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01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86288.5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C21/16 , G06F16/71 , G06F16/73 , G06F16/787 , F16M11/4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管线探测定位及管理系统系统。通过电缆管线行走探测装置拍摄电缆管线内部图像以及获取管线精确位置信息,将信息存储至内存卡以及上传至云数据库。通过小程序将上传的精确位置信息呈现于地图软件内,并描绘出精确的轨迹地图。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对拍摄录像进行识别,从而智能判别管道异常情况。本发明针对电缆管线,实现了精确走向系统的绘制以及综合信息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7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90019.5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F17/16 , G06N3/00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P‑OVMD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包括:采用HP滤波方式,从数据归一化后的历史光伏数据序列中筛选得到趋势序列和波动序列;针对波动序列,利用中心频率法确定VMD分解的模态分量,再基于残差分量最小化原则,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OVMD的惩罚因子α及保真度系数τ,以将波动分量分解成一系列相对平稳的限带内禀模态函数;分别对趋势序列以及一系列限带内禀模态函数进行相空间重构,结合粒子群算法对情绪神经网络内部关键参数进行寻优,以构建得到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获取当前实际光伏功率时间序列,将对应的相空间重构矩阵输入光伏功率预测模型中,得到光伏功率预测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96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25332.9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故障率的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包括:根据影响配电网组件故障率的内外部因素,构建配电网组件故障率模型;根据配电网组件故障率模型,以元件组合的方式将电力系统划分成多个“馈线分区”,并计算得到各个分区的故障率以及平均故障恢复时间;根据各个分区的故障率以及平均故障恢复时间,求取得到电力系统韧性评估指标;根据电力系统韧性评估指标,确定配电网薄弱环节,并针对该薄弱环节进行韧性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台风的走向、等级对配电网韧性进行实时评估,评估过程清晰简便,能够准确找到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保证后续可靠地提升配电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89261.3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退温布朗运动和单环寻优的配网重构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布朗运动特点和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特性,构造粒子的退温布朗运动模型;2)根据智能算法得到的局部最优解构造配电网的递进有序环矩阵,获取呈环网状态的配电网;3)基于配电网的递进有序环矩阵,根据含DG的单环网特性对环网进行分区;4)在分区后的含DG单环网内搜索环网最优解,即建立单环寻优策略;5)利用退温布朗运动模型,对PSO算法进行改进,结合改进算法与单环寻优策略进行配网重构计算,获取配网重构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发现更优解的概率,提高算法寻优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27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83150.7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鲁棒扰动观测的电力弹簧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包括:根据dq旋转坐标系下交流电力弹簧动态数学模型建立交流电力弹簧两输入/两输出李导数仿射模型;构建解耦矩阵和状态变换矩阵,分别结合耦合模型及非线性模型进行观测,得到完全解耦和完全线性化转换的交流电力弹簧;构建功率环PI控制器;建立鲁棒扰动观测器。本发明实现了交流电力弹簧的完全解耦和完全线性化设计,具有动态性能好、稳定域宽的特点,提出了鲁棒扰动观测器设计,增强了闭环控制系统在不确定性扰动情况下的稳定性能和鲁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113637.7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二次调频鲁棒控制方法,当系统发生较小功率或频率波动时,通过灰狼算法对反推控制设计的虚拟控制器的参数以及系统存在的不确定项进行自适应优化;当系统发生较大功率或频率波动时,且已超出频率波动允许范围,自动切入储能单元进行二次调频,同时继续对参数进行优化;当系统频率偏差恢复到允许范围内,储能单元退出,自适应反推控制继续调节,直到频率恢复,调频结束。本发明能在考虑不确定项和参数摄动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调频,并在系统出现大负荷扰动进行二次调频的同时保证储能单元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71572.X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源多荷的源荷匹配研究方法。针对当前研究在对微电网或是区域源荷匹配模型构建中基本采用单电源侧与单负荷群进行研究,并未深入挖掘电源侧在对不同类型负荷群进行源荷匹配时表现的不同平抑能力,同时传统一对一的源荷匹配模式中,风光出力与负荷间由于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影响,存在较大的功率差值,对用于平抑其波动的储能压力较大且要求较高。本发明提出“一源多荷”的区域电网模型,其中包括一个风光联合电厂与多个具有边缘储能的负荷群。在日常运行中,每日风、光出力可通过源荷匹配指标与不同负荷进行匹配,选取匹配度最高的负荷作为当日该风、光出力平抑对象;在平抑过程中,边缘储能可起到对多余的风、光出力进行消纳和在匹配度不高的日子中对负荷波动性进行一定的平抑,提高风光出力资源的就地消纳,避免传统优化调度中对大容量储能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12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4200.2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16/29 , G06T17/05 , G06T19/00 , G06F16/2455 , G06F3/01 , G06F3/16 , G06F16/2458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电源管理系统的虚拟地理支撑环境,旨在提供一种集成框架和可视化工具,用于二维和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该支撑环境包括使用二维可视化集成框架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将不同的二维地理数据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中;使用三维地形与影像可视化,通过先进的渲染技术,将影像以逼真的三维形式呈现给用户;三维矢量可视化,将矢量数据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地理特征;三维图元可视化,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图元数据可视化;三维模型可视化:允许用户导入和展示自定义的三维模型,以增加环境的真实感和交互性;三维查询与分析,提供强大的查询和分析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595373.7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寻找相似日的方法,先确定主要气象特征因素,采用云模型展现区域风光系统气象特征和功率数据波动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在数字特征的基础上将云相似度与灰色度相结合分析气象特征因素和功率,寻找气象特征因素和功率间的关系。通过逆向云发生器求取气象特征和功率的数字特征‑均值Ex,熵En和超熵He,即C(Ex,En,He);在数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气象特征因素对于功率的影响程度;采用云相似度对样本数据和待预测日数据进行相似度分析,从而重新定义综合评分,按照综合评分由大至小的顺序对数据样本进行筛选,得到相似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5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1359946.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电力弹簧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含交流电力弹簧的交流微电网结构,构建dq旋转坐标系下交流电力弹簧动态模型;根据所述交流电力弹簧动态模型,构建交流电力弹簧两输入和两输出李导数仿射模型;结合所述李导数仿射模型构建解耦矩阵和状态变换矩阵,并求解反馈线性化控制律;构建功率环PI控制器,并结合所述交流电力弹簧动态模型对交流电力弹簧进行动态调节。本发明针对交流电力弹簧的强耦合和非线性特性,实现交流电力弹簧完全解耦和完全线性化控制,简化了功率控制器设计,具有动态性能好、稳定域宽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