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的液晶光子晶体光功能器件及光路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3455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468383.0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控制的液晶光子晶体光功能器件,是由玻璃衬底、光子晶体、液晶、取向层和电极组成。光子晶体制备在玻璃衬底上,在光子晶体上填充液晶。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功能器件的光路设置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电压的位置,可以得到不同逻辑结构的光路结构,从而得到不同形状的器件结构。另外,由电路芯片控制光路改变,输出端位置发生改变,出射光的位置随输出端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吸附于输出端的颗粒也随出射光移动,从而精确地控制颗粒的路径和输出端口。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的可调谐自校准光学陀螺

    公开(公告)号:CN10597322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02807.X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彤 唐杰 张晓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的可调谐自校准光学陀螺,本发明所提出的光学陀螺是由光源、可调谐表面等离子激元模式分离器、隔离器、表面等离子激元耦合器、Y分支耦合器、起偏器、单模光纤线圈、探测器和相位补偿反馈单元构成。本发明属于惯性传感技术和集成光学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的可调谐自校准光学陀螺,采用可调谐表面等离子激元模式分离器实现不同偏振态光信号的模式分离和相位补偿,实现一种可调谐自校准光学陀螺,具有低噪声、低成本、高精度、大动态、高稳定性、高光源利用率的优点。

    一种石墨烯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0740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169973.9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石墨烯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该石墨烯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薄膜主要包括:第一石墨烯薄膜层(1)、第二石墨烯薄膜层(3)、第三石墨烯薄膜层(5)、第一金属纳米颗粒薄膜层(2)和第二金属纳米颗粒薄膜层(4);石墨烯薄膜层和金属纳米颗粒薄膜层这两种薄膜材料相互交替叠加形成石墨烯和金属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并与基底材料(6)构成整体,作为分子拉曼信号检测基底或透明增效的太阳能电池电极。这种复合薄膜具备透明、导电、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等特征,可作为分子信号探测基底或具有陷光作用的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使用,可望广泛应用于表面拉曼散射增强、光伏增效或其他相关领域。

    基于非线性频移效应光固化的纳米链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6960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210017324.7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线性频移效应光固化的纳米链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相互靠近的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置于紫外光敏聚合物中。第二步:用低频可见光照射紫外光敏聚合物,由于入射的低频可见光在相互临近的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之间产生极大的光散射增强,并产生显著的非线性频移效应,释放出高频光。第三步:在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之间区域中的紫外光敏聚合物吸收多倍频光并固化,形成光固化聚合物,将多个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永久连接在一起,得到形状各异的纳米微结构。这种纳米链接方法具有突破衍射极限的超高分辨率,可按设计方案对纳米材料实现有选择性的链接。

    一种聚碳酸酯光波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0111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10143022.4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光波导材料,该光波导材料由双酚芴聚合或由两种单体,即双酚A和双酚芴共聚得到,其中,双酚A和双酚芴的摩尔比在2.4:1至1:2.4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光波导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双酚A和双酚芴两单体溶解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配成两单体钠盐的饱和溶液,加入催化剂三乙胺后,在机械搅拌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三光气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再继续反应20分钟,停止搅拌,溶液分层。本发明可以使合成的聚碳酸酯的刚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分子的自由转动增加了困难,玻璃转化温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增加了高聚物的热稳定性。

    一种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64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79953.X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金属纳米颗粒悬浊液和有机溶剂相混合,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剧烈震荡后静止分层,水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并在两相液面形成纯化的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为水基中金属纳米颗粒。所述有机溶剂为环酮类与水互不相容之溶剂。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该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且对实验条件要求很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长程等离子体激元波导阵列增效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2184995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069985.X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长程等离子体激元波导阵列增效单元,具体结构由长程等离子体激元波导阵列、衍射光栅、透明导电薄膜、玻璃衬底、光伏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利用波导阵列增效单元所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来局域化增强金属波导表面的光场强度,提高太阳能电池上对入射太阳光的吸收率。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不影响顶层光伏材料对迎光面入射光的正常吸收情况下,增加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的吸收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制备均匀金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817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69437.6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均匀金纳米颗粒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含有金纳米颗粒(1)的纳米溶液(2);步骤2:配置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抗坏血酸的溶液(3);步骤3:插入基片材料(4)进行自组装沉积,沉积完成后,在基片材料上将自主装一层金纳米颗粒薄膜(5)。这种方法优点在于可根据溶液中金纳米颗粒、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抗坏血酸的浓度进行调节金纳米颗粒的沉积速率。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的金纳米颗粒薄膜具备纳米颗粒分布均匀、不产生堆积、纳米颗粒间距可控、金纳米颗粒附着牢固等特点,可在表面拉曼散射增强、光伏增效、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金属纳米链的增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7627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068868.1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中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金属纳米链的增效方法。在太阳能电池制作过程中,在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与光伏层之间制备出一层由金属纳米链组成的金属纳米薄膜。入射光经过光阳极和光伏层,被局域在金属纳米链表面,并形成横向传输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传输模式,因此大幅增长了入射光在光伏层的有效传输距离,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的吸收效率,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这种技术还具有制备工艺多样化,制作成本低,增效效果明显等优点。

    一种超透镜的调谐方法
    28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296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99289.3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透镜的调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超透镜;第二步:将目标物放置在超透镜的表面附近;第三步:利用外部设备对超透镜进行调谐,使第二步中的目标物呈现清晰的像。本技术方案提出的超透镜的调谐方法,通过利用外部设备,对超透镜施加外加电场、温度、光强或者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并实时调节外加电场、温度、光强或者磁场的强度,以此来实时调节超透镜的金属层薄膜中的金属和介质层薄膜中的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进而实现对超透镜进行实时调谐,使超透镜的聚焦位置定位在最佳位置,使目标物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