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538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41705.0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34 , C02F3/08 , C02F3/104 , C02F3/106 , C02F2003/001 , C02F2103/02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水厂用生物粉末活性炭循环净化系统,其包括:生物粉炭净化设备、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及回流泵鼓风机房;该生物粉炭净化设备为长条形推流式布置形式,包括炭水混合池、生物粉炭吸附池、生物粉炭分离过渡池及生物粉炭沉淀分离池;该生物粉炭沉淀分离池包括出水管及设置在底部的生物粉炭泥排放管,该生物粉炭泥排放管连通到通过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该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包含菌种投加装置;该回流泵鼓风机房包含鼓风机和回流泵,该回流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的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与炭水混合池。本发明提供的净化系统池型布置合理紧凑,管路少,造价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大型给水厂泥沙沉淀后水的深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04506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41711.6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3/08 , C02F1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34 , C02F3/08 , C02F3/104 , C02F3/106 , C02F2003/001 , C02F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水厂的生物粉末活性炭净化处理系统,其包含:生物粉炭吸附池,该池内填有生物粉末活性炭,待净化的水输入到该生物粉炭吸附池中;与生物粉炭吸附池出口连接的粉炭分离池,其设置有用于排放净化水的第一出口及用于排出生物粉末活性炭的第二出口;与粉炭分离池第二出口连通的生物粉炭降解池,其还设置有鼓风曝气入口;该生物粉炭降解池的出口连通到生物粉炭吸附池。本发明的净化系统处理受污染原水,将生物粉末活性炭对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分为两个过程——吸附和降解,分别在生物粉炭吸附池和生物粉炭降解池中进行,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生物粉末活性炭能反复使用,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给水厂泥沙沉淀后水的深度处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125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07138.4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筒混凝土顶管及其连接方法和使用方法,钢筒混凝土顶管包括钢筒、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括外侧混凝土,所述钢筒上连接有朝所述钢筒径向的栓钉,所述栓钉嵌在所述外侧混凝土中;该钢筒混凝土顶管,通过在钢筒上连接朝钢筒径向的栓钉,让栓钉嵌在外侧混凝土中,使得钢筒混凝土顶管在承受荷载的过程中,钢筒和外侧混凝土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防止发生界面滑移。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31492.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包括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和出水单元,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还包括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设置在所述炭池单元和所述砂池单元之间,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被配置为待过滤水从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流出,由下至上流经所述炭池单元,并流回所述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然后再由上至下流经所述砂池单元,最终经所述出水单元排出至所述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外。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居中、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分列左右的布置,可以充分利用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的空间,可以在该空间内建造各种必要的设施,从而使得布置更合理更紧凑,占地会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17365.0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装箱浸没式膜过滤装置及其冲洗控制方法,包括集装箱箱体,集装箱箱体内部填充固定有膜箱,膜箱内设有若干个膜组件,膜箱下方设有进水单元、下排单元和曝气单元,上方设有产水单元和上排单元,产水单元还连接有反冲洗单元。本发明膜箱上部设置上排单元,底部设置进水单元,能够实现气水顺冲并上排污染物,将膜丝间悬浮物和膜表面冲脱物随气冲上浮并在水流带动下从上部排出,排泥更干净,可减轻膜丝下端根部的淤积和池底淤积;底部仍保留排泥措施,易沉降颗粒仍可下排;可以实现只上排不下排,排水进水所耗时间更短、上排水耗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92810.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总渠、单格滤池进水阀、进水堰和竖井,其特征在于单格滤池进水阀布置在进水堰之前;竖井上下贯通,井底板落深,竖井与底部配水配气渠连接处设水封挡板。本发明采用了与传统上向流滤池不同的进水方式,避免了传统进水立管上设置阀门导致的阀门安装维护困难,池体高程布置受限,无溢流措施的问题。此外,竖井底部的集水坑可以方便检修时积水的排空。竖井与配水配气渠的连接通道可以方便检修人员的进入,取消传统进水方式下必须额外设置的人孔。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137493.5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原水多级生物化协同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检测原水水质,按原水水质不同将原水分为重度污染原水、中度污染原水和轻度污染原水三类,并将重度污染原水送入重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中度污染原水送入中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轻度污染原水送入轻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该组合工艺取消前加氯,形成全流程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的协同作用,消毒作为出水安全性最终保障的处理流程,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简化辅助系统,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368648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200946.7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F16L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路基顶管固定部件设有千斤顶组,千斤顶组通过焊接钢管部件与水下喷射开挖部件连接,水下喷射开挖部件与水上定位部件采用连接钢缆连接,岸边取水部件通过管道与焊接管道部件连接。本发明将所有焊接的工作放在岸上完成,并利用压力水喷射和钢管本身的浮力完成沟槽开挖和定位的工作,且抗水流和风浪性强,受水位变化影响小,气候适应性强。通过水深标尺、射流供水泵和临时取水潜水泵可以控制焊接钢管部件内的水量,利用焊接钢管部件浮力较为准确地控制沟槽深度,还可在施工暂停时将焊接钢管部件和水下喷射开挖部件沉入沟槽,减少水流对管道影响。水上定位部件除用于确保射流供水泵供电与控制外,还可在管位偏移时起牵引纠偏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75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417381.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上排水浸没式膜装置及其冲洗控制方法,包括装置体内部设有密封空间,顶部设有排气孔;至少一个膜箱,固定在装置体内,膜箱内设有膜组件;进水单元,设在膜箱下方;产水单元,设在膜箱上方;曝气单元,设在膜箱下方;反冲洗单元;上排单元,设在膜箱上方;下排单元,设在膜箱下方。本发明下进水上排水可以实现产水运行同时间歇式气水顺冲,实现不停水冲洗上排水,以减少运行中的悬浮物浓度,减少冲洗频次;可以实现在产水阶段进行若干次只上排不下排或下排但不排空的简化冲洗排水,再进行一次完整的气水顺冲、气水反冲上排、下排、排空的停机冲洗排水,产水阶段的冲洗排水可以使排水进水所耗时间更短,排水量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731483.7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及水过滤方法,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包括炭池单元、砂池单元和出水单元,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还包括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设置在炭池单元和砂池单元之间,多功能进水排水渠单元包括进水总渠、炭池排水总渠和砂池排水总渠,进水总渠与炭池单元相连通炭池排水总渠设于进水总渠的下端,炭池排水总渠与炭池单元可连通设置,砂池排水总渠与砂池单元连通;逆向串联炭砂滤池被配置为待过滤水从进水总渠流出,由下至上流经炭池单元,并穿过炭池排水总渠流回进入砂池单元,然后再由上至下流经砂池单元,最终经出水单元排出至逆向串联炭砂滤池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