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82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24053.5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 E01D1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10 , E01D21/105 , E01D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扣挂支结合式施工装置及方法,包括扣索系统、挂篮系统和支架系统;所述的扣索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双肢主桥墩及悬臂现浇下弦拱形箱梁梁段上的扣索孔道以及穿过该扣索孔道的临时扣索;所述的挂篮系统包括设置在下弦拱形箱梁上,且能沿着下弦拱形箱梁底面斜向上行走并适应拱形箱梁斜率变化的挂篮;所述的支架系统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下弦拱形箱梁顶面,用来为上弦箱梁悬臂浇筑提供模板临时支撑。本发明在保持传统的悬臂施工工艺的前提下,使得高墩大跨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拱梁组合框架区悬臂施工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24378.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预应力钢束交错锚固布置方式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预应力短束,所述的多个预应力短束交替分布在墩顶中心截面位置的两侧,其一端锚固于原悬臂端截面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悬臂端对侧的墩顶截面处;且多个预应力短束位于墩顶中心截面位置处的端部部分重叠,在墩顶部位形成重叠锚固的交错锚固区。由于对预应力钢束进行了合理布置锚固,适当地化长束为短束,而预应力损失与预应力钢束的长度息息相关,因此大大减少超长预应力钢束由于钢绞线与管道壁摩擦、钢筋松弛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从而减少由于预应力损失过大而引起的跨中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19562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63235.4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梁结构与悬臂扣挂浇注施工的方法,其步骤,一是对根部区域的腹板挖空,使根部区域的梁体分离成上弦和下弦,根部腹板挖空区域的长度,取主跨径;二是选取根部总高度,取主跨径;三是选取实腹式梁段的高度,上、下弦汇合处高度取实腹式梁段长度、跨中高度取主跨径长度;四是选取上弦梁段的高度,高度取挖空区域长度;五是选取下弦梁段的高度,高度取主跨径长度,下弦下缘与实腹梁段下缘按连续曲线变化;六是挂篮设于上弦的悬臂扣挂浇注法对称施工下弦节段;七是悬臂施工实腹式梁段各节段,并合龙,完成全桥施工。本发明方法简便,实施方便、安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提高了大桥的跨越能力和工程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53882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48378.3
申请日:2008-07-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腿连续刚构桥梁的结构与悬臂浇注施工的方法,其步骤,一是设置下弦(斜腿);二是选取适当的根部桁高,取主跨径的1/8~1/10;三是选取适当的实腹式梁段的高度,端部高度取实腹式梁段长度的1/15~1/17、跨中高度取主跨径长度的1/50~1/70;四是悬臂浇注施工上、下弦节段,直至形成稳固的三角桁架;五是悬臂浇注施工实腹式梁段各节段,并合龙,完成全桥施工。悬臂浇注施工装置包括挂篮、上弦模板、下弦模板、前吊杆、后吊杆。本发明方法简便,实施方便、安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提高了大桥的跨越能力和工程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616449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20363802.8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肢主桥墩拱梁组合式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双肢主桥墩,双肢主桥墩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肢柱,两个肢柱的顶部通过墩顶梁段连接,两个肢柱之间还安装有肢间系梁和加强系梁;在双肢主桥墩的顶部安装有拱梁组合框架,拱梁组合框架包括下弦拱形箱形梁和上弦箱形梁,上弦箱形梁水平设置由墩顶梁段处向顺桥向两侧伸出,下弦拱形箱形梁倾斜设置,由桥墩肢间系梁处向顺桥向两侧伸出,下弦拱形箱形梁与上弦箱形梁在双肢主桥墩两侧汇合,上弦箱形梁受拉、下弦拱形箱形梁受压,下弦拱形箱形梁和上弦箱形梁达到受力平衡,且下弦拱形箱形梁形心轴线上拱,部分抵消了自重产生的弯矩,成为以受压为主且应力分布较均匀的拱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9305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59466.X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长预应力钢束交错锚固布置结构,包括多个预应力短束,所述的多个预应力短束交替分布在墩顶中心截面位置的两侧,其一端锚固于原悬臂端截面处,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悬臂端对侧的墩顶截面处;且多个预应力短束位于墩顶中心截面位置处的端部部分重叠,在墩顶部位形成重叠锚固的交错锚固区。由于对预应力钢束进行了合理布置锚固,适当地化长束为短束,而预应力损失与预应力钢束的长度息息相关,因此大大减少超长预应力钢束由于钢绞线与管道壁摩擦、钢筋松弛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从而减少由于预应力损失过大而引起的跨中挠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21692U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20358845.7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1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扣挂支结合式施工装置,包括扣索系统、挂篮系统和支架系统;所述的扣索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双肢主桥墩及悬臂现浇下弦拱形箱梁梁段上的扣索孔道以及穿过该扣索孔道的临时扣索;所述的挂篮系统包括设置在下弦拱形箱梁上,且能沿着下弦拱形箱梁底面斜向上行走并适应拱形箱梁斜率变化的挂篮;所述的支架系统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下弦拱形箱梁顶面,用来为上弦箱梁悬臂浇筑提供模板临时支撑。本实用新型在保持传统的悬臂施工工艺的前提下,使得高墩大跨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拱梁组合框架区悬臂施工成为可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809869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1627887.2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4 , E01D101/34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桥塔,包括钢管,多个竖立设置的钢管排列一圈,相邻的钢管之间固定连接,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钢管所围区域无浇筑混凝土,钢管所围区域的不同高度设置有钢隔板,钢隔板的四周与各个钢管焊接。本实用新型相比混凝土塔柱,同等承载力下减轻结构自重25%左右,取消了混凝土塔柱内的普通钢筋、劲性骨架及水冷管等附属设施,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且装配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对提升索桥桥塔的建造品质,节约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9984438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0425853.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贵州大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01F27/90 , B01F27/706 , B01F27/213 , B01F35/32 , B01F35/43 , B01F35/75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内使用手动材料搅拌器,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第一防护壳和第三限位机构,且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筒体内壁上方设有第二限位机构,且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限位机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在筒体上,且传动机构的局部外包裹有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以及第三防护壳;旋转叶片,旋转叶片设置在传动机构上,且旋转叶片的底部设有扇形密封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筒体、传动机构等,使该搅拌器既能实现缩短搅拌时间又能实现搅拌材料混合均匀的功能,并且搅拌的材料种类还要尽可能的多,即不但能拌合干的颗粒材料、流体材料,也能拌合液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7552905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0383898.4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桁梁与混凝土梁混合的短边跨斜拉桥结构,包括主跨钢桁梁、边跨混凝土梁和斜拉索,所述主跨钢桁梁、边跨混凝土梁通过钢混结合段过渡连接在一起,所述钢混结合段处设置有主桥桥塔,主桥桥塔下端通过承台与基础固定,所述主桥桥塔通过多跟斜拉索与主跨钢桁梁或/和边跨混凝土梁侧连接,提供荷载力。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传统斜拉桥主跨跨越能力受局限,边跨需要较大的长度以与主跨配重平衡的问题,边跨长度较常规缩短约40%,方便了山区峡谷地区斜拉桥桥跨布置,提高了斜拉桥的适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