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转化乳糖废水合成乳糖酸的密孔菌及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069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125457.X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用于转化乳糖废水制备乳糖酸的密孔菌,其分类命名为密孔菌(Pycnoporus sp.)SYBC-L1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20。用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SYBC-L10微生物作为菌种,以乳糖废水为转化底物,添加氮源、无机盐及诱导剂组成发酵培养基,微生物转化制备乳糖酸。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琥珀酸缓冲液,使得发酵过程中pH保持恒定,提高乳糖废水的转化率,优化条件下转化率达到85%以上。对于乳糖酸的研究,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发明转化的乳糖废水中,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的乳糖含量为25%左右。

    一种用蜜源菌发酵制备果蔬蜂蜜酵素饮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66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125458.4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蜜源菌发酵制备果蔬蜂蜜酵素饮料的方法,其工艺特点是以果蔬为主要原料,辅以蜂蜜及水以2013年6月24日保存于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283的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47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发酵过程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两步。好氧发酵时按照果菜浆、蜂蜜、水4~6∶1~3∶5~1的比例和三种原料总重量0.01%-0.05%的蜜源菌冻干粉,保持PH=5~8,温度20-35℃,转速220rpm。在发酵罐中通气搅拌好氧发酵7-15天。好氧发酵结束后加入总体积1%-3%的乳酸菌,搅拌均匀,在通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条件下静置15-30天进行厌氧发酵。

    一种用蜜源菌制作桂花酵素饮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52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5135.5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蜜源菌制作桂花酵素饮料的方法,其工艺特点是以桂花为主要原料,利用2013年6月24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283的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47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按照体积比桂花∶原蜜∶纯净水为2-5∶1-3∶7-2加入后混合均匀制成桂花发酵原液,向发酵原液按照1-5%的比例将蜜源菌种子液接入后在温度25℃-35℃,pH值5.0-8.0条件下发酵6-14d后即可得到桂花酵素饮料粗成品。经过过滤筛数目为20-32目的粗过滤初步筛掉大颗粒残渣,后再经过过滤筛数目为80-100目的细过滤进一步滤掉小型颗粒残渣,即得到桂花酵素饮料。

    一种用蜜源菌制作山楂酵素饮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526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5133.6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382 A23V2002/00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蜜源菌制作山楂酵素饮料的方法,其工艺特点是以山楂为主要原料,利用2013年6月24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283的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47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按照体积比山楂∶原蜜∶纯净水为2-5∶1-3∶7-2加入后混合均匀制成山楂发酵原液,向发酵原液按照1-5%的比例将蜜源菌种子液接入后在温度25℃-35℃,pH值5.0-8.0条件下发酵6-14d后即可得到山楂酵素饮料粗成品。经过过滤筛数目为20-32目的粗过滤初步筛掉大颗粒残渣,后再经过过滤筛数目为80-100目的细过滤进一步滤掉小型颗粒残渣,即得到山楂酵素饮料。

    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29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86136.5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方法,具体包括破碎菌棒得到菌糠,添加产酶诱导液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发酵熟成体系后以1∶1-3∶1比例加入到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通过菌糠发酵体系内木质素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及体系提供的有机肥,可以实现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的双重作用。相对于其他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手段,本方法不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还能提高生物学修复手段的效率。

    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6800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86420.2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具体包括破碎菌棒得到菌糠,添加产酶诱导液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洗脱发酵体系后得到木质素酶和经过高效转化的菌糠,再向剩余物中添加加入黄粉虫、蝇蛆、蚯蚓、蝗虫和蚕蛹等昆虫的幼虫进行培养得到高蛋白饲料培养体系,对高蛋白培养体系过筛后即可得到有机肥。相对于其他利用生物质生产有机肥的生产工艺,该方法既可以得到木质素酶,又做到了通过昆虫幼虫对菌糠残渣的吸收利用得到高蛋白饲料,还能得到有机肥。实现了食用菌菌糠的高效彻底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