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上转换诊疗一体化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47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32724.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上转换诊疗一体化纳米复合材料,其是将油溶性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UCNPs)作为核,使氧化亚铜(Cu2O)在该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外延生长为壳,形成的界面成核生长的氧化亚铜修饰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的Cu2O能够与UCNPs在近红外光激发产生的上转换发射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然后产生足够的活性氧,以达到光动力疗法的需求;同时与其中的油溶性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配合,实现诊疗一体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将油溶性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作为核,使氧化亚铜在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成核生长。本发明纳米复合材料尺寸均一、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成像诊断引导的光动力治疗,满足临床诊疗一体化的需求。

    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090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343656.8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水热法合成的具有红光发射的掺杂Mn2+的立方相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为基础,通过其表面油酸配体与尼罗蓝衍生物(NB-C18PMH-PEG)之间的亲疏水相互作用制成的,具有水溶性,结构稳定,化学组成差异小,且传感信号强度较高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利用其上转换荧光成像信号,可在体外起到辅助癌细胞诊断以及药物筛选的作用,满足临床诊断与抗癌药物研发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洁、高效、质量稳定的特点。

    基于纳米钯异质生长的上转换纳米杂化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048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0091.0

    申请日:2018-07-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钯异质生长的上转换纳米杂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是利用种子生长法,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表面异质成核生长纳米钯形成的纳米杂化体系,所述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覆一层惰性NaGdF4,并且在形成的纳米杂化体系的表面还要经过有机配体的进一步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最终的纳米杂化体系用于双模态成像诊断引导的光热治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洁、高效的优势;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杂化体系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光热转换效率可达80%~90%,应用于上转换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以及作为高转换效率的光热剂用于光热治疗,可满足临床诊疗一体化的需求。

    一种磁性/上转换发光水溶性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64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15285.2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上转换发光水溶性纳米材料,其为一锰锌铁氧体包覆的磁性上转换发光水溶性纳米复合颗粒材料,在表面包覆有惰性NaGdF4或惰性NaNdF4层的铒铥共掺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表面上,生长包覆有锰锌铁氧体层,经过亲水性聚合物对其表面修饰后,使该纳米材料由油溶性转为水溶性,其尺寸均一,且具有磁性、光热效应、光动力效应和化学动力效应的复合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是用化学共沉淀法在上转换纳米晶核壳结构表面包覆锰锌铁氧体,最后用亲水性聚合物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形成表面偶联亲水性基团的复合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备荧光成像或磁共振成像的成像剂,具备诊疗一体化的功能,可应用于癌症治疗等医学领域。

    一种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47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790841.X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其是以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粒子与金属铋纳米颗粒为内核,将其同时包覆在二氧化硅壳层中形成的具有介孔二氧化硅包覆、核壳结构的带氨基稀土上转换-铋纳米粒子纳米杂化体系,且在其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装载有盐酸阿霉素药物,同时该药物被偶氮苯化合物封装。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修饰在上转换纳米粒子周围;通过氧化还原法得到超小型金属铋纳米粒子;将铋纳米粒子和上转换纳米粒子混合,在其表面介孔二氧化硅层;将盐酸阿霉素负载到介孔道中;用偶氮苯对介孔孔道进行封装。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荧光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的应用。

    一种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021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04642.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孙丽宁 王卓 姜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以热共沉淀法合成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为基质,通过将该基质表面油酸配体环氧化,与带有氨基的供电子配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将供电子配体键合到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的表面,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利用光生自由电子还原的方式,在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金属银单质,形成表面为金属单质银、内核为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为基质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生物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在体表以及细胞层面实现过氧化氢浓度的检测在应用。发明提供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在水中具有分散性良好、结构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且传感信号强度较高等优点。

    一种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469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898652.4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制备方法,其是以富勒烯、盐酸阿霉素和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为主体,是利用分子间的键合作用,首先将光敏剂富勒烯(C60)修饰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表面上,其次引入二硫代甘醇酸以使其改善水溶性的同时具有谷胱甘肽响应释放功能,再联结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并且使形成的纳米平台与叶酸修饰的β‑环糊精进行主客体自组装,使其具有特异靶向性并进一步改善其水溶性,即得到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其可用于光学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学和特异靶向药物释放双模治疗。本发明稳定性好、靶向性强,并且具有两种模式协同治疗功能,进行精准定点给药,满足临床诊疗一体化的需求。

    一种利用荧光检测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0908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1343656.8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荧光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以水热法合成的具有红光发射的掺杂Mn2+的立方相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为基础,通过其表面油酸配体与尼罗蓝衍生物(NB‑C18PMH‑PEG)之间的亲疏水相互作用制成的,具有水溶性,结构稳定,化学组成差异小,且传感信号强度较高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杂化纳米生物传感器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利用其上转换荧光成像信号,可在体外起到辅助癌细胞诊断以及药物筛选的作用,满足临床诊断与抗癌药物研发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洁、高效、质量稳定的特点。

    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稀土发光纳米诊疗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434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64517.0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稀土发光纳米诊疗剂,其是负载羰基铁的介孔聚多巴胺包覆的稀土发光纳米复合材料,以油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UCNPs作为核,聚多巴胺PDA在该发光纳米粒子表面聚合、并包覆该UCNPs粒子形成壳层,并且该壳层内负载有羰基铁Fe(CO)5;其发光纳米粒子具有上转换发光UCL成像特性,聚多巴胺具有光声PA成像与协同释放CO的特性,聚多巴胺具有PTT效应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诊疗剂在NIR激光的激发下,UCNPs的上转换发射通过荧光共振能量传递给羰基铁,释放出一氧化碳CO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发光纳米粒子进行上转换发光成像、聚多巴胺进行光声成像,与CO的气体疗法、聚多巴胺的PTT效应相互协同,作为诊疗剂,实现诊疗一体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