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6866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10029320.0
申请日:2005-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群落总DNA的快速提取方法。先将海绵样品切成小块,悬浮于TE缓冲液中放置冰上直接研磨,完成海绵组织的裂解;然后在得到的TE悬浮海绵裂解物中,加入溶菌酶、十二烷基磺酸钠及蛋白酶K处理;离心后加入Tris-饱和酚抽提,然后依次采用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溶液及氯仿、异戊醇溶液提取;再依次加入NaCl及异丙醇得到DNA沉淀,洗涤后溶解于TE缓冲液,采用RNA酶消解RNA;最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提取的DNA样品。本发明可在一般实验室快速、方便地得到大片段的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群落总DNA样品,可满足基于核酸的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320098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10029319.8
申请日:2005-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绵共生微生物混合培养及可培养种群监测方法。无菌水洗净海绵表面附生微生物后以人工海水浸泡、震荡释放海绵体内共生微生物制备种子液;用乙醇提取制备海绵浸出汁,添加进海水培养基中制成复合培养基;接种进行混合微生物培养。提取混合培养的微生物总DNA,采用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小于500bp的16S rDNA片段,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得到基因指纹图谱;通过不同培养时间混合微生物样品指纹图条带的回收、克隆测序、同源性与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群中的细菌种类,实现体外混合培养海绵共生微生物种群的监测。本发明可提高海绵共生微生物体外分离与培养的效率,也为制备多菌诱导产生的活性物质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821402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24278.8
申请日:2006-03-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片段海绵宏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无菌条件下用无钙镁人工海水浸泡海绵样品并撕成1-3mm3小块,浸泡使海绵细胞及其共附生微生物分散于溶液中,静置、吸取上层混合细胞悬浮液,加入乙二胺四乙酸、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组成的碱性破壁缓冲液和含Ca2+的蛋白酶K溶液消化细胞壁,采用Tri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以及氯仿、异戊醇混合溶液提取DNA,再加入醋酸钠及异丙醇得到DNA沉淀,70-75%乙醇洗涤、干燥、溶于TE缓冲液,采用RNase酶消解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本发明简单快捷,适合大于40000个碱基以上的海绵宏基因组DNA提取,可满足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和功能基因筛选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011278673.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7/0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虚拟电厂下的分布式资源自组织聚合与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自组织聚合实现各个适应性主体间的相互协作,驱动整体朝节能降耗,提升虚拟电厂整体运行效率的方向演化,最终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动态耦合与协同控制;本方法能够通过主体的自组织聚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控制,降低整体调控成本,显著提升虚拟电厂的运行效率;同时提出了虚拟电厂的多层级自组织聚合方法,为揭示系统的涌现机理提供了底层机制;且本方法提出了适应性主体自组织聚合的实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求解适应性主体组合的最优联合行为及收益,加速自组织聚合的收敛过程,提升整体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49670.7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天气类型指数区间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终端及介质,包括:获取天气类型数据,并转化为天气类型指数;将所述天气类型指数划分为多个指数区间,其中每一个指数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日类型;将历史数据根据每小时天气类型指数分别归入对应的指数区间内,形成多个日类型子集;利用不同的日类型子集分别训练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得到对应的分类预测子模型;将影响光伏出力的气象和功率特征作为所述分类预测子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分类预测子模型预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功率。本发明在非晴天天气下可以有效利用输入特征,具备识别剧烈变化天气下光伏输出功率突变的能力,从而提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1424.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7/00 , H02J3/38 , G06F111/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能源资源的通用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能够对常见的DER进行建模,准确模拟DER的运行规律,并能够利用大数据对DER进行长期预测,由于DER的稳态参数反映了DER稳态内部的功率变化特性,利用稳态模型参数可以实现DER的功率短期预测、DER的状态识别、异常状态监测、用电数据压缩和运行模拟等功能;而DER的暂态模型参数反映了DER的运行模式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利用这些参数可以实现DER功率的长期预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等功能,本方法能够对海量复杂的DER进行并网前的预测试,并对已并网的DER做平行测试及预测,通过对DER高效模拟,有利于挖掘其最经济性或最安全性的运行模式,进而提升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3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81425.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虚拟电厂自趋优负荷跟踪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虚拟电厂自趋优跟踪控制评价指标;建立事件驱动的刺激‑反馈控制机制和实现基于DDQN的训练及决策方法,本发明基于自趋优运行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海量异构、时变的分布式资源自适应调节,驱动虚拟电厂整体对预期负荷目标曲线的跟踪运行,实现了海量分布式资源灵活性的动态挖掘和高效利用,该方法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快速探明虚拟电厂的调控能力,在其能力范围内准确的跟踪目标负荷曲线,并且能在个体趋优运行的同时,有效驱动整体接近于理论最优运行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892539.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17/14 , A01N43/78 , A01P13/00 , C12P17/16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结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式I。其分子式为C20H22N4O2S,分子量382。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洋萎缩芽孢杆菌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和摇瓶发酵,分离纯化后制备即得所述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衍生物被证明具有抗赤潮藻、淡水有害藻等活性,可用于制备相关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2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510895006.4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替佐米诱导海洋真菌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在海洋真菌发酵过程中添加硼替佐米,即可;其中,所述发酵包括将所述海洋真菌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液的步骤和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次生代谢产物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与实验室常规培养海洋真菌的条件相比,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硼替佐米,明显提高了海绵共生斑污拟盘多毛孢真菌代谢产物的合成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7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92539.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7D417/14 , A01N43/78 , A01P13/00 , C12P17/16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结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式I。其分子式为C20H22N4O2S,分子量382。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洋萎缩芽孢杆菌经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和摇瓶发酵,分离纯化后制备即得所述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衍生物被证明具有抗赤潮藻、淡水有害藻等活性,可用于制备相关药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