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地锦胚乳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752206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90497.1

    申请日:2005-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五叶地锦胚乳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技术,包括五个培养阶段:(1)五叶地锦幼果胚乳切块诱导愈伤组织。(2)得到的愈伤组织2次继代培养获得无色至淡灰白色,松软,易散,细胞圆形,胞质浓的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以纤维素酶(cellulase R-10)、果胶酶(Pectolyase Y23)、甘露醇组合酶解8小时,获得胚乳愈伤原生质体为1.18×106个/g。(4)获得的原生质体经液体浅层培养、固液结合培养、固体培养三种方式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形成了新的愈伤组织,新愈伤组织转入固体培养基中。(5)所获得细胞团继代培养,获得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

    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建立草地早熟禾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9391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90076.9

    申请日:2005-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草地早熟禾成熟种子为材料建立其再生体系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将无菌种子播于无菌芽床诱导萌发后再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培养获得高频再生植株。培养过程中除植株再生是在含噻重氮苯基脲TDZ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的外,其它培养阶段均在含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噻重氮苯基脲TDZ(或激动素KT)不同浓度配比的MSM培养基培养。间接诱导愈伤组织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继代培养过程添加Cu2+,利于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质量,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低浓度TDZ、培养基大量元素及遮糖用量利于提高愈伤组织植物再生能力。

    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35271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044204.1

    申请日:2012-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式微雾扦插培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扦插槽、横截面为弧形的支撑扦插槽的管道、营养液储液箱和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扦插槽置于所述弧形支撑管道上,所述弧形支撑管道底部设置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所述自控营养液雾化系统与营养液储液箱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扦插效率,微雾化后,使营养液体与插穗更加充分地持续接触,并避免了水培扦插常常引起的因缺氧而致的烂根现象。且培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与推广。

    均质光照生化反应箱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40507U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20044271.3

    申请日:2012-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31/10 C12M4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质光照生化反应箱,由箱体、箱体内LED阵列光源板和光散射板组成,所述光散射板贴于箱体内壁。所述LED阵列光源板设置于箱体内上顶面、下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后侧面其中至少任意两面。本实用新型采用高亮度LED光源板,光源板上呈阵列排布的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箱体内壁光散射板散射后,使箱体内光质达到均一化。本实用新型采用低压供电,电流小,发热低,安全性能好,安装位置灵活,照明时间可控,适合光催化下的生化反应环境。

    一种用于植物根系研究的培养容器

    公开(公告)号:CN202444868U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20044205.6

    申请日:2012-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植物根系研究的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包括外部套管与透明内衬管,所述外部套管具有可拆卸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内衬管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水孔且下部四周设有均匀分布的纵向透水缝。所述内衬管直径小于外部套管0.5cm-1.0cm。内衬管可随时取出,便于观察根系的生长状态;透水孔或纵向透水缝可保证过多的水分流出,避免渍水发生。外套管底部的可拆卸底盖可方便冲洗,并可重复利用。容器的直径及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保证植物生长期间不发生窝根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