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64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9690.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电子纸的画质评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人们对观看电子纸的需求,设置适用于电子纸画质评测的打分环境,即配置了两类不同光照和不同图像分辨率下的打分环境;其次,设置打分标准并选取参与者,设置测试试验,让每一位参与者进行从训练到打分的环节;最后,对测试试验步骤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对电子纸画质评测的结果,并进一步判断实验的打分结果是否可靠。本发明通过设计适用于电子纸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电子纸的可靠评估,同时可以为电子纸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12040.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调制与时间调制协同的高灰阶电润湿显示器件的方法,首先将输入的图像数据量化为n位四进制,并将行显示周期T划分为n个子周期,同时对各个子周期加权,在同一个子周期内,赋予显示单元四个不同的电压幅值,每个子周期电压幅值不同,且成一定倍数关系,在行显示周期T的显示时间内,依次对各个子周期逐位显示,组成4n的亮度灰度。本发明能够通过幅度调制对驱动电路和显示器件的响应速度要求低的优点,弥补电润湿采用PWM调制因为显示器件不能响应过窄的脉冲而下降的显示质量,同时通过PWM调制驱动电路易实现的优点,弥补电润湿采用幅度调制电路复杂的缺点,实现电润湿电子纸更高灰阶的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428676.0
申请日:2021-04-21
IPC: G09G3/32 , G09G3/34 , G09G3/3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电场驱动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器件、绝缘层、第一驱动电极、第二驱动电极以及调制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与调制电极位于发光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位于发光器件的另一侧;所述发光器件、第一驱动电极、第二驱动电极以及调制电极相互之间设有所述绝缘层;其中,向驱动电极施加驱动信号为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提供能量,向调制电极施加调制信号在所述发光器件周围形成调制电场;通过施加电信号于驱动电极和调制电极形成不同电场耦合方式,对所述发光器件进行驱动调制。本发明有利于缩小发光像元尺寸,降低器件制备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82320.4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电学接触的全彩化μLED微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设置于透明下基板表面的反射层、下驱动电极,设置于透明上基板表面的扩散层、上驱动电极,设置于上、下驱动电极之间的蓝光μLED晶粒和波长下转换发光层,以及控制模块和彩色滤光膜;上、下驱动电极和所述蓝光μLED晶粒无电学接触,控制模块与上、下驱动电极电学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提供交变驱动信号控制μLED晶粒激发出第一光源,经波长下转换发光层转化为第二光源,第一、第二光源经反射层和扩散层后,经彩色滤光膜实现全彩化μLED微显示。本发明可有效地避免全彩μLED器件中三基色μLED芯片复杂制作工艺,及发光芯片与驱动芯片复杂Bonding和巨量转移工艺,缩短μLED显示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88023.4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触控和调试功能的发光四极管。所述发光四极管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蓝宝石衬底、半导体缓冲层、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第四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四极管均在蓝宝石衬底上进行单片多功能集成,无需精准对位和键合复杂工艺流程,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焊接键合产生的寄生电容和电阻,可以起到对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作用,实现用小功率输入信号驱动半导体发光,可以有效降低基于半导体发光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设计复杂度,提高显示装置和功能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99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428547.1
申请日:2021-04-21
IPC: G09G3/3225 , H01L27/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场调控的有源阵列显示器件。行电极阵列和列电极阵列垂直交叉形成的阵列像元区域;阵列像元区域中的每一像元区域均设有一像元和公共电极;像元包括发光体、驱动电极、选择电极、控制电极;驱动电极与公共电极电气连接,选择电极与所述行电极电气连接,所述控制电极与列电极电气连接;对驱动电极施加交流电压信号,为发光体的发光提供能量;控制电极和选择电极形成调制电场,实现对发光体发光亮度的调控。本发明有源阵列显示器件在每一个像元位置采用电场开关,该电场开关仅通过电场调控就可以实现发光器件的亮度调节,有利于缩小像元尺寸,降低器件制备复杂度、成本,有望实现具有亚微米级甚至纳米像元的极高分辨率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2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3096.8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L33/62 , H01L23/488 , H01L21/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微米级芯片低温共晶键合的微凸点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半导体衬底、图形化芯片、UBM金属层、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金属凸点;所述半导体衬底、图形化芯片、UBM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外侧还设有介质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上表面截面呈倒梯形微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表面;所述金属凸点填充于所述截面呈倒梯形微结构内,并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所述第二合金层。本发明有效改善微凸点质量,提高微凸点器件最大耐受温度和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3147.7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icro‑LED芯片键合技术的车载透明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若干列电极,带镂空孔阵列的透明介质层,行电极、Micro‑LED芯片和控制模块;所述列电极平行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表面,所述透明介质层设置于所述列电极阵列表面,所示行电极平行设置于所述介质层表面,与所述列电极绝缘且垂直交错;所述镂空阵列设置在行电极与列电极之间;所述镂空孔中还设有金属Pad1和金属Pad2;所述Micro‑LED芯片的阴极键合在暴露镂空处的金属Pad1上,所述Micro‑LED芯片的阳极键合在暴露镂空处的金属Pad2上;所述控制模块与行电级和列电级分别连接。本发明Micro‑LED显示尺寸小,分辨率、对比度和亮度高,应用于车载显示可有效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方便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096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138393.4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提取的随机纳米图案制备方法。所述随机皱褶图案的制备主要通过软印刷复制方法实现,采用原子层沉积方法生长多晶态氧化物薄膜,并以结晶颗粒为掩膜进行表面刻蚀,形成高低起伏的表面,然后配制软印刷复制材料PDMS对其表面进行压印,形成随机褶皱图案。通过改变生长条件调节结晶颗粒的分布及尺寸,从而调控随机皱褶团案的高低起伏情况,形成不同的微结构并应用于光电器件的光效提升。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能大大提高光电器件的外量子点效率,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9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56447.4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显示画质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超分辨率重建过程和对比度增强过程,超分辨率重建过程采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网络框架对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GAN网络框架由生成器和判别器两部分组成,生成器包括16个卷积模块,其后设置3个亚像素卷积层和1个升采样层,以得到一个四倍放大率的输出图像;判别器采用8个卷积模块,使用Leaky ReLU作为激活函数;预训练网络以首先针对PSNR进行优化,然后对其进行微调;对比度增强过程采用基于CLAHE的对比度增强算法对超分辨率重建得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该方法及系统有利于重建出视觉感受更好、更为真实的图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