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群落总DNA的快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6866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10029320.0

    申请日:2005-09-01

    Inventor: 李志勇 何丽明

    Abstract: 一种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群落总DNA的快速提取方法。先将海绵样品切成小块,悬浮于TE缓冲液中放置冰上直接研磨,完成海绵组织的裂解;然后在得到的TE悬浮海绵裂解物中,加入溶菌酶、十二烷基磺酸钠及蛋白酶K处理;离心后加入Tris-饱和酚抽提,然后依次采用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溶液及氯仿、异戊醇溶液提取;再依次加入NaCl及异丙醇得到DNA沉淀,洗涤后溶解于TE缓冲液,采用RNA酶消解RNA;最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提取的DNA样品。本发明可在一般实验室快速、方便地得到大片段的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群落总DNA样品,可满足基于核酸的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的需要。

    海绵共生微生物混合培养及可培养种群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0098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10029319.8

    申请日:2005-09-01

    Inventor: 李志勇 何丽明

    Abstract: 一种海绵共生微生物混合培养及可培养种群监测方法。无菌水洗净海绵表面附生微生物后以人工海水浸泡、震荡释放海绵体内共生微生物制备种子液;用乙醇提取制备海绵浸出汁,添加进海水培养基中制成复合培养基;接种进行混合微生物培养。提取混合培养的微生物总DNA,采用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小于500bp的16S rDNA片段,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得到基因指纹图谱;通过不同培养时间混合微生物样品指纹图条带的回收、克隆测序、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群中的细菌种类,实现体外混合培养海绵共生微生物种群的监测。本发明可提高海绵共生微生物体外分离与培养的效率,也为制备多菌诱导产生的活性物质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撑。

    大片段海绵宏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1402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24278.8

    申请日:2006-03-02

    Inventor: 李志勇 吴杰

    Abstract: 一种大片段海绵宏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无菌条件下用无钙镁人工海水浸泡海绵样品并撕成1-3mm3小块,浸泡使海绵细胞及其共附生微生物分散于溶液中,静置、吸取上层混合细胞悬浮液,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组成的碱性破壁缓冲液和含Ca2+的蛋白酶K溶液消化细胞壁,采用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以及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提取DNA,再加入醋酸钠及异丙醇得到DNA沉淀,70-75%乙醇洗涤、干燥、溶于TE缓冲液,采用RNase酶消解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本发明简单快捷,适合大于40000个碱基以上的海绵宏基因组DNA提取,可满足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和功能基因筛选的需要。

    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892539.0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结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式I。其分子式为C20H22N4O2S,分子量382。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洋萎缩芽孢杆菌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和摇瓶发酵,分离纯化后制备即得所述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衍生物被证明具有抗赤潮藻、淡水有害藻等活性,可用于制备相关药剂。

    一种硼替佐米诱导海洋真菌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510895006.4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替佐米诱导海洋真菌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在海洋真菌发酵过程中添加硼替佐米,即可;其中,所述发酵包括将所述海洋真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液的步骤和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次生代谢产物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与实验室常规培养海洋真菌的条件相比,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硼替佐米,明显提高了海绵共生斑污拟盘多毛孢真菌代谢产物的合成水平。

    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92539.0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结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式I。其分子式为C20H22N4O2S,分子量382。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洋萎缩芽孢杆菌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和摇瓶发酵,分离纯化后制备即得所述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衍生物被证明具有抗赤潮藻、淡水有害藻等活性,可用于制备相关药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