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462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1484147.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B22F9/22 , C22C13/00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锡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二维材料为载体,以可溶性双金属盐为原料,水解共沉积、干燥、烧结、高温还原,制备锡负极材料;二维材料为Ti3C2,MoNb2SnC2,Ti2C,Ti3CN,Nb2C,Nb4C3,(Ti0.5Nb0.5)2C,(V0.5Cr0.5)3C2的一种或多种;双金属盐包括可溶性的锡盐和辅助金属盐;锡源为氯化锡、氯化亚锡、硝酸亚锡、磺酸锡、甲基磺酸锡、乙基磺酸锡的一种;辅助金属盐为镍、铜、银、铁、钴、锑的可溶性氯盐、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溴盐的一种;辅助金属与锡的摩尔比为0.05~1.5;二维材料与锡的质量比0.1~10;该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2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86099.1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Q10/02
Abstract: 一种可重复定位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镜体、步进器、预紧部件、扫描部件和样品台;该镜体包括三个相互平行的直线导向轨道,在其中两个直线导向轨道上置有步进器,该步进器被第三个直线导向轨道通过预紧部件压在上述的两个直线导向轨道上;该步进器包括一个支撑滑块、两个内滑块和三个压电体;所述的支撑滑块的两顶端的截面均为与上述两直线导向轨道的截面相匹配的斜面,并且该支撑滑块与上述两直线导向轨道形成四点刚性接触的大力矩稳固结构。该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粗逼近/退针过程中不产生横向偏移,它在毫米级行程往复粗逼近/后退时,探针在样品同一区域的定位偏差小于30纳米。本发明尺寸小、结构紧凑、环境兼容性强、具有可重复定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0621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8711.3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锰硫化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二维材料为载体,以镍、钴、锰可溶性盐为原料,水热反应生成镍钴锰氢氧化物,再与硫化物混合,水热反应获得镍钴锰硫化物纳米片;二维材料为碳化钛、钼铌锡碳、石墨烯、镍‑钼硫化物、钴‑钼硫化物的一种;硫化物为硫化钠、硫化钾、硫化铵、硫化氢钠、硫化氢钾、硫化氢铵的一种;镍、钴、锰的摩尔比为1:(1.5‑2.5):(1‑3);二维材料为镍钴锰总摩尔数的0.001‑0.2;硫化物与镍钴锰总摩尔比为2‑5。该镍钴锰硫化物纳米片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62265.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性能中空球锌铁氧化物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中锌铁氧化物(ZnFe2O4)为中空球壳结构,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均匀分布于锌铁氧化物(ZnFe2O4)上,对锌铁氧化物(ZnFe2O4)形成致密包裹。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内层为可伸缩的中空球壳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外层为大比表面、高导电性和机械稳定性的氧化石墨烯,可大大提高锂离子和电子在电极和电解液中的传输效率,得益于二者的协同作用,本发明的中空球形锌铁氧化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表现出非常优良的储锂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且该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66848.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装配的双通道力回路压电纳米位移台及其驱动方法,首先,将原方案中的内滑块、平台滑块和压电体的刚性紧密装配的模式,改为弹性紧密装配的模式;其次,将三压电体驱动改动为两个压电体驱动和一个弹簧体预紧相结合,并配合新的步进驱动控制方法;即使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也始终处于紧密装配状态,对环境温度变化适应性强;而且,压电体始终处于稳恒预紧力状态,减小了位移台步进过程中压电体在伸长和缩短相互转变的临界点附近输出力和输出位移不连续的影响,极大减小位移步进的非线性,新位移台即使在开环条件下也能保持步长均匀、速度稳定;此外,该纳米位移台的步进速度与驱动信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948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2107.3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散斑的压电纳米步进器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框架、XYZ位移平台、光源、毛玻璃、反射镜、投影屏、光学显微镜、视频像机和图像处理单元,所述的支撑框架为口字型或U型或L型的框架结构,支撑并固定其他部件,待测压电步进器固定在XYZ位移平台上,所述的毛玻璃固定在待测压电步进器上,并且随着待测压电步进器一起运动。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毛玻璃后投影到投影屏上形成放大的散斑图像,所述的散斑图像携带压电马达的步进信息并且经过光学显微镜放大、视频相像采集后传输到图像处理单元。该发明不仅可实现压电纳米步进器步进位移的纳米级分辨,并且它易于操作,环境兼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2654.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3L7/099 , H03L7/089 , H03K19/0175
Abstract: 一种易于调节的模拟锁相环控制电路,包括数字主控单元、隔离电路、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鉴相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压控振荡器电路,所述的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用于对低通滤波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线性放大或缩小,所述的数字主控单元用于对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的放大倍数的大小进行调控,所述鉴相电路用于比较输入信号与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产生对应于两信号相位差的电压信号,所述压控振荡器电路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本发明的优点:在不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实现具有任何谐振频率的力传感器的锁相环检测器,其调节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3898.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悬臂梁的数字式模拟品质因数控制电路,包括数字主控单元、隔离电路、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数字控制的模拟移相电路、加法电路和前置放大电路;所述的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用于对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线性放大或缩小,所述的数字控制的模拟移相电路用于对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调理过的信号进行移相,所述的数字主控单元用于对数字控制的模拟比例电路的放大倍数以及数字控制的模拟移相电路的移相大小进行调控。本发明的优点是:兼具有低噪音、高精度、高带宽和便于调控的优势,极大提高了微悬臂梁品质因数控制电路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09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164691.0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一种闭合式双通道力回路的高负载压电纳米位移台,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滑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压电体、平台滑块、横向预紧元件、导轨,所述的平台滑块为封闭或半封闭的框架结构,内滑块沿导轨方向分布在平台滑块内部,并且在相邻的两个内滑块之间以及平台滑块前、后内壁与相邻的内滑块之间均设有压电体;平台滑台与任一内滑块之间以及任意两个内滑块间均有两条力回路,并且这两条力回路构成一闭合的环路;当内滑块或平台滑块受到这两个力回路推力的差大于它与导轨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它与导轨发生相对移动。本发明的优点是:兼具纳米分辨率、大行程、高负载、工作时安静无振动等特点,还具有超低温、超高真空、强磁场等极端环境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4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211793.0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具体采用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并分散粘结剂。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为酰胺和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酰胺为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乙基乙酰胺、甲基乙基甲酰胺、甲基乙基乙酰胺的一种或二种;亚砜为二甲基亚砜、二乙基亚砜、甲基乙基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体积比的0.03‑3。本发明浆料稳定剂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钼、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锌、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铁、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锰电极的制备;极大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使其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