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氧化锌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7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4581.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氧化锌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废水处理管道、进水口、流速控制装置、含三维氧化锌的过滤网、紫外灯、出水口、废水池、废水池出口阀门、泵机和废水池回流阀门,废水经过含三维氧化锌的过滤网,通过紫外灯照射下氧化锌的光催化反应,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当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高于排放标准值时,关闭出口阀门,打开回流阀门,启动泵机,将废水重新送回进水口,调整流速,重复进行光催化反应,再次降解,实现废水处理网的多次循环使用,达到高效废水处理的效果。

    一种氧化石墨烯片包裹氧化锌量子点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104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96798.4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片包裹氧化锌量子点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在通风橱内燃烧碳氢化合物,产生烟灰,用烧杯倒扣在碳氢化合物燃烧的火焰正上方,收集高纯烟灰;第二步:利用改进的制备氧化石墨的方法并结合超声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第三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量子点的乙醇溶液;第四步:将ZnO量子点的乙醇溶液分批加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水溶液中,形成第一混合溶液,对第一混合溶液加热,之后室温下自然冷却,得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包裹ZnO量子点形成的核壳结构的水溶液。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低温可控,并且得到的核壳结构形貌可控、分散均匀、稳定性好。

    基于核壳结构ZnO/Al2O3微球的自驱动紫外探测器及其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4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2441.4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壳结构ZnO/Al2O3微球的自驱动紫外探测器,包括透明导电衬底,透明导电衬底的表面设置ZnO微球,ZnO微球外包裹Al2O3壳层,透明导电衬底表面设置PMMA层并露出Al2O3壳层,Al2O3壳层露出PMMA层的表面上设置形成网络结构的Ag纳米线。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透明导电衬底超声清洗,吹干;制备单分散的ZnO微球;沉积Al2O3壳层;旋涂PMMA;氧等离子体处理暴露ZnO/Al2O3核壳结构微球顶部尖端;旋涂Ag纳米线。本发明的紫外探测器具有性能稳定、暗电流低、自驱动、高响应优点,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绿色经济。

    一种氧化镍-金-氧化锌同轴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15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0422.6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镍‑金‑氧化锌同轴纳米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步骤:1、将预处理后的导电基底置于磁控溅射仪中,采用氧化锌靶材在高纯氧气和高纯氩气的混合气体中溅射得到氧化锌种子层;2、然后将其加入到醋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水溶液中,水热合成制备得到氧化锌纳米线阵列;3、随后将所得产物经洗涤、干燥后进行等离子体纳米金溅射;得到金‑氧化锌纳米线阵列;4、最后将金包裹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金‑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置于磁控溅射仪,进行氧化镍的再修饰,最终得到氧化镍‑金‑氧化锌同轴纳米线阵列。本发明的氧化镍‑金‑氧化锌同轴纳米线阵列具有形貌可控、光电协同、可重复性好等特点。

    一种基于p-GaN/CsPbBr3/n-ZnO异质结的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02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37398.7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GaN/CsPbBr3/n‑ZnO异质结的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二极管包括:n‑ZnO纳米棒阵列、CsPbBr3量子点、p‑GaN薄膜和合金电极;制备方法具体为:在硅衬底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将CsPbBr3量子点均匀旋涂在ZnO纳米棒阵列上,然后在CsPbBr3量子点/ZnO阵列复合结构顶部加上GaN薄膜,并分别在n‑ZnO和p‑GaN上制备合金电极,构建p‑GaN/CsPbBr3/n‑ZnO异质结,构成完整的器件。本发明构建了p‑GaN/CsPbBr3/n‑ZnO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发光中心位于375nm和520nm,CsPbBr3量子点的引入抑制了ZnO的表面态,改变了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随着注入电流的变化,其发光颜色也发生了改变。

    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31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1382618.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包括p‑GaN衬底、n‑ZnO纳米棒阵列、AlN薄膜壳层、Ag纳米颗粒和金属电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p‑GaN衬底上生长n‑ZnO纳米棒阵列;在n‑ZnO纳米棒上溅射一层AlN薄膜壳层;在ZnO‑AlN核壳纳米棒上溅射Ag纳米颗粒;在n‑ZnO和p‑GaN一端制备具有欧姆接触的金属电极,形成发光二极管。通过AlN薄膜表面钝化纳米棒,抑制ZnO的表面态和表面缺陷,提高了纳米棒载流子注入效率,提升了发光二极管的稳定性;在纳米棒上溅射Ag纳米颗粒,通过Ag表面等离激元与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强的相互耦合作用,电致发光性能明显提高,同时缺陷发光被抑制。

    一种氧化锌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899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85619.7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石墨烯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在金属基底上用化学气相法制备石墨烯薄膜;然后以石墨烯薄膜为沟道制备场效应管;最后石墨烯基场效应管的沟道上固定放置氧化锌微米棒。氧化锌微米棒作为混合异质结的一维材料直接固定于石墨烯场效应管的沟道中,作为提供寿命长的空穴以及光电接收材料,不会伤害氧化锌和石墨烯的表面;从而利用氧化锌对紫外光比较敏感的优异特性将二维石墨烯的超高载流子迁移率与一维氧化锌微米棒的超长载流子寿命的优势结合,制得性能优良的氧化锌石墨烯场效应管。

    一种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113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87523.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在金属基底上制备石墨烯薄膜,将石墨烯转移到硅片上,去除石墨烯表面上的PMMA层,得到样品A;在样品A上进行光刻构建源漏电极形状,得到样品B;在样品B蒸镀金属层,分别形成漏源电极;通过氧等离子体刻蚀对样品B进行标准电极图形化,得到石墨烯样品;用氢氟酸擦拭石墨烯样品的基底层表面,漏出硅衬底作为场效应管的背栅极,得到初级场效应管;采用氧等离子体对初级场效应管石墨烯表面进行刻蚀,得到所述场效应管。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打开石墨烯的带隙,且没有化学试剂对石墨烯掺杂;对石墨稀尺寸没有苛刻要求,承受较大电流的同时降低制备难度。

    一种利用热分解法制备NaYF4核壳纳米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80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18818.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分解法制备NaYF4核壳纳米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热分解法制备NaYF4:Yb3+,Er3+核纳米晶;(2)利用热分解法在步骤(1)得到的核纳米晶表面包裹NaYF4:Yb3+,Nd3+壳层,得到NaYF4:Yb3+,Er3+@NaYF4:Yb3+,Nd3+核壳纳米晶,得到了结晶化程度高、尺寸分布均匀且形貌可控的小尺寸核壳纳米晶。本发明的制备条件简单,简单易操作,不仅实现了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提高,还将容易猝灭的Er3+离子和Nd3+离子分开,在生物成像与传感等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展现了巨大的优势。

    一种氧化锌-银复合微腔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658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800337.4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银复合微腔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方法,采用气相传输法制备高品质ZnO微米棒,选取具有完美回音壁腔体结构的氧化锌微米棒作为光学微腔,利用离子溅射法沿氧化锌微米棒生长方向修饰粒径、密度呈梯度分布、形貌、密度分布可控、光学性能可调谐的金属银纳米颗粒,构建了氧化锌-银复合微腔结构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本发明为构建新型超灵敏SERS基底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解决了传统SERS基底制备过程复杂、拉曼信号灵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在未来生物医学检测、环境监测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