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半球谐振陀螺信号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8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05039.5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球谐振陀螺信号去噪方法,本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整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半球谐振陀螺的测量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分量;然后利用香农熵计算相邻固有模态函数分量的香农熵的变化量,找到最大熵变化量所对应的固有模态函数数值,分离有效信号分量与噪声信号分量,最终完成信号的重构。本方法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里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半球谐振陀螺惯性器件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半球谐振陀螺的测量精度和敏感性。

    一种基于全误差分析的陀螺加速度计在双轴离心机上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4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889.1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属于惯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用双轴精密离心机来标定平台惯导系统中的陀螺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该方法包括:首先建立双轴离心机的安装误差、离心机误差、测试夹具体安装对准误差模型。根据上述误差模型,结合离心机的运动参数及误差、地球自转角速率、重力加速度,确定了安装在双轴离心机上的加速度计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比力输入和角速度输入。之后将比力输入和角速度输入代入加速度计误差模型之中,得到加速度计的指示输出。针对指示输出,设计了辨识全误差模型的一张试验计划,并确定加速度计的辨识的不确定度。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全误差的标定模型,能够提高陀螺加速度计在双轴离心机上的标定精度。

    航天器残余力矩残余角动量测量标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663597.3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残余力矩残余角动量测量标定装置及方法,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台上测控系统、台下上位机系统和无线传输系,台上测控系统和台下上位机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系无线连接。所述台下上位机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安装在台下上位机系统上,数据处理系统与显示系统相连接,本发明提出了航天器残余力矩残余角动量的测量算法以及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在地面得到载荷工作时对航天器产生的残余力矩和残余角动量且给出了具体的装置设计和算法推导以及仿真结果,能够高精度的得到载荷工作时的残余力矩以及残余角动惯量,装置设计以及算法原理更加完善,实用性更强。

    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快速自适应角点结合的圆心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08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561892.0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的快速自适应角点结合的圆心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算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两次阙值不同的阙值二值化对标志物进行处理;再通过改进后的SUSAN算法对标志物图像进行角点检测,对圆心和半径进行粗定位;然后对二值化后的圆形图像进行Canny算子检测出边缘,再对边缘进行半径约束,得到细化且连续的边缘;最后对此时检测出的边缘进行处理,结合多次处理和加权平均的方式来得到具有良好精度的圆心坐标。本发明避免了梯度计算,减少了噪声所带来的干扰,提高了算法的速率,具有良好的精度,简单易实现并具有良好的运行速率且满足实时性。

    一种感应同步器角度自动化检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965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620533.8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同步器角度自动化检测装置与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完成转台测角值的标定之后,输入起始角度和采样点数目,测试计算机将控制转台走到被测角度,并自动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和保存,在数据采集完毕之后,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测试计算机能在线进行角位置误差的计算、模型系数的辨识并对其进行补偿,实现角度的自动化检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感应同步器检测和补偿方法中存在的补偿效果不理想、采样点数受限、模型建立困难、数据存储量大、人为参与较多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加速度计在精密离心机上的参数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805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3204.0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速度计在精密离心机上的参数标定方法,包括:获取精密离心机的各静态误差以及动态误差,并根据精密离心机的结构建立坐标系,以及根据所述各静态误差以及动态误差计算所述坐标系下的位姿误差;驱动精密离心机的主轴以匀角速率旋转,以产生向心加速度标定加速度计,基于所述坐标系下的位姿误差计算向心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和Coriolis加速度的比力分配,以确定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对加速度计在三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六个对称位置的指示输出,利用加减消元的方法标定加速度计误差模型表达式中的高阶项误差系数。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石英加速度计高阶误差模型系数的标定精度。

    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78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663596.9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属于飞行器地面仿真领域。本发明一种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确定各个环节的隶属度和权重;步骤1.1:确定各个环节的隶属度;步骤1.2: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测试环节的权重;步骤1.3:确定第n+1个因素的隶属度和权重;步骤2:根据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测试的总自信息量;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公式确定整个测试过程的自信息量,根据公式确定测试系统的效能。本发明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定量分析惯性仪表的测试效能,覆盖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和综合测试的各个环节,可行性强,便于工程应用。

    航天器残余力矩残余角动量测量标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63597.3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残余力矩残余角动量测量标定装置及方法,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台上测控系统,台下上位机系统和无线传输系,台上测控系统和台下上位机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系无线连接。所述台下上位机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安装在台下上位机系统上,数据处理系统与显示系统相连接,本发明提出了航天器残余力矩残余角动量的测量算法以及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在地面得到载荷工作时对航天器产生的残余力矩和残余角动量且给出了具体的装置设计和算法推导以及仿真结果,能够高精度的得到载荷工作时的残余力矩以及残余角动惯量,装置设计以及算法原理更加完善,实用性更强。

    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788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63596.9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属于飞行器地面仿真领域。本发明一种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确定各个环节的隶属度和权重;步骤1.1:确定各个环节的隶属度;步骤1.2: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测试环节的权重;步骤1.3:确定第n+1个因素的隶属度和权重;步骤2:根据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测试的总自信息量;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公式确定整个测试过程的自信息量,根据公式确定测试系统的效能。本发明基于复合信息熵的惯性仪表测试效能评估方法,定量分析惯性仪表的测试效能,覆盖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和综合测试的各个环节,可行性强,便于工程应用。

    基于xPC的转台控制系统快速演示验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92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64769.9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xPC的转台控制系统快速演示验证装置及方法,属于转台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控制器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I/O模块、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和实际被控对象,控制器模块中宿主机建立模型生成代码,目标机执行生成的实时代码,利用启动盘将xPC的实时内核下载入目标机中;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由两台路由器组成,宿主机和目标机通过网线或无线网卡分别和路由器建立连接;I/O模块将其内部D/A部分的输出进行相应比例的放大形成电流闭环,用于驱动实际被控对象;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能够在线修改控制器模块参数,监视实际被控对象速率。本发明采用xPC实时控制方法,能够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了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