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3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68375.X

    申请日:2017-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C12Q1/6844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属于松材线虫的分子检测领域。本发明首先以松材线虫的SYG‑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并筛选获得一组针对松材线虫特异性高的LAMP引物组,该LAMP引物组能够特异性的区分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本发明利用所述LAMP引物组建立了一种松材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别样品中是否携带有松材线虫。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LAMP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松材线虫的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松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以及监控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蔓延。

    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893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288006.8

    申请日:2015-05-29

    Inventor: 梁军 潘琪 张星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防治领域。本发明调控方法包括:在寄主植物之间混合搭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对腮扁叶蜂老熟幼虫进行物理干预、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以及修剪带虫巢的寄主植物枝条。本发明通过改造特定的林分结构,使林分结构向不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生存的方向转变,使其难于向周围迁飞、扩散,转移危害;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初始虫口密度;两种措施结合,使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一种森林穿透雨水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2613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93615.9

    申请日:2016-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0 G01N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穿透雨水收集装置,它包含数根等距排列的收集管(1),该收集管(1)的顶部外圆面处向内开设有一个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的顶部附近设置有一层贴合收集管端设置有与其套接配合的第一堵头(4),其另一端设置有与其套接配合的套管(5),所述套管(5)的端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同心的挡片(6),该挡片(6)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相通的导水管(7),数个套管(5)的一侧设置有一根导管(8)。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掉落在过滤网上的杂物能够随水流冲出收集槽,能够有效的将杂物和雨水分离,能够保证采集雨水样品的质量。(1)内壁两侧的过滤网(3),所述收集管(1)的一

    一种寒温带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455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45151.3

    申请日:201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寒温带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出针对杜鹃-兴安落叶松林不同受损程度火烧迹地详细和系统的火后恢复方法,本发明通过火烧迹地调查,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火烧迹地受损级别、火前林分状况、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并通过种子年的判断,确定不同受损级别、不同坡度、以及落叶松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等多种情况下寒温带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的恢复方法,为大面积火烧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