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4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211793.0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具体采用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并分散粘结剂。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为酰胺和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酰胺为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乙基乙酰胺、甲基乙基甲酰胺、甲基乙基乙酰胺的一种或二种;亚砜为二甲基亚砜、二乙基亚砜、甲基乙基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体积比的0.03‑3。本发明浆料稳定剂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钼、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锌、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铁、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锰电极的制备;极大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使其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原位合成导电金属/硅/聚合物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41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96420.6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导电惰性金属/硅/聚合物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还原金属、导电惰性金属和硅粉为原料;氩气气氛高温烧结,粉碎、再与铁盐机械球磨、再与盐酸的聚合物前驱体溶液混合并原位合成聚合物、再浓盐酸浸渍、清洗、干燥,获得硅基负极材料;还原金属为锂、镁、铝的一种;导电惰性金属为铜、银和钨的一种;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的一种;还原金属与硅粉的摩尔比为0.05‑3;导电惰性金属与硅粉的摩尔比为0.01‑0.1;聚合物前驱体与硅粉的摩尔比为0.02‑0.4;铁盐为氯化铁、溴化铁、硝酸铁、磷酸铁、硫酸铁的一种;铁盐与聚合物前驱体前驱体的摩尔比为0.5‑2;该硅基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99790.X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通过有机硅水解在镁表面沉积二氧化硅、镁和氯化铝低温热还原、原位生长MOF材料、高温碳化、再有机硅水解沉积二氧化硅、再镁和氯化铝低温热还原、再原位生长MOF材料、再高温碳化,获得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层数为2~5;硅与碳的摩尔比为(0.2~5):1,且每层硅与碳的摩尔比是不一样的,且硅与碳的摩尔比从最里层到最外层逐渐减小。该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4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11793.0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具体采用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并分散粘结剂。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为酰胺和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酰胺为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乙基乙酰胺、甲基乙基甲酰胺、甲基乙基乙酰胺的一种或二种;亚砜为二甲基亚砜、二乙基亚砜、甲基乙基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体积比的0.03-3。本发明浆料稳定剂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钼、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锌、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铁、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锰电极的制备;极大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使其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锡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4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84147.7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锡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二维材料为载体,以可溶性双金属盐为原料,水解共沉积、干燥、烧结、高温还原,制备锡负极材料;二维材料为Ti3C2,MoNb2SnC2,Ti2C,Ti3CN,Nb2C,Nb4C3,(Ti0.5Nb0.5)2C,(V0.5Cr0.5)3C2的一种或多种;双金属盐包括可溶性的锡盐和辅助金属盐;锡源为氯化锡、氯化亚锡、硝酸亚锡、磺酸锡、甲基磺酸锡、乙基磺酸锡的一种;辅助金属盐为镍、铜、银、铁、钴、锑的可溶性氯盐、硝酸盐、醋酸盐、硫酸盐、溴盐的一种;辅助金属与锡的摩尔比为0.05~1.5;二维材料与锡的质量比0.1~10;该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镍钼硫化物/泡沫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6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1227480.7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钼硫化物/泡沫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泡沫镍为工作电极、镍盐为电解液,采用恒电位阳极电沉积,获得氢氧化亚镍/泡沫镍;再与钼酸盐、有机硫源混合,水热反应制备镍钼硫化物/泡沫镍电极材料;镍盐为硝酸亚镍、氯化亚镍、溴化亚镍、硫酸亚镍和乙酸亚镍的一种或两种;钼酸盐为钼酸钠、钼酸钾、钼酸铵的一种;有机硫源为硫代甲酰胺、硫代乙酰胺、硫代丙酰胺、硫代丁酰胺、硫代异丁酰胺的一种或两种;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199790.X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通过有机硅水解在镁表面沉积二氧化硅、镁和氯化铝低温热还原、原位生长MOF材料、高温碳化、再有机硅水解沉积二氧化硅、再镁和氯化铝低温热还原、再原位生长MOF材料、再高温碳化,获得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层数为2~5;硅与碳的摩尔比为(0.2~5):1,且每层硅与碳的摩尔比是不一样的,且硅与碳的摩尔比从最里层到最外层逐渐减小。该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7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5395.5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锰盐、酒石酸盐为原料,水热反应碳化、氮硫掺杂,制备多孔碳电极材料;锰盐为氯化锰、溴化锰、硝酸锰的一种;酒石酸盐为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铵钠、酒石酸锑钠的一种;氮源为尿素、缩二脲、N-甲基脲、N-乙基脲、N-丙基脲、N-异丙基脲中的一种;硫源为硫脲、甲基硫脲、乙基硫脲、丙基硫脲、丁基硫脲的一种;锰盐与酒石酸盐的摩尔比为0.8-1.2;氮源为多孔碳电极材料质量百分数的0-20wt%;硫源为多孔碳电极材料质量百分数的0-15wt%。该多孔碳与硒、硫、硅等电极材料复合后,表现出非常优良的储锂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多孔碳电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98567.4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Mo、Nb、Sn和C元素的单质、合金或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球磨、烧结、酸洗、干燥,获得MoNb2SnC2粉体及复合材料;单质为Mo、Nb、Sn和C,其中,C材料为石墨、炭黑、硬碳、软碳、碳微球、石墨烯、活性炭、无定形碳、碳纳米管的一种或多种;合金为Mo、Nb、Sn和C元素中的2种、3种或4种;金属氧化物为Mo氧化物、Nb氧化物、Sn氧化物的一种、二种或三种;单质、合金或金属氧化物颗粒尺寸为50纳米~200微米;Mo、Nb、Sn和C元素的摩尔比为1:(2~2.5):(1~4):(2~10);该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纳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硅基负极的新型多功能聚合物粘结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91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38250.4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的新型多功能聚合物粘结剂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粘结剂由两步法制备得到:第一步是将3,3'‑二硫代二丙酸和聚乙二醇双羧甲基醚两端的羧酸基团转化为活性更高的酰氯基团,然后将产物与[1,1'‑联苯]‑4,4'‑二氨基‑2,2'‑二磺酸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多功能聚合物粘结剂。本发明的粘结剂可以有效抑制硅基负极的体积膨胀,提高硅基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首圈库伦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在常温下进行,成本可控,适合在硅基负极中的大规模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