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031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278104.3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氮掺杂褶皱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溶液和水溶性含氮化合物混合均匀而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雾化并加热以使混合液中的溶剂挥发而得到氮掺杂褶皱氧化石墨烯粉末颗粒;以及收集所得氧化石墨烯粉末颗粒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热处理以得到氮掺杂褶皱石墨烯产品,其中热处理温度在150℃至1100℃之间,所得产品中的氮元素含量在1%至30%之间。本发明在实现石墨烯有效掺氮的同时还获得了程度可控的褶皱,方法简单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47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033929.4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具有:孔性碳基体以及纳米金属多硫化物,纳米金属多硫化物填充于孔性碳基体的微孔中,电极材料含硫量大于50%。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步骤一:将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制得的金属盐溶液通过渗透技术载入到孔性碳基体中后干燥。步骤二:从步骤一得到负载有金属盐的碳基体,经过还原反应后,制得负载有纳米金属颗粒的碳基体。步骤三:往负载有纳米金属的碳基体滴加预先配制好含硫的二硫化碳溶液,反应,通过干燥流程去除溶剂,制得电极材料。这种电极材料,不仅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而且其高倍率性能也得到提高,十分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9018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946965.4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含石墨烯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由含氧化石墨烯的A组分和含亲水聚合物的B组分所组成的导电涂覆液;提供柔性基底;将导电涂覆液涂覆在柔性基底上;干燥涂覆有导电涂覆液的柔性基底以形成导电薄膜;以及将导电薄膜中的氧化石墨烯部分还原为石墨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其表面电阻可以达到80.7Ω/sq,对应透光率达到89%,完全能够满足实际使用中替代ITO薄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18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4546.X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碳基柔性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先将氧化剂溶于易挥发的溶剂中,再向溶液中加入电化学活性物质单质,均匀混合,随后将混合好的氧化物溶液平铺在基底上,待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在基底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剂膜,将基底置于充满吡咯单体气体的密闭容器中使吡咯单体与氧化物反应形成掺有电化学活性元素单质的聚吡咯膜,再将该膜置于惰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并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即可制得锂离子电池碳基柔性薄膜电极。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得到的碳膜柔韧性好,活性物质在碳构成的导电网络结合紧密并分布均匀,聚吡咯中的N元素在高温裂解后同时实现杂原子的掺杂,提高电化学反应活性,综合上述优势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8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06055.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364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气材料技术领域,所解决的现有材料电化学性能低,且制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材料由单质硫、三维石墨烯组成,单质硫与三维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该材料制备时,先将单质硫溶解于二硫化碳溶剂中,再将三维石墨烯浸泡于二硫化碳硫溶液中,并放置于超声波环境中,直至二硫化碳溶剂完全挥发后制得掺硫三维石墨烯;再将掺硫三维石墨烯置于68~72℃的干燥箱中保温至少24h,即制得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材料,适合制作锂硫电池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0461691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3195.0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垂直碳纳米管阵列/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金属有机化合物前驱体、助溶剂与碳纳米管阵列样品装入反应器,密封后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并加热到预定温度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将样品置于氧化性气氛中进行低温热解,将金属有机化合物前驱体转化为金属氧化物,从而获得均匀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碳纳米管阵列三维结构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了金属氧化物在宏观厚度(0.1mm-10mm)VACNTs中的均匀复合;避免了液体表面张力对VACNTs结构的破坏,VACNTs的定向排列特征可以完美地保留;制备方法环保、操作简便,且有利于规模化制备。该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催化等领域有巨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71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10350659.6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质溶液环流高压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方法,是在一种电纺同轴纺丝头装置上进行,其特点是:采用同轴纺丝头进行电纺,同轴电纺的外鞘液为高电导率电解质溶液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芯液为聚丙烯腈纺丝溶液;通过两个单通道轴流注射泵对环流电解质溶液与聚丙烯腈纺丝液的流量分别进行调控;采用铝箔平板接收纳米纤维。所述的电解质为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的无机盐,电解质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含量为1%~6%w/v。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不仅直径小、分布均匀,而且直径离散度低、纤维表面光滑。
-
公开(公告)号:CN10376234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3929.4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具有:孔性碳基体以及纳米金属多硫化物,纳米金属多硫化物填充于孔性碳基体的微孔中,电极材料含硫量大于50%。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步骤一:将金属盐在水中溶解,制得的金属盐溶液通过渗透技术载入到孔性碳基体中后干燥。步骤二:从步骤一得到负载有金属盐的碳基体,经过还原反应后,制得负载有纳米金属颗粒的碳基体。步骤三:往负载有纳米金属的碳基体滴加预先配制好含硫的二硫化碳溶液,反应,通过干燥流程去除溶剂,制得电极材料。这种电极材料,不仅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而且其高倍率性能也得到提高,十分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13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72992.0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煤矸石改性酚醛树脂的电木粉及其制备方法,基料:经过处理的煤矸石粉与酚醛树脂,按质量比4:6配比;添加物:丁腈橡胶用量为基料质量的6%-14%,木粉用量为基料质量的15%-20%。制备方法:取灰分质量百分比在50%-65%,固定碳含量在15%-25%之间的煤矸石破碎,干燥,冷却、球磨;再浸入偶联剂溶液中、干燥、冷却备用。将木粉干燥,取粒度20目以下;丁腈橡胶用手撕成小碎片。将木粉、丁腈橡胶、煤矸石,与酚醛树脂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热炼机热炼,冷却,粉碎,再经过筛分得到电木粉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电木粉不仅提高了电木粉的各项性能指标,降低成本、而且让煤矸石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48260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1778.8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富集方法。即首先将固体氧化性化合物溶解在液体试剂中得固体氧化性化合物溶液;然后将需要纯化的单壁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到上述所得的固体氧化性化合物溶液中,得到浓度为0.1-0.5mg/ml碳纳米管分散液;再将所得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控制其反应温度40-150℃,时间25-120min,得到的反应液依次经过滤、洗涤、干燥后,于真空或者惰性气氛中进行退火后,即得半导体型碳纳米管。本发明的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富集方法使分离后的碳纳米管保持结构与性能稳定,有利于实现对碳纳米管分离过程的精确控制,最终获得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含量达90-93%的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