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745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237583.X

    申请日:2014-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8 G02F1/133512 G06F3/0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摸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触摸显示屏包括:一第一滤光器;一第一基板;一薄膜晶体管层;一第一配向层;一液晶分子层;一第二配向层;彩色滤光片层;触摸功能层;一第二基板;以及液晶贴合边框;上下基板连接点;FPC连接线。本发明利用彩色滤光膜的黑矩阵作为屏蔽层,可以削减显示电路的串扰;同时,部分工艺采用了3D打印技术,较传统方法大大简化,省去传统工艺曝光、显影、刻蚀等多道复杂工艺,节约生产原料和制造成本。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曲面微透镜阵列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1002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237618.X

    申请日:2014-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曲面微透镜阵列制作方法,采用3D打印设备沿曲面微透镜阵列的曲面的直导线方向依序打印构成曲面微透镜阵列的各弧形截面层,层叠形成立着的曲面微透镜阵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曲面微透镜阵列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沿曲面微透镜阵列的曲面的直导线方向离散成一系列有序的弧形截面层,然后生成3D打印设备的数控指令;2、利用3D打印设备依序打印所述各弧形截面层,层层堆叠,并对打印材料进行3D成型,形成立着的曲面微透镜阵列;3、将曲面微透镜阵列放置于一与其曲面曲率相同的弯曲基板上进行后续热处理,并对曲面微透镜阵列进行抛光处理形成光滑的微透镜表面。该方法制作工艺简单,精度高,成本低。

    一种磁场辅助电泳沉积金属化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8977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069653.6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辅助电泳沉积金属化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方法,其过程为:将表面镀有磁性金属的碳纳米管配制成分散均匀、稳定的碳纳米管电泳液,在磁场的作用下,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金属化碳纳米管阴极。所制得的金属化碳纳米管阴极的碳纳米管具有取向好,可大幅度提高其电子的传导和发射能力,且进一步改善金属化碳纳米管阴极与衬底电极的附着性。

    一种液晶微透镜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52081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115949.6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微透镜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晶微透镜阵列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一透明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方,且所述透明介质层上表面对应于每一个微透镜区域均具有一凹部;一第二透明导电薄膜,设置于所述透明介质层上方;一第二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上方;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向层上方;一第一配向层,设置于所述液晶层上方;一第一透明导电薄膜,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层上方;一第一透明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上方。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多电极驱动液晶微透镜,工艺复杂,且由于场分布很难控制均匀的缺点。

    用于集成成像3D显示的组合微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4136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14861.0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成成像3D显示的组合微透镜阵列及其制作方法。提供一种用于集成成像3D显示的组合微透镜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小孔光栅,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表面,所述小孔光栅是一带有镂空小孔阵列的不透明金属或光刻胶;以及一微透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基板含有所述小孔光栅的一面,所述微透镜阵列由与所述小孔光栅的小孔阵列一一对应的透镜单元组成,且所述透镜单元位于所述对应的小孔阵列中。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有效解决了单一微透镜阵列带来的图像串扰严重和分辨率降低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单一小孔阵列带来的显示亮度降低的问题,易于实现高性能集成成像3D显示。

    用厚膜介质作为隔离子的场致发射显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1047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082091.9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厚膜介质作为隔离子的场致发射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场致发射显示结构由阴极基板和阳极基板组成,所述的阴极基板和阳极基板之间设有厚膜介质隔离子,隔离子设置于阴极基板的玻璃基底上,隔离子与玻璃基底牢固粘在一起成一整体。隔离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排列,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相邻隔离子之间的距离均为10-50mm。所述的场致发射显示结构有二极结构、三极结构和多极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场致发射显示结构所用的隔离子图形化,避免了制作隔离子时的复杂安装工艺,解决了隔离子放置存在对位不准的问题,并且使原来分立的隔离子装配问题得到了解决,降低工艺难度,增加器件性能的稳定性。

    一种高稳定性的精密复合网版

    公开(公告)号:CN1036403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78475.1

    申请日:2013-12-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网印刷用的网版,覆盖所有的可印刷电子产品,特别是一种高稳定性的精密复合网版。包括铝框和架桥于所述铝框上的网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网布中心的平网漏印区,所述的平网漏印区的外边缘非图形区与网布的内边缘粘接;所述平网漏印区中间部分为阵列的正多边形构成的图形区,所述平网漏印区的外边缘非图形区宽度为20~30mm。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印刷的不稳定性、表面的不平整性、制版过程晒图易产生龟纹以及不锈钢网无法进行自由角度裁切而带来的材料浪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可根据图形的最小精细度、印刷厚度来设计平网漏印层线宽与开口,最终达到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和印刷版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背光源发光均匀性自动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16167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51298.8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源发光均匀性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暗室腔,所述暗室腔前侧设有一个腔门,两侧面底部对称设有两窗口,用于流水线框架传送待测背光源;一驱动接口;一控制面板;一光探测器;一机械组件;一标记组件;以及一运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接口、控制面板、光探测器、机械组件和标记组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实时控制。本发明光探测器可上下前后左右自由移动,采用可编程驱动接口,兼容性好,可设置不同参数对不同待测背光源进行测试,流水线作业方便快捷。

    一种多元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1198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10057850.6

    申请日:2012-03-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采用电纺丝静电场组装方法在梳齿电极上沉积纳米丝状壳核结构材料,采用低温水热负载方式在梳齿电极上的壳核结构外层包覆气敏薄膜源材料,再进行热处理合成气敏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元件上有定向排列近单层金属氧化物复合纳米丝/纳米管气敏材料,可直接装配成气敏传感器,使用方便且具有良好的气敏灵敏度和选择性。制备方法简单,具备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