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气氛炉用可装卸的取样和取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42427A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200310108452.3

    申请日:2003-11-06

    Abstract: 一种控制气氛炉用可装卸的取样和取气装置,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进出水管、取气样管、取试样管、水冷套、耐火纤维制品块和长方形垫板,长方形垫板焊于水冷套上,水冷套前端与耐火纤维制品块粘合,取试样管和取气样管贯穿于水冷套和耐火纤维制品块中,并在两端伸出,取试样管、取气样管、进出水管与水冷套密焊。本发明装置可在炉子上合理安置一个或多个取试样和取气样口使用,及时了解炉内或炉子各区段的碳势或氮势,为调节和控制提供依据,确保加工件的质量,同时给操作带来极大方便,也能减少炉体散热损失。

    铁-氮系块状纳米合金的等温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9462C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0127966.1

    申请日:2000-12-21

    Abstract: 铁-氮系块状纳米合金的等温工艺利用热处理手段将含有2.4-2.8wt%N的铁合金从单相的稳定的奥氏体冷却到马氏体点以下进行等温停留,成为高过饱和度的不稳定奥氏体,在随后的等温停留过程中,过饱和氮原子的铁合金奥氏体基体内部形成稳定的高密度纳米级稳定析出相γ′-Fe4N,将基体同时分割成纳米级区域并发生γ-Fe向体心立方的α′-Fe转变的相变强化,最终形成三维的块状多相纳米合金的工艺方法。

    分段气氛控制输送带式炉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21668A

    公开(公告)日:2003-06-04

    申请号:CN02157723.4

    申请日:2002-12-25

    Abstract: 分段气氛控制输送带式炉属于热处理设备领域。本发明在贯通式炉膛中设置双重隔离墙,双重隔离墙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排气口或抽气口,外接排气管或抽气装置,管路上设置调节阀门,在工件淬火下落口淬火管道壁上设置抽/排气管道,并设置调节阀门和抽气泵,抽气泵连接在管道上,在双重隔离墙前后工艺区段和双重隔离墙间空腔分别设置水柱压力计三支。本发明能分区段按工艺要求控制碳势,实现可控渗碳,达到各工艺区段炉气互不串通干扰;亦可通入NH3或预先分解氨气氛等控制氮势完成渗碳、碳氮共渗与奥氏体渗氮或奥氏体氮碳共渗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工艺的优点,大大简化工序和提高生产效率。

    合金钢大件水淬分层自回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401792A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02136831.7

    申请日:2002-09-05

    Abstract: 合金钢大件水淬分层自回火工艺属于大件热处理工艺领域。工艺如下:将工件在水溶液的浸淬或喷水冷却到表面达到Ms点以下,且接近于Mf点,表面马氏体转变量达60-80%时的温度;将工件提出水面在空气中短时停留,热量从心部向表面传出,表面温度很快回升到180~250℃左右,用非接触式表面温度计,或接触式温度计测得温度,已转变的马氏体自回火;重新浸入水中继续冷却,工件表层和次层温度降至低于第一次出水温度30~50℃;当心部温度也冷至Ms附近时,将工件再次提出水面,出水后在空气中短时停留。本发明兼有水淬冷速快、淬硬层深度深、改善心部组织与性能的优点,克服了大型合金钢工件水淬易开裂的缺点,无油淬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无火灾危险。

    减少工业炉中搁丝砖造成的热损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7991A

    公开(公告)日:2000-06-28

    申请号:CN99124183.5

    申请日:1999-12-0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减少工业炉中搁丝砖造成的热损失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方法一:在伸入炉膛的搁丝砖部分下侧粘贴一层耐火纤维;或者方法二:减少每层搁丝砖的数量。或者方法三:对于使用温度较低的电阻炉可以取消搁丝砖直接利用阶形砖。本发明节能效果最高可达15%,对于工业炉节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热处理无线虚拟仪表集中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56187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029689.6

