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8581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63167.1

    申请日:2009-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流速测量系统及其方法,涉及一种流速测量技术。本装置的结构是:传感光纤(20)置于流体(00)中,加热装置(30)、传感光纤(20)、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和流速计算装置(40)前后依次连接;通过加热装置(30)和传感光纤(20)测试流速,通过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仪(10)将流速转换为温度值,通过流速计算装置(40)将温度值换算成流速。本发明能有效快速测量流体的流速场;能对流体的流速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简便,可以满足各种测量要求;适用于各种流体流速的测量,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流体不同位置流速的测量。

    一种斜拉索检测机器人
    1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0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6353.0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索检测机器人,属于桥梁检修技术领域,包括筒形机架,所述筒形机架内壁上安装有用于与斜拉索滑动抵接的爬升器,所述筒形机架前端部的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稳固机构和风速仪,所述稳固机构用于固定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端,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远离采集端的另一端与所述筒形机架前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风速仪用于检测图像采集单元实时受到的风速大小;控制模块,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稳固机构和风速仪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稳固机构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夹紧/放松。本发明的检测机器人能够在工作时确保图像采集的稳定性,避免图像模糊或失真,确保及时发现斜拉索可能的损伤或老化迹象。

    一种用于基坑监测神经网络预测的数据集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02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97349.9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监测神经网络预测的数据集划分方法,其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基坑的地层种类数、地下水高度、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监测数据以及基坑施工完成后的后续监测数据;根据待预测基坑的地层种类数、地下水高度与基坑的目标底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待预测基坑进行分类;根据待预测基坑的类别对项目监测数据和后续监测数据进行划分,得到数据集中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本发明根据基坑处的地层数和地下水高度将基坑复杂的地质环境归纳为四种类别,为每种类别的基坑根据基坑的施工进度,确定不同的数据集划分方法,使得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数据更具代表性,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模型在实际数据上的表现,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一种分布式光纤空间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3242.3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纤空间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领域,其装置包括试验基座;加载机构,安装于所述试验基座上,用于在不同方向对光纤的若干节点施加大小不同的荷载;坐标测量机构,安装于所述试验基座上,用于测量所述节点在三维空间的坐标;应变测量机构,用于测量光纤受荷载后产生的应变数据。本发明通过加载机构在不同方向对待测光纤的若干节点施加大小不同的荷载,从而模拟光纤的不同部位受到方向和大小不同的应力,并通过应变测量机构采集得到待测光纤受到应力时的应变数据,进而根据待测光纤受到应力时的应力方向和大小、产生的应变大小以及产生的形变来探究光纤的应力方向与产生的应变之间的关系。

    能源隧道层埋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710108.3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隧道层埋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能源隧道层埋式地温能防冻加热装置包括隧道系统以及加热系统:隧道系统,包括基底、隧道主体、防水板、集水管、保温板和第一循环管,隧道主体包括隧道初衬和隧道二衬,集水管铺设于防水板的表面,第一循环管铺设于保温板的表面;加热系统,包括储液箱、收集管、循环泵、第二循环管、仰拱层和导热件,收集管分别与储液箱、集水管连通,循环泵与储液箱固定连接,第二循环管铺设于仰拱层内部且与循环泵连通,导热件设置于储液箱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导热件、循环泵、第一循环管以及第二循环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利用地热进行防冻,有效的解决现有的防冻方式,耗能大、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给浮桥提供浮力的悬浮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252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1145096.2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浮桥提供浮力的悬浮机构,其包括承重支撑固定架及设于承重支撑固定架内的悬浮体,承重支撑固定架由顶部支撑框、底部支撑框及多根斜支撑连杆,顶部支撑框包括多根平行间隔设置的顶横梁,底部支撑框包括多根与顶横梁一一对应且较长的底横梁,对应的顶横梁和底横梁通过至少四根斜支撑连杆连接固定,连续四根斜支撑连杆在对应的顶横梁和底横梁之间形成以相邻斜支撑连杆为腰的三个等腰三角形框且在纵向上多个平行间隔的等腰三角形框构成供悬浮体装入固定的固定通道。优点为,易安装维护、组装式结构易拆开打散且可循环利用,浮力调节方便、水位差变化适应能力强、易断开让道便于船只临时通过。

    一种补偿下段桩抗拔力不足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59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059943.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下段桩抗拔力不足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根据地质资料计算确定平衡点,从而确定上段桩和下段桩的长度,桩孔成孔后绑扎钢筋笼,在下段桩钢筋笼和上段桩钢筋笼内分别绑扎若干第一预留套管和第二预留套管,安装锚索和位移杆,下放钢筋笼后浇注下段桩,固化后通过第二预留套管往下开钻锚固孔直达桩顶持力层;在锚固孔内打入锚杆后灌浆形成下段桩锚固装置;之后浇注上段桩,在位移杆上连接百分表;分别进行桩身加载和桩顶加载,通过荷载位移曲线得出桩基极限承载力;本发明能补偿下段桩抗拔力不足问题,无需精确计算平衡点即可得到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极限承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