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89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1051271.4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建立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的方法,通过建立病害或虫害发生程度与纯林关键林分因子的方程模型,绘制病基指数主曲线或虫基指数主曲线,然后将主曲线扩展得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本发明所建立的有林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能够定量评价纯林有林地发生某种病害或虫害的一般潜在状况,为纯林有林地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达到预防和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目的。

    一种减轻松枯梢病病原菌危害寄主植物的真菌群落结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57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159542.2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松枯梢病病原菌危害寄主植物的真菌结构调控方法,包括:调节寄主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其中,所述的调节寄主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方式包括提高与枯梢病病原菌负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或降低与枯梢病病原菌正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或者在提高与枯梢病病原菌负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的同时降低与枯梢病病原菌正相关的内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本发明通过调节赤松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使真菌群落向不利于枯梢病病原菌生存的结构转变,使病原菌难于增殖、扩散,有效地降低了对赤松林的危害,维持和保护了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

    减轻松枯梢病危害赤松的生态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23453.1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减轻松枯梢病危害赤松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在赤松之间混合搭配与赤松枯梢病病情关联性呈极显著负关联关系的其它树种;所述其它树种包括栓皮栎、山槐、麻栎或盐肤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生态防治方法还包括:清除病株、濒死木或已病死植株和掉落的病叶、病芽、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修剪病叶、病芽、病梢、病枝和病果。本发明通过调整植物群落结构使得林分向不利于赤松枯梢病发生、发展的方向转变,并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赤松枯梢病病情,两种措施相结合使赤松枯梢病病情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降低了赤松枯梢病病原菌对寄主赤松的侵袭,维持和保护赤松次生林的稳定健康发展。

    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020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052167.0

    申请日:2018-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生态防治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即减少生态系统中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为正联结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或者增加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为负联结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使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降低其对松属树种的危害。本发明所述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还包括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林分因子,如郁闭度、林分密度等来影响昆虫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目的。

    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89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51271.4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建立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的方法,通过建立病害或虫害发生程度与纯林关键林分因子的方程模型,绘制病基指数主曲线或虫基指数主曲线,然后将主曲线扩展得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本发明所建立的有林地病基指数曲线群或虫基指数曲线群能够定量评价纯林有林地发生某种病害或虫害的一般潜在状况,为纯林有林地合理、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达到预防和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目的。

    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0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52167.0

    申请日:2018-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属于林业有害昆虫的生态防治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即减少生态系统中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为正联结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或者增加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为负联结关系的昆虫种群数量,使腮扁叶蜂的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降低其对松属树种的危害。本发明所述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调控方法,还包括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林分因子,如郁闭度、林分密度等来影响昆虫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减轻腮扁叶蜂危害的目的。

    一种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生防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749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132397.X

    申请日:2014-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生防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的菌株为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菌株编号为CGMCC8891。该菌株发酵液与麦麸和玉米粉混合,发酵7d后自然风干并碾碎制成原粉;添加38wt%原粉,38wt%高岭土,13wt%木质素磺酸钠,8.5wt%SDS,2.5wt%腐植酸制成菌剂;将菌剂稀释后以喷洒和灌根的方式用于防治杨树溃疡病。该菌株具有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繁殖速度快、作用效果稳定等优点,对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ia)抑制作用强,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高压脉冲电流防治松材线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586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10114206.1

    申请日:2008-06-02

    Abstract: 一种针对松树采用高压脉冲电流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松材线虫的效应以非热效应为主。高压脉冲电流针对松材线虫使细胞、生物大分子极化或磁化,改变生物大分子的构象,使酶活性发生变化;使生物体内水的结构和水的缔合状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促使生物的生理特性发生变化;可以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改变生物膜两侧的离子分布和电位;可以使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的氢键断合,导致遗传变异。由于特定参数值的高压脉冲电流通过树干时,对不同种类生命体作用的特异性原理,所以优化到的高压脉冲电流对松材线虫的繁殖及生长具有明显的伤害和抑制作用,而对树木形成层生命活性不具任何不利影响。具有环境协调控制特点。

    杨树抗逆保健剂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7883C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03149600.8

    申请日:2003-07-18

    Abstract: 一种针对杨树的抗逆保健剂,由菌根菌和植物激素复合而成。通过扦插时对插条基部或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不仅能促进杨树的生根、生长,提高生产力,而且增加杨树抗逆性,包括促进杨树抗干部病害指标树干电容、树皮相对膨胀度、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的上升,以预防杨树干部溃疡病和烂皮病的发生。对杨树的整个生长期有效。

    减轻松枯梢病危害赤松的生态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66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1623453.1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减轻松枯梢病危害赤松的生态防治方法,包括:在赤松之间混合搭配与赤松枯梢病病情关联性呈极显著负关联关系的其它树种;所述其它树种包括栓皮栎、山槐、麻栎或盐肤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生态防治方法还包括:清除病株、濒死木或已病死植株和掉落的病叶、病芽、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修剪病叶、病芽、病梢、病枝和病果。本发明通过调整植物群落结构使得林分向不利于赤松枯梢病发生、发展的方向转变,并通过物理措施快速降低赤松枯梢病病情,两种措施相结合使赤松枯梢病病情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效降低了赤松枯梢病病原菌对寄主赤松的侵袭,维持和保护赤松次生林的稳定健康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