    申请日:2006-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热处理技术领域的热处理无线虚拟仪表集中控制系统。包括:虚拟仪表主计算机、主机无线通讯器、一组下位无线通讯器、一组模/数转换器、一组输入/数字转换器、一组数/模转换器、一组数字/输出转换器,虚拟仪表主计算机与主无线通讯器连接,主无线通讯器与下位无线通讯器进行数字量通讯,下位无线通讯器与模/数转换器或输入/数字转换器或数/模转换器或数字/输出转换器连接,本发明充分发挥虚拟仪器技术灵活性好、适应性强的优势,达到功能强、可适应不同用户、可靠性高、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和要求。

    在炉外壳安装保温盒以减少工业炉炉壳热损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1995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29396.8

    申请日:2006-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热处理技术领域的在炉外壳安装保温盒以减少工业炉炉壳热损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工业炉外壳上预制的保温盒;②为了减少气体在保温盒内的流动,盒内通过垂直于密封面的纵肋和横肋相互插入,分隔盒内空间;③保温盒内通过两层肋之间的薄平板隔开;④在炉壳与保温盒之间通过耐火保温材料隔开;⑤在保温盒的密封面内侧或在炉壳与保温盒之间通过铝箔,反射通过炉壳向外辐射的热量,提高保温性能。本发明降低了对流热交换而引起的热损失,并将从炉壳向外辐射的热量中的大部分被保温盒密封面内的铝箔反射回来,减少了炉壳辐射散热所带走的热量,提高了工业炉的保温性能,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

    实现密封状态转移工件的井式加热炉炉盖

    公开(公告)号:CN1303226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10027340.4

    申请日:2005-06-30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的实现密封状态转移工件的井式加热炉炉盖。本发明中,井式加热炉上部设有炉盖外密封罩,炉盖外密封罩的内部设置两半对开式平移炉盖,在炉盖外密封罩的上部设置下密封槽,炉盖外密封罩的侧面设置炉盖开合动力机构,炉体密封圈设置在井式加热炉的上部和两半对开式平移炉盖的内侧,炉内吊钩与工件吊钩搭合,炉体之间密封罩与密封罩上下运动驱动机构连接,炉体之间密封罩内侧设置上密封刀口,其外侧设置保护气体注入孔,其下方与下密封刀口连接,上密封槽设置于立式加热炉下部,密封罩通过上密封刀口插入上密封槽、通过下密封刀口插入下密封槽。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长轴筒类工件的处理,可明显减少工件转移过程中的氧化程度。

    分段气氛控制输送带式炉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1210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02157723.4

    申请日:2002-12-25

    Abstract: 分段气氛控制输送带式炉属于热处理设备领域。本发明在贯通式炉膛中设置双重隔离墙,双重隔离墙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排气口或抽气口,外接排气管或抽气装置,管路上设置调节阀门,在工件淬火下落口淬火管道壁上设置抽/排气管道,并设置调节阀门和抽气泵,抽气泵连接在管道上,在双重隔离墙前后工艺区段和双重隔离墙间空腔分别设置水柱压力计三支。本发明能分区段按工艺要求控制碳势,实现可控渗碳,达到各工艺区段炉气互不串通干扰;亦可通入NH3或预先分解氨气氛等控制氮势完成渗碳、碳氮共渗与奥氏体渗氮或奥氏体氮碳共渗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工艺的优点,大大简化工序和提高生产效率。

    塑料模具钢的贝氏体淬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8772C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410017025.9

    申请日:2004-03-18

    Abstract: 一种塑料模具钢的贝氏体淬火方法,用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中碳、铬、镍、锰、钼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工件,在奥氏体化后进行空冷或相当于空冷冷却速度的氮气氛中进行冷却,工件表面和心部均在400℃先后发生转变获得贝氏体组织,并获得在40±1HRC范围内的硬度。本发明方法可延长塑料模具的使用寿命,处理模具的组织和硬度比目前现行预硬处理的更为均匀,从而能提高模具的抛光性能,经过本发明处理后会仍保持型腔的精度、光洁度和粗糙度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