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7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79487.7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E02D3/12 , E02D3/10 , E21D11/10 , E21F16/02 , G06Q50/08 , G06F18/213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揭露一种基于地质预报的水害治理方法,包括:利用第一探测方法对不良地质体进行地质探测,得到预估地质数据,并基于预估地质数据获取不良地质段落;获取不良地质段落的工作面,得到施工工作面,并根据从预设的探测方法组中获取的地质探测方法,对施工工作面的地质状态进行探测,得到粗略地质数据;通过第二探测方法对施工工作面的地质状态进行探测,得到细化地质特征,并基于粗略地质数据和细化地质数据预测不良地质段落的水害级别;基于水害级别选择预设的注浆加固方法组中一个或多个注浆加固方法进行注浆加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地质预报的水害治理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3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56729.8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隧道的结构包括:所述隧道的出口处设置通风竖井,且所述隧的道出口处设置向隧道内吹风的射流风机,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获取隧道的结构信息和隧道的气流组织方向信息;根据所述隧道的结构信息和隧道的气流组织方向信息得到通风设备的预设控制信息;利用隧道通风网络模型对所述通风设备的预设控制信息进行处理,得到通风设备的目标控制信息;根据所述通风设备的目标控制信息控制所述隧道中的各个通风设备。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利用隧道自身结构状况进行高效通风,无需另行设置空气净化设备,减少了污染气体对洞外环境的影响,同时控制了隧道造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7642.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6C13/48 , B66C13/44 , B66C13/16 , B66C13/12 , B66C11/04 , B66C7/08 , B66C7/02 , F21V33/00 , G16Y20/10 , G16Y20/20 , G16Y40/10 , G16Y40/60 , H04W4/02 , H04W64/00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限地下空间的起重作业系统,包括:中控系统,位于地面层,用于制定起重设备的作业程序;该起重设备,其中该起重设备携带有Wi‑F i定位设备,该Wi‑F i定位设备经由位于该有限地下空间的Wi‑F i定位系统而与该中控系统连接;多个巡检模块,分别位于该起重设备的起重小车下部和该起重设备的吊钩上端,该巡检模块经由Wi‑F i定位系统向该中控系统实时传输该有限地下空间的巡检数据。从而将地下巡检系统整合到起重作业系统中,经由起重设备的移动实现有限地下空间的全区域无人巡检,解决了当地下有限空间进行起重作业时,需要额外巡检系统、运行费用高昂、巡检范围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57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810598046.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加民
Abstract: 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及施工结构,该排水管包括一片式的外缘板和一中部为管体上下两端带侧翼的开放的Ω形管,外缘板下部和Ω形管的下侧翼叠合连为一体,外缘板上部内侧设置一层伸出外缘板顶面的透水材料,透水材料与Ω形管的上侧翼之间形成集水开口,外缘板上部设固定钉孔,管体内为流水区。本发明可解决现有隧道工程防渗水采取的卷曲防水层包裹不易操作,不易固定,耗费卷材,通过钻孔流入排水不畅,易积水,圆形塑料管需穿透防水层,不易操作,易渗漏,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和隧道环境的是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93905.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加药罐,包括:集水槽,设置于所述加药罐的内部,用于收集药液;出水口,位于所述加药罐的下部,并通过软管连接所述集水槽,用于排出所述药液至污水中;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加药罐的顶部,用于控制所述集水槽上升和下降;导轨,设置于所述加药罐的内部,用于保持所述集水槽沿竖直方向滑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药管路过长、无法精确控制加药量、药液浪费、系统能耗高及系统复杂的问题。该加药罐体积小、易推广、使用范围广泛,还可以应用在各种需要定量加药的场所和现况系统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53030.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构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根桩基,还包括:第一承台;第二承台,其中第二承台通过第一横向系梁与第一承台连接;第三承台,与第一承台分离并且分离线垂直于刚构桥的延伸方向;第四承台,与第二承台分离并且分离线垂直于刚构桥的延伸方向,其中第四承台通过第二横向系梁与第三承台连接;多根墩柱和多个主梁块,支撑在第一承台、第二承台、第三承台和第四承台上,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深挖承台、增加墩柱的壁厚和配筋率来改善刚构桥抗震性能所导致的施工困难、不安全以及成本增加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58573.X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向路侧边沟排水的截排水沟,包括:多个截水口,沿垂直于道路的横坡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每个截水口相对于横坡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截水沟,分别位于每个截水口下方,用于收集来自截水口的流水;排水沟,采用暗沟,沿横坡方向设置,用于收集来自截水沟的流水并且排出至路侧边沟,从而实现了明沟和暗沟相结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易跳车、施工难度大、周边压不实且易沉降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52655.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地下外墙防水构造技术领域的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用防水构造及施工方法,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围护结构层、土工布缓冲层、均质高分子防水卷材层、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及抗渗混凝土层。包括施工步骤:S1、施工混凝土,形成围护结构层;S2、铺设土工布缓冲层;S3、铺设均质高分子防水卷材层;S4、铺设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S5、浇筑抗渗混凝土层。本申请采用双道高分子卷材复合满粘,能适应轨道交通车站的施工条件,T型搭接边等细部节点部位防水可靠性高,防止围护结构不稳定对防水层带来的影响,提高防水工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3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7646.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层地下空间的转运系统及方法,包括:中控系统,位于地面层,用于制定转运机器人的作业程序;该转运机器人,用于转运该多层地下空间的垃圾桶,其中该转运机器人携带有Wi‑F i定位设备,该Wi‑F i定位设备经由位于该多层地下空间的Wi‑F i定位系统而与该中控系统连接;升降平台,位于该多层地下空间的升降通道内,用于转移该转运机器人至该多层地下空间的地下各层以及地面层。利用Wi‑F i定位的无轨转运机器人进行转运作业,也可根据需求完成巡检或运输作业,从而解决了多层地下空间中转运系统占地面积大、输送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作业功能单一的问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87815.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防淹泡系统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以及末端提升构筑物,在污水高于溢流口的情况下,经由该溢流口将该污水排出;溢流泵池,用于容纳所排出的污水,并在第四液位计的液位数据(H4)达到该溢流泵池的最高值时,启动溢流泵;排溢管线,连接至该溢流泵,用于根据第二流量计的流量数据(Q2),调节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的开闭。从而根据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动态处理溢流污水,在溢流污水较少时,将溢流污水排回处理构筑物中,在溢流污水过多时,将污水排出厂外,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溢流污水时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较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