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893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288006.8

    申请日:2015-05-29

    Inventor: 梁军 潘琪 张星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防治领域。本发明调控方法包括:在寄主植物之间混合搭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对腮扁叶蜂老熟幼虫进行物理干预、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以及修剪带虫巢的寄主植物枝条。本发明通过改造特定的林分结构,使林分结构向不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生存的方向转变,使其难于向周围迁飞、扩散,转移危害;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初始虫口密度;两种措施结合,使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8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88006.8

    申请日:2015-05-29

    Inventor: 梁军 潘琪 张星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防治领域。本发明调控方法包括:在寄主植物之间混合搭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对腮扁叶蜂老熟幼虫进行物理干预、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以及修剪带虫巢的寄主植物枝条。本发明通过改造特定的林分结构,使林分结构向不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生存的方向转变,使其难于向周围迁飞、扩散,转移危害;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初始虫口密度;两种措施结合,使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