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646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6936.X
申请日:2011-10-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脉动循环供热系统,包括调控单元、密闭的加热罐、与大气连通的储液罐和连接其间的散热管路。本发明的供热系统是以密闭罐中电加热液体部分汽化形成的气压与大气压差为排液动力源,以密闭罐冷却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与大气压差为吸液动力源,从而使被加热液体在连接于密闭罐和储液罐之间的管路中形成双向往复循环流动。本发明能实现传热介质双向变速流动,强化了传热,可节约受热面布置,提高被加热环境的升温速度;能实现无机械泵循环,可节约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可以灵活布置,包括地面、墙面、顶棚及局部表面或物体内部等任何位置,更适合分区小范围供热的灵活控制;节约能耗,调控方便,结构简单,安装便捷,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76204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13494.6
申请日:2010-01-3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小规模区域使用的LNG加热气化装置。一种烟气冲击旋水式LNG加热气化装置,在圆筒形外壳(12)的顶部安装燃烧室,由内筒(16)和外筒(3)构成,内筒(16)顶部安装燃烧器(1),外筒(3)的下端为锥形喷口(11);在外筒(3)与外壳(12)之间形成换热面布置空间(4),上部开设排烟管道(14);在燃烧室外筒(3)与内筒(16)之间构成夹套层(2),夹套层(2)的底部与锥形喷口(11)连通,顶部经循环烟道(17)与排烟管道(14)连通;外壳(12)的下部为积存水的水池(10),水池(10)的水面部分浸没呈倒置伞状的气流旋水子(7),在换热面布置空间(4)中布置了围绕燃烧室外筒(3)呈螺旋上升排列的盘管(5)。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紧凑,工作负荷范围广,运行维护方便,热效率高,供气速度快,适用于中小型气化站对LNG加热气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38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1237959.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安图领航非金属矿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质有机硅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软质有机硅泡沫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20~40);且,所述A组分具有如下组成及配比:高粘度羟基硅橡胶40~80质量份;低粘度羟基硅橡胶10~50质量份;含氢硅橡胶10~60质量份;含氢硅油1~30质量份;甲基硅油1~10质量份;伊利石粉5~30质量份;填充剂0.2~30质量份;所述B组分具有如下组成及配比:硅橡胶基体20~80质量份;铂催化剂0.05~0.5质量份。本发明所述的软质有机硅泡沫材料可替代聚氨酯泡沫材料作为交通工具的座椅和/或内饰件材料,可有效解决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危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99169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113563.3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系用于液化天然气加热气化和天然气加热、除尘、集中空调系统等领域的一种装置结构。一种引导气流切向冲击液面形成含湿气流的装置,在容器(3)内设置一个与垂直向下的气流进气管(2)连通的锥形喷口(4),喷口(4)下方为液体(6),呈倒置伞状的气流旋水子(5)下部浸没于液体(6),在容器(3)内壁与进气管(2)和喷口(4)外壁间形成的通道上,引出气流出口(1);所述气流旋水子(5)的中间为向上突起尖顶(5a),继而为由尖顶向边缘延伸的以某种曲线形状先向下至边缘后再略向上弯曲的弧形曲面(5c);所述气流旋水子(5)外圈的水平投影与喷口(4)水平截面形状一致,为圆形或多边形。本发明结构简单,无活动部件,适用于多种强化传热,除尘、加湿净化等功能,提高热效率和除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664518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316509.6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击辅助刹车装置,该装置固定在汽车的前端以及车轮传动轴上,所述的装置包括与汽车前端保险杠固定连接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与保险杠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二气缸与保险杠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分别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相连通的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三气缸与车轮转动轴之间的气动弹簧制动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经济实用性好,制动效果好,能在汽车遇到猛烈撞击时会自适应自动快速刹住汽车,使损失降到最低,显著提高了汽车的运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4077298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478421.0
申请日:2014-08-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0H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用脉动循环供暖装置,其包括尾气排放管、尾气回收管、主水箱、辅水箱、散热毛细管和继电控制器,所述的尾气排放管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口连通,在所述的尾气排放管上设有分流口和汇流口,所述的尾气回收管的进气端与设在尾气排放管上的分流口连通,所述的尾气回收管的出气端与设在尾气排放管上的汇流口连通,所述尾气回收管的主体贯穿在主水箱的箱体内;所述散热毛细管的一端与主水箱连通,另一端与辅水箱连通;且所述的主水箱为密闭体系,所述的辅水箱与大气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回收利用了机动车尾气的余热,而且实现了无泵循环的辐射式供暖,具有节能环保和安全舒适的显著性效果,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3847217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161430.7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自动分流控制装置,其包括排气主管、进气支管、排气支管和尾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的排气主管与汽车尾气排放口连通,所述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排气主管的进气端连通,另一端与尾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排气支管的一端与排气主管的排气端连通,其另一端与尾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的排气端连通;在位于进气支管与排气主管相连通处的后端排气主管上通过法兰连接有电磁阀A,在进气支管与尾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进气端的连通处通过法兰连接有电磁阀B,且所述的电磁阀A和电磁阀B均为常开式电磁阀,且均与控制电磁阀通断的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和组装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085145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94400.9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辐射复合隔热板,包括SiO2纤维层,所述SiO2纤维层的至少一面设有铝箔层,所述SiO2纤维层和铝箔层之间设有铝箔复合胶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板兼具优异的防辐射性能和隔热性能,可以充分满足汽车的防辐射隔热使用需求,并且结构简单、安全环保、成本低廉,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3990304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05336.4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复合脱除NOx的实验装置,属于实验设备领域。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复合脱除NOx的实验装置,包括支架,温控炉和反应管,支架用于固定温控炉,反应管穿过温控炉两端由夹具夹住。温控炉为一个长方体盒体结构,温控炉的侧面设有多个螺杆,温控炉通过螺杆固定在支架上,反应管内部设有催化剂,两端开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高压电极贯穿过反应管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低压电级设置在反应管外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复合脱除NOx的实验装置中的温控炉可以实现横置和纵置两种形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而且方便拆卸和组装,适合不同催化剂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02229287U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20373549.7
申请日:2011-10-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泵循环采暖装置,包括调控单元、密闭的加热罐、与大气连通的储液罐和连接其间的散热管路。所述采暖装置是以密闭罐中电加热液体部分汽化形成的气压与大气压差为排液动力源,以密闭罐冷却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与大气压差为吸液动力源,从而使被加热液体在连接于密闭罐和储液罐之间的管路中形成双向往复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传热介质双向变速流动,强化了传热,可节约受热面布置,提高被加热环境的升温速度;能实现无机械泵循环,可节约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可以灵活布置,包括地面、墙面、顶棚及局部表面或物体内部等任何位置,更适合分区小范围供热的灵活控制;节约能耗,调控方便,结构简单,安装便捷,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