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I影像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091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66312.4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55 A61B5/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RI影像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系统,涉及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输入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待诊断乳腺DCE‑MR图像序列;感兴趣区域提取模块提取乳腺DCE‑MR图像序列中的感兴趣区域;肿块分割模块将感兴趣区域中的肿块分割出来;分可视化模块对分割的每张图像进行可视化显示并提取病灶边缘;特征提取模块根据肿块信息提取相关特征值并传给特征降维模块;特征降维模块对提取后的特征集进行特征降维;分类诊断模块将每个肿块特征值输入分类器,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识别,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输出模块将转移预测结果及转移概率显示出来。本发明可以实现乳腺病灶的准确分割,有效辅助乳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诊断。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便携式测距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237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28888.8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便携式测距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测距装置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相机、装设在相机前的可调节镜头底座,所述可调节镜头底座上设有棱镜框,所述棱镜框内配装有多边棱镜,所述可调节镜头底座可调整智能终端的相机到多边棱镜的距离,从而起到调节相机焦距的作用,使得智能终端的相机能够采集到最大的目标有效区域;智能终端的相机和多边棱镜组成的光学成像系统,使智能终端的相机能够采集到目标物体不同视角的二维图像,并将二维图像传送到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图像处理、立体匹配、三维重建,实现目标物体三维距离的测量,该装置操作简便,功能齐全,适于广泛应用。

    一种基于棱镜的具有测量功能的医用内窥镜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2202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21408.2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棱镜的具有测量功能的医用内窥镜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包括内窥镜装置和计算机,其中,内窥镜装置包括内窥镜镜身、手持部位、微型摄像头、直流稳压电源、冷光源、图像采集卡、导光光纤和标定板,所述的内窥镜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棱镜和棱镜固定装置,所述的棱镜固定装置设置在内窥镜镜身内部前端,该装置开有一个长方形孔,且该长方形孔的轴线与内窥镜轴线重合,该长方形孔尾端设有卡槽,所述棱镜置于该长方形孔内且由该卡槽固定。利用这个系统,可以清晰的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图像,并且可以测量出指定物体的实际长度。由于采用精确的立体视觉流程,得到的结果精度也相对较高。

    组织病理阅片模式学习系统、方法以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07857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010820368.8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崔笑宇

    Abstract: 本发明的组织病理阅片模式学习系统、方法以及终端,包括:阅片流程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记录有使用者对输入的各组织病理图像分别进行阅片操作过程的阅片流程数据;阅片流程播放模块,用于生成可供所述使用者观看的对应于每个组织病理图像的阅片流程播放图像;阅片流程评价模块,用于将所述阅片流程数据与基于同一组织病理图像的标准阅片模式流程数据进行对比,获得阅片模式学习评价结果。本发明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病理阅片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量化分析不同使用者的阅片流程,以及参考病理专家特有分析模式的病理阅片过程并提供阅片行为改进方案和阅片流程量化评分。

    声学镊子设计系统、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导航声学镊子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85073.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学镊子设计系统、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自导航声学镊子设计方法。该设计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和声学操控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括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安装有人机交互APP;声学操控模块包括第二终端、CCD相机、显微镜、声表面波芯片、功率放大器和信号发生器;第二终端安装有图像处理模块和信号编码模块;第一终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交互;声表面波芯片安装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本发明通过集成先进的声学控制技术与精确的路径规划算法,显著提升了微粒操控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动作数据重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193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10349.6

    申请日:2023-08-30

    Inventor: 崔笑宇 丁勇 王鑫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作数据重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动作数据重构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初始动作数据,初始动作数据具有第一自由度,第一自由度小于目标对象的实际自由度;获取预设的目标测量矩阵,目标测量矩阵是预先根据参考动作数据与样本动作数据计算得到的残差迭代更新后得到的,参考动作数据具有第二自由度,第二自由度是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自由度确定得到的,第二自由度大于第一自由度;基于目标测量矩阵对初始动作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目标对象的目标重构数据,目标重构数据具有第三自由度,第三自由度与第二自由度对应。本申请通过压缩感知将初始动作数据重构至高自由度的数据,提高动作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近红外自配准静脉显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707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208249.1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自配准静脉显像装置及方法,摄像机采集可见光或近红外光照射下的皮肤图像;近红外滤光片‑可见光滤光片切换装置控制进入摄像机镜头的光线模式,根据触发信号切换为可见光滤光片或近红外滤光片;近红外光源发出近红外光到皮肤;微控制器采集摄像机捕获的视频图像,输出近红外滤光片‑可见光滤光片切换装置触发信号;并行处理器对视频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分割处理,并传输到投影仪;投影仪发出可见光,投影到皮肤表面。本发明通过IR‑CUT切换两种滤光片可以独立获得人体被拍摄部位的静脉血管图像或投影图像,通过微控制器进行特征点匹配,对静脉图像进行旋转平移操作使投影图像与静脉图像配准,对人无伤害,安全环保。

    基于视线追踪的增强现实人机交互设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0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78631.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线追踪的增强现实人机交互设备及控制方法,属于视线追踪和嵌入式领域。所述设备包括:镜架、左交互系统和右交互系统;每个系统包括微型眼追踪相机、光波导AR镜片、嵌入式处理器、驱动控制板和集线槽;所述方法包括:1)建立眼动交互系统;2)训练卷积神经网络;3)对采集图像进行数据处理;4)识别眼部动作。本发明一方面改善了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及其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视线进行交互,弥补了语音和手势的操作,当这两种方法来源被占用时仍能进行交互。

    一种建筑用细颗粒物的自动筛选与比例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788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90766.X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细颗粒物的自动筛选与比例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自动控制筛选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振动底座、驱动部分及传动装置、振动框架与筛选部分、自动称量装置,振动底座包括底端水平支架、弹簧、垂直支撑杆,驱动部分及传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联轴器、传动光杆、挡板、空心涡轮、空心蜗杆、传动连接件,振动框架与筛选部分包括筛料网、超声波振动器、电吸盘,自动称量装置包括称量盘、电子秤。采用超声振动器、振动框架、振动驱动部与弹簧组件,使得对细颗粒物进行自动筛选操作,从而能够快速将不同直径范围的细颗粒物筛选出来,此部分代替人工操作,并且能够快速称量汇总数据,大大降低程序复杂程度,同时也提高筛选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