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90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343656.8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水热法合成的具有红光发射的掺杂Mn2+的立方相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为基础,通过其表面油酸配体与尼罗蓝衍生物(NB-C18PMH-PEG)之间的亲疏水相互作用制成的,具有水溶性,结构稳定,化学组成差异小,且传感信号强度较高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利用其上转换荧光成像信号,可在体外起到辅助癌细胞诊断以及药物筛选的作用,满足临床诊断与抗癌药物研发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洁、高效、质量稳定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72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43427.4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47/69 , A61K49/18 , A61K49/00 , A61P35/00 , A61K31/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双药物释放的金属有机框架-上转换纳米体系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采用聚合物改性的方法改善具有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的水溶性,再将金属有机框架生长在上转换发光纳米晶表面,得到金属有机框架包覆的上转换纳米体系;将含有氨基的盐酸阿霉素连接到金属有机框架表面,再将其它抗癌药物吸附到金属有机框架的多孔结构内,即得到双药物负载的金属有机框架-上转换纳米体系。本发明提供的纳米体系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制备方法简洁可靠,可重复性好。该纳米体系具有肿瘤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功能,可应用于荧光成像及磁共振成像的成像剂,且具有药物输送和pH响应的双药物释放的功能,可用作制备药物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9048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0091.0
申请日:2018-07-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钯异质生长的上转换纳米杂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是利用种子生长法,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表面异质成核生长纳米钯形成的纳米杂化体系,所述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覆一层惰性NaGdF4,并且在形成的纳米杂化体系的表面还要经过有机配体的进一步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最终的纳米杂化体系用于双模态成像诊断引导的光热治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洁、高效的优势;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杂化体系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光热转换效率可达80%~90%,应用于上转换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以及作为高转换效率的光热剂用于光热治疗,可满足临床诊疗一体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13772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08604.6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K49/00 , A61K49/08 , A61K49/18 , A61K31/704 , A61K47/60 , A61K41/00 , A61P35/00 , B82Y30/00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模态诊疗一体化的纳米体系制备方法,采用原位生长纳米金修饰的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方法,将柠檬酸具有核壳结构的油溶性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配体交换改性为水溶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柠檬酸配体修饰;通过原位晶体生长的方法,在其表面均匀生长纳米金颗粒,得到原位生长纳米金修饰的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将含有腙键和硫醇的聚乙二醇‑盐酸阿霉素链接到纳米金表面,即得到稀土上转换纳米体系。本发明还提供了纳米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体系尺寸均一、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具有化疗和光热理疗的作用,可应用于上转换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抗癌药物输送和癌症的光热理疗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229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22055.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K49/00 , A61K47/69 , A61K47/54 , A61K31/70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0041 , A61K31/704 , A61K49/0017 , A61K49/0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铜离子荧光检测与药物治疗功能一体化的新型纳米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纳米诊疗剂的能量给体与能量受体通过共价键相互作用结合为一体,能量给体为一端带有‑N=C=O基团且具有核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UCNPs),能量受体为用于单一检测铜离子的罗丹明B衍生物,UCNPs外表面还装载有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负载的通道。其通过反向胶束法将UCNPs进行介孔二氧化硅包覆,与一端带有硅羟基的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进行水解,将能量给体与一端带有氨基的能量受体染料分子进行共价键键合,最后将药物分子DOX与介孔二氧化硅通过静电作用和氢键,将药物分子DOX负载在介孔二氧化硅孔道里制得。其灵敏度高、选择性高、背景荧光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96934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79186.2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9K11/02 , C09K11/65 , C09K2211/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发光碳点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赖氨酸和去离子水合成了纳米碳点,之后与合成的稀土二元配合物在乙醇中回流反应数小时后,得到的溶液经旋转蒸发、洗涤后即制得一系列多色发光的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纳米碳点。本发明合成的纯碳点方法简单,并通过共价键将稀土配合物嫁接到碳点上,所得稀土配合物功能化的碳点在可见光激发下发射出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发光范围涵盖400‑1700 nm),其在生物荧光成像、激光、光通讯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方面拥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50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12811.1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离子上转换发光检测用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探针由能量给体和能量受体通过π-π键相互作用结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给体为经羧基功能化的具有核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CS-UCNPs)与可专一性识别重金属离子的探针DNA分子进行共价键组装而形成,其中探针DNA与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摩尔比为1:2000~1:2500;所述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表面羧基化率为:30%~60%;所述的能量受体为:单壁碳纳米角(SWCNHs)、氧化石墨烯(GO)或碳纳米管(WCNTs);所述的能量给体与能量受体的质量比为15:1~30:1。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易控的优势,所制备的纳米探针不仅尺寸均一、结构稳定,而且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0473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8697.3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首先,在油酸、十八烯中合成掺杂不同稀土离子的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其次,通过3-氯过氧苯甲酸将纳米晶表面油酸上的双键氧化;最后,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通过开环加成反应与油酸结合从而嫁接到上转换纳米晶表面;通过离心洗涤,即得到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具有水溶性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易控的优势。此纳米荧光材料不仅尺寸均一、单分散性好、生物相溶性好,且具有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多模式成像的优点,可用于不同模式下的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3042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187584.8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特性的透明纳米纤维素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TEMPO氧化改性天然纳米纤维素纤维,并首次利用稀土配合物的配位机制,将具有荧光特性的稀土配合物原位嫁接在改性纳米纤维素纤维上,得到荧光特性的纳米纤维素溶胶,最后通过高压过滤法一步合成自组装荧光透明天然纳米纤维素纸。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特性透明纳米纤维素纸具有天然环保、无毒无害、透光性高、柔韧性好、易激发、合成工艺先进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403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83264.2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具体是一种半胱氨酸改性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合成方法。首先,将疏水性的环氧化上转换发光纳米晶分散在环己烷中;然后将其加入到半胱氨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并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形成功能化的纳米粒子;最后,将其酸化,即得到半胱氨酸改性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易控的优势。改性的纳米荧光材料不仅尺寸均一、结构稳定,并且具有上转换荧光较强、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并且可用于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纳米晶的表面改性,所得半胱氨酸改性的纳米荧光材料在细胞或组织的上转换荧光标记、载药及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