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473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02532.7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熟林密度混交度最优经营配置的方法,林分密度和混交度是林分生长特征因子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其影响规律及确定适宜密度和混交度,对培育和管理林分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成熟林,在同一地位级或同一地位指数条件下,通过数据处理以及建立回归方程,可以获得林分蓄积量M与混交度k关系,林分平均直径d与林分密度N,最终可以有效的了解,当林分密度达到多少时,该林分的平均直径或林分蓄积量达到最大,当混交度达到多少时,该林分蓄积量达到最大,为造林决策支持或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技术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500456.9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直基线上双目相机观测森林固定样地方法;普通数码相机在摄影测量中已经应用广泛,但是,在森林调查中环境复杂,难以保证像片所还原出的立体像对是真实准确的,因此,本方法将传统的水平基线上双目相机改进为竖直基线上双目相机观测森林固定样地对于森林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5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200764.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B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摄影测距法测算任意处树干直径的方法。该发明是利用影像的像素来自动的识别计算出树干直径的方法,通过影像上的像素的变化关系,利用灰度值的突变来获取树干的边界线以及其对应的边界点像素坐标,并利用摄影测量的原理,解算出所测树干直径的方法。实现了对立木的不可到达点处和人员无法触及处的树干直径的自动测量,方便外业的调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调查成本,符合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和测量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9186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0414.5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4
Abstract: 一种航空摄影像对绝对外方位参数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航向上选取适当距离的两点拍摄像片任意摄影,分别获取左片S1和右片S2,构成一组航空摄影像对。已知两张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为f,ui0,vi0,ui0’,vi0’;计算求得S1纠正后的像片框标坐标(ui,vi),S2纠正后的像片框标坐标(ui’,vi’);然后在像片S1、S2上分别选取11个同名像点(即i=1,2,…,11),最后选取11个同名像点,求解像对的21个绝对外方位参数及缩放系数λi共22个未知参数。
-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96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060572.3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森林择伐最优造材方法。以小班为基本单位,通过测定小班的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根据市场需求,根据采伐量模型计算小班采伐量,使采伐后小班内大径级、中径级、小径级蓄积量比达到固定值,可简单、快速对择伐选择最优方案,工具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最优造材方法的效率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94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060538.6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3D角规的森林小班皆伐造材方法。以3D角规为工具,在伐区小班内选择选取一个角规点,通过对计数木树种、胸径、树高的测定,推算整个小班的树种、径阶分布,根据立木任意处直径估测模型求得该小班出材率,并计算大径级、中径级、小径级的出材量,可简单、快速测定、计算皆伐采伐设计,使用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代替了传统的每木检尺,大幅度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皆伐造材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50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60557.9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法确定运动目标状态参数的新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在两固定点上分别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其中,两固定点的物方坐标已知,且两相机均已检校过,就能获得不同地点拍摄的同一目标物同一时刻的两张像片;其次,以已知的左片固定站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和矩阵旋转变换,可确定立体像对的9个参数;然后,利用数学模型③就可确定待测目标点的坐标(X1,Y1,Z1);最后,可用相同的方法求得运动目标任意点的坐标值(Xi,Yi,Zi),(i=1,2,3,…,n);利用数学模型④求得运动目标点到观测点的距离S;利用数学模型⑤求得运动目标物任意时刻的运动速度V;利用数学模型⑥求得运动目标任意时刻的运动加速度a。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32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64806.1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4
Abstract: 首先,任意摄影单相片配合DTM定位应急区域空间状态分为航空摄影和地面摄影两种模式,通过计算分别获得航空摄影和地面摄影两种模式的公式以及各应急区域特征点高程。然后,在紧急情况下,只要在相片上找到应急区域的多个边界点,并利用DTM获得这些点在特征点格网内的高程,就可以形成应急区域,并获得该区域的范围、地形及面积等数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5964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46800.1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0
Abstract: 一种地面摄影测量摄站布网方案,其特征在于:在1km2~10km2面积的测区内选用此方案,对地物进行摄影测量;已知一测区的面积为S,测量所用的相机有效摄影距离为D,在摄站点上安置两台基线长为B的相机进行摄影;每个摄站点测量完毕之后移动相机至下一设站点,直至将整个测区测量完成;根据几何学知识,可以求出要测完整个测区S需要布设的摄站数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