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031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44942.1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地震勘探的高分辨率成像的技术领域,包括步骤:读取待成像的地震数据,并根据地震数据计算倾角场及观察倾角;根据倾角场及观察倾角构建反极性反稳相滤波器;基于反极性反稳相滤波器得到边缘绕射波成像模型;根据所述边缘绕射波成像模型及地震数据计算绕射波成像图像。通过该方法可较好的压制反射波场,获得高分辨的边缘绕射波成像结果,可准确定位地质异常边缘绕射体位置、断层、断点、煤层尖灭点等,继而实现油气运移、煤炭开采的安全作业。

    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490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68985.5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和速度数据;根据速度数据对预设的地震模型进行仿真处理,得到模拟地震数据;地震模型包括反射模型和绕射模型;基于地震数据和模拟地震数据,得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和波场残差值;对波场残差值进行偏移处理,得到波场残差目标函数的梯度;梯度包括反射梯度和绕射梯度;根据反射梯度和绕射梯度分别对反射模型和绕射模型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反射模型和绕射模型;根据更新后的反射模型和绕射模型对波场残差目标函数进行迭代更新处理,得到绕射波成像结果。本发明利用偏移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思想,有效提高了绕射波成像精度,提高了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聚焦性。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应力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20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9500.4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地应力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杨氏模量和曲率属性;采用训练好的基于随机森林的地应力预测模型,对待测区域的杨氏模量、曲率属性和杨氏模量与曲率属性的乘积进行处理,得到待测区域的目标地应力。本申请构建了一个以曲率属性、杨氏模量及其乘积为训练样本的随机森林(RF)模型,用于预测地应力。该模型展示了极高的预测精度,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方相关系数达到了0.95,本申请在保证预测地应力效率的同时提高地应力预测的精准性。

    一种地热资源热储空间构造分布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987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307031.2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探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热资源热储空间构造分布的探测方法及装置,先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共偏移距频率空间域地震波场数据;再将每一个频率切片数据转换为相应的Hankel矩阵,并计算Hankel矩阵的右奇异矩阵每一列和行向量的采样概率;然后根据行列向量的采样概率构建采样矩阵和对角尺度矩阵,利用采样矩阵和对角尺度矩阵计算分解后的线性信号分量,从而获得非线性信号分量;最后通过Kirchhoff偏移算法,对非线性信号分量进行偏移成像,得到地下非均匀构造分布的高分辨率成像定位结果,避免高成本数学运算,提高地下非均匀构造的识别和探测能力,稳定性好,无需考虑均衡平滑半径和分辨率的问题,能用于地热资源实际勘探中。

    不连续地质体的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214326.0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连续地质体的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首先基于获取到的待测地质体的地震数据,确定地震数据的特征参数;然后基于特征参数,确定待测地质体的绕射波数据;最后基于绕射波数据,对待测地质体成像。本发明中,基于特征参数进一步确定绕射波数据,从而提高了不连续地质体的绕射波成像的质量。

    病害地质体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8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201870.1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病害地质体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在获取到待检测地质体所在空间的探地雷达波场数据后,利用Seislet变换对探地雷达波场数据进行整形正则化处理,得到绕射波分离数据,对绕射波分离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得到待检测地质体的成像结果;根据成像结果对待检测地质体进行病害检测。本申请能够利用Seislet变换对探地雷达波场数据进行整形正则化处理,从探地雷达波场数据中充分分离出绕射波分离数据,再利用绕射波分离数据进行偏移成像,从而能够根据成像结果对地质体的病害进行精确检测。

    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6408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926125.7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炮集数据和叠后地震数据;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方向的射线参数;其中,目标方向包括:横测线方向和纵测线方向;基于地震炮集数据和目标方向的射线参数确定目标方向的反射波同相轴倾角场信息;利用反射波同相轴倾角场信息从地震炮集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区域的绕射波波场信息。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绕射波分离方法,本发明方法不受叠前数据信噪比的影响,通过利用地震炮集数据和射线参数来确定反射波同相轴倾角场信息,解决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倾角估计问题,提高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绕射波分离结果的准确度。

    绕射波的分离方法及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97682.6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的分离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频率空间地震数据以及频率空间地震数据的初始Hankel块矩阵;对频率空间地震数据进行Frobenius计算,构建低秩优化模型,得到原始地震数据的原始分解结果,然后确定频率空间地震数据的奇异矩阵、奇异值和奇异值矩阵;采用Frobenius范数最小二乘优化算法,基于奇异矩阵、奇异值和奇异值矩阵,确定奇异值权重矩阵;根据奇异矩阵、奇异值、原始分解结果和奇异值权重矩阵,重构初始Hankel块矩阵,并确定分离绕射波数据。本技术考虑了自适应计算奇异值权重因子,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常数秩选取策略,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有利于获取高质量分离的绕射波场。

    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6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8253.9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成像区域的倾角道集;基于倾角道集确定目标成像点的振幅数据集;结合预设双阶权函数和目标成像点的振幅数据集确定目标成像点的绕射波成像结果;基于待成像区域内所有成像点的绕射波成像结果确定待成像区域的综合绕射波成像结果。本发明方法中,绕射波振幅对应的预设双阶权函数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反射波振幅对应的预设双阶权函数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压制反射波能量,使得绕射波成像更为聚焦,从而实现绕射波高精度成像,有效地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绕射波成像方法存在的成像结果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337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09275.9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叠前炮集地震数据,在叠前炮集地震数据中包含反射波数据以及绕射波数据;然后将同相轴相同的叠前炮集地震数据的反射波数据转换至相应的虚震源处,得到共虚震源道集;再对共虚震源道集中的数据沿检波点方向进行滤波操作,滤除共虚震源道集中包含的反射波数据后得到滤波结果;最后将滤波结果转换至炮集中,得到已完成分离的绕射波叠前炮集。该方法利用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差异构建共虚震源道集,通过滤波的方式去除共虚震源道集中的反射波,实现了对绕射波叠前炮集的有效分离,提升了叠前炮集中绕射波的分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