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88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44728.9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7H19/10 , C07H19/207 , C07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 C07H19/10 , C07H1/00 , C07H19/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两亲性脂核酸分子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3′-磷酸单脱氧核糖核酸两亲分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商业化的正构脂肪醇和脱氧核糖亚磷酰亚胺单体为原料,来制备3’端磷酸化的两亲性脂核酸,选择过氧化氢水溶液来代替碘来作为氧化剂,使用氨水来代替吡啶作为脱保护试剂。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有毒有害试剂的应用,还有效提高了产物收率。同时,通过对所得到的16种脂核酸进行了表界面性质测定,证实了它们的高表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8744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32476.X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散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及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设计开发了Gemini结构的两亲性多肽分子,并以该分子作为分散剂实现了石墨烯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分散。本发明石墨烯分散分散剂为多肽分散剂,完全由天然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优点,有利于开发石墨烯分散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该多肽分散剂所带电荷随溶液pH值变化而改变,所制得的石墨烯分散体系具有pH响应性,可以利用pH变化调节石墨烯的分散行为,用于制备智能型纳米载药及控释体系;同时,本发明公开的分散体系是一种多肽纳米组装体和石墨烯片层结构的复合体,可以用于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3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7909.4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双层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较为精细和均匀的二氧化硅管状结构制造问题。方法以理性设计合成的两亲性短肽为原料,在水溶液中调控短肽自组装,形成短肽自组装纳米管模板,并通过反复热处理使管状组装体的管径更均匀。稀释自组装溶液并引入HEPES缓冲液,使溶液pH值约为7。加入1%体积的四乙氧基硅烷TEOS作为硅源进行模板组装,组装完成后通过高温灼烧法去除纳米管模板并使硅源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硅。本发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具有精细的双层套管结构,可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作为催化剂构件可以承载更多活性位点,用于药物递送体系时可以利用层间隙更好地对药物进行封装和控释,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91266.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465 , C02F101/32
Abstract: 一株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保藏号为CCTCC M 2024204。本发明菌株Streptomyces sp.M‑1从污染煤油中筛选分离得到,在以蒽或菲为唯一营养源的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中均能生长,该菌株对于多环芳烃中蒽的降解效果最为突出,在蒽浓度为100mg·L‑1时,Streptomyces sp.M‑1对蒽的7天降解率最高,达到93.14%,对蒽的最大平均降解速率为2.720mg·d‑1。在蒽/菲浓度为50mg·L‑1,培养14天时,实际水体中蒽的降解率为98.98%,菲的降解率为72.77%。
-
公开(公告)号:CN1138138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76043.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福建师范大学
IPC: B01F7/00 , B01F15/00 , B01F3/00 , B01F3/04 , C12M1/02 , C12M1/04 , C12M1/00 , C12P19/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搅拌桨及适用于高粘度物料发酵的搅拌桨系统和发酵方法,新型搅拌桨包括第一轮毂、支撑杆和第一桨叶;第一桨叶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一桨叶为曲面薄板,曲面为柱面且曲率为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桨叶的弯曲设计可以使搅拌桨在产生径向流的同时促进发酵液的轴向流动,可引起更强烈的涡流,使物料充分混合,同时桨叶形成的弧面可为流体提供通过桨叶的空间,从而避免在桨叶后产生气穴;次支撑杆相互垂直的十字型设计不仅能使搅拌桨在轮毂范围形成涡旋,还能在轮毂上下一定范围内形成搅拌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搅拌桨的作用范围,在保持转速和功耗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物料混合能力,实现以低能耗提供高轴向循环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65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359615.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驱油剂威兰胶及其驱油体系,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所得生物驱油剂威兰胶无毒无害、易降解,是环境友好型生物制剂,驱油能力与聚合物相当,将其溶液应用于驱油体系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该技术方案包括威兰胶发酵液的制备以及生物驱油剂威兰胶的制备两个步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高温、高盐储层条件下的石油采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7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0783581.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单纯的高分子材料和惰性金属材料不能同时兼具生物相容性与足够机械强度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组装体的制备、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组装体的制备等步骤。该阴离子型两亲性短肽复合水凝胶材料中所使用的阴离子两亲性短肽和磷酸钙(CaP)均对人体不具有毒副作用,同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生长、迁移和分化提供三维生长环境,并且原位合成的磷酸钙纳米颗粒,不仅可以增强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而且还可为支架材料提供成骨诱导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98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840355.5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DNA端基修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基含硫修饰的DNA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制备亚磷酰胺硫辛醇酯和制备端基修饰的DNA两个步骤,所述制备亚磷酰胺硫辛醇酯的步骤包括以硫辛酸为原料经还原反应得到硫辛醇后,经酯化反应得到亚磷酰胺硫辛醇酯的步骤;所述制备端基修饰的DNA的步骤是将制备的亚磷酰胺硫辛醇酯与DNA合成得到端基含硫修饰的DNA。本发明以硫辛酸为原料,经过还原和酯化得到亚磷酰胺硫辛醇酯,路线简明,操作便捷,中间体及产物的纯化方式简单,可以实现高效大量制备端基含硫修饰的DNA,为DNA的5’端含硫修饰提供了一种成本可控、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84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499462.6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双重靶向性和选择性的抗肿瘤多肽分子及其应用,属于靶向药物分子领域,能够在正常细胞位置保持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无毒性,而在肿瘤细胞位置释放出细胞杀伤性片段,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同时其对肿瘤细胞具有双重靶向性。该多肽分子具有如下序列:Ac‑Arg‑Gly‑Asp‑Gly‑Pro‑Leu‑Gly‑Leu‑Ala‑Gly‑Ile‑Ile‑Ile‑Gly‑Arg‑Arg‑Arg‑Arg‑Arg‑Arg‑Arg‑Arg‑NH2(RR22),其被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解,释放出具有肿瘤细胞杀伤性的LR15片段Leu‑Ala‑Gly‑Ile‑Ile‑Ile‑Gly‑Arg‑Arg‑Arg‑Arg‑Arg‑Arg‑Arg‑Arg‑NH2。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肿瘤多肽分子可用于制备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剂,高效应用于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相比于其他的靶向药物将更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59615.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驱油剂威兰胶及其驱油体系,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所得生物驱油剂威兰胶无毒无害、易降解,是环境友好型生物制剂,驱油能力与聚合物相当,将其溶液应用于驱油体系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应用。该技术方案包括威兰胶发酵液的制备以及生物驱油剂威兰胶的制备两个步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高温、高盐储层条件下的石油采收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