移动安装有直线模组,直线模组能够相对于支撑板沿高度方向移动;直线模组顶端安装有相机盒,相机盒中安装有测量相机,测量相机安装于相机盒中,用于观察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下端面和隔热套管上端面,通过直线模组将测量相机输送至平视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下端面和隔热套管上端面的高度,记录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下端面和隔热套管上端面两个位置的直线模组的高度数值。本发明利用设备自身部件之间相对尺寸的比较来测量隔热套管沉降量,属相对测量,不涉及测量基准的建立和选择,不受地面不平整度的影响,测量方法简单,适用范围更广,是对现有测量技术的补充。

    一种汽轮机叶片高灵敏度荧光磁粉检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5352999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21070944.2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汽轮机设备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高灵敏度荧光磁粉检验设备,目的是针对汽轮机低压转子末三级叶片,设计一种高灵敏度荧光磁粉检验设备,其检测平台能够放置不同类型尺寸的叶片,并通过电动控制上下、左右调整叶片检测平台位置,实现对汽轮机低压转子叶片细微裂纹的有效检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悬液喷淋管、线圈缸体、检测平台、导轨、磁悬液回收容器、离心泵、移动控制按钮、风扇、磁化线圈、踏板开关、车轮和主体框架。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电动控制实现左右、上下移动被检部件,省去了人力搬运或移动厚重叶片的过程,减少人力资源占比。

    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面板的规程编辑器图形用户界面

    公开(公告)号:CN309057133S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30170992.7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面板的规程编辑器图形用户界面。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规程的编辑。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界面展示规程、编辑规程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界面变化状态图2。
    5.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图形界面为在数字化智能维修工作包系统中操作编辑规程文件的交互界面,以维修规程文件、运行规程文件、核燃料换料规程文件为基础,解析导入系统中,使用规程编辑器进一步编辑规程内容,为工程师执行规程提供操作标准。
    6.图形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方式:1) “主视图”为规程编辑器的主页界面;2) “界面变化状态图1”为在“主视图”中点击列表中某条数据的蓝色“标准编码”进入的规程基本信息编辑页面;3) “界面变化状态图2”为在“界面变化状态图1”中点击“流程”按钮进入的规程执行流程编辑页面;4) “界面变化状态图3”为在“界面变化状态图2”中点击“查看未保存的修改内容”按钮进入的未保存修改内容展示页面;5) “界面变化状态图4”为在“界面变化状态图3”中点击“附表”按钮进入的规程维修记录编辑页面;6) “界面变化状态图5”为在“界面变化状态图4”中点击“编辑”按钮进入的规程维修记录单元格属性编辑页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