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钩及车钩防跳机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1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08714.6

    申请日:2009-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G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钩防跳机构,包括下锁销杆、钩体和转轴,下锁销杆的条形安装孔与钩体的圆形安装孔内设置有转轴,以实现两者铰接;转轴的上表面上具有沿轴向设置的凸台;且转轴上方的钩体安装孔壁上具有轴向设置的凹槽,用于容置转轴的凸台;转轴可相对于下锁销杆和钩体轴向移动,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转轴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凸台的内端部置于下锁销杆的条形安装孔内,该条形安装孔的上壁与所述凸台相抵,沿开钩方向转动该下锁销杆,下锁销杆的防跳台可与钩体的防跳面相抵;转轴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凸台置于钩体安装孔的凹槽内,该条形安装孔的上壁与转轴的外圆周表面相抵。本发明具有可靠的双重防车钩开锁性能,相应还公开一种车钩。

    一种铁路车辆及其钩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134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63637.9

    申请日:2014-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G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及其钩缓装置,在实现曲线通过的同时简化连接结构,减少配合间隙,提高钩尾销与销孔的配合紧密度。所述钩缓装置包括与车体连接的前从板座和后从板座,以及固连在两者之间的双向缓冲器,所述双向缓冲器具有起缓冲作用的载体和作用于所述载体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车钩通过钩尾销铰接,所述钩尾销上下延伸;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车钩中,至少一者与所述钩尾销之间装配有转动件,以便两者在竖平面内相对转动,且所述转动件与两者配合,以限制两者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车钩与连接件能够在前后方向相对固定,无论是在组装状态下还是各种工况下,可明显降低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纵向冲击,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性能,降低磨耗。

    一种车钩及其防跳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3453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4799.4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及其防跳装置,能够提高防跳可靠性。所述防跳装置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车钩的下锁销杆连接,当所述下锁销杆朝向开钩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以阻碍所述下锁销杆移动。当车钩产生振动或者进行翻车作业,由于弹性件的阻碍,车钩仍然能够保持锁定状态,避免车钩的非正常开钩。当需要对车钩进行开钩作业时,可以采用较长力臂的车钩提杆驱动下锁销杆朝向开钩方向移动,以便使得车钩处于开钩状态,不会对正常的开钩产生较大阻碍。因此,所述弹性件不管在进行开钩时或者车钩处于锁定状态时,均可以设置在车钩上,不必根据车钩的作业情况而安装或拆卸,其结构简单,能够兼顾防跳的可靠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

    车钩缓冲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1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008461.2

    申请日:2009-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G7/12 B61G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车钩、钩尾框,钩尾销和从板,车钩的钩头包括钩舌、钩舌销、钩舌推铁、钩锁、下锁销组成、下锁销转轴;所述下锁销转轴转动时,所述下锁销组成动作,使所述钩锁沿车钩钩头内腔内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钩舌推铁的推足转动,推动所述钩舌绕所述钩舌销旋转;车钩的钩尾端面中部为柱面,两旁对称设置凸肩;所述钩尾框头部宽度尺寸接近两前从板座内挡相对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钩尾框头部宽度尺寸接近两前从板座内挡相对面之间的距离能够使钩尾框与前从板座内挡间的间隙减小,在牵引和压缩状态下,前从板座内挡能够限制钩尾框的横向摆动,使车钩缓冲装置具有导向正位功能。

    插销及具有该插销的车钩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13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05337.0

    申请日:2009-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插销,用于与闭锁状态的车钩配合使用,该插销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其中,第一杆段为直杆;第二杆段的中部具有弯曲部;沿长度方向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并行设置且两者的一侧端部相连,第二杆段的弯曲部与第一杆段之间形成容纳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前述插销的车钩,其下锁销或下锁销体上具有插销安装孔,插销的第一杆段插装在下锁销或下锁销体的插销安装孔内,且该插销安装孔下方的下锁销或下锁销体置于所述插销的容纳部中;当车钩出现两个防跳机构均失效的情况时,此时插销的直杆段与钩体下锁腔立筋的接触,阻止下锁销机构继续向上运动,进而可阻止锁铁继续向上锁腔运动,进一步加强车钩的防跳性能。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钩缓装置的从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1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08716.5

    申请日:200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铁路货车钩缓装置的从板结构,包括:从板体,设置在钩缓装置的钩尾框内;磨耗板,安装在所述从板体的一侧,其主磨耗面可与所述钩尾框接触。由于磨耗板的摩擦系数较低,磨耗只产生在磨耗板,而钩尾框基本无磨耗;因此不会出现钩尾框因磨耗超限而需要焊修的情况,消除钩尾框因焊修不当而出现的裂纹问题;在磨耗板磨耗超限时,只需更换磨耗板,而从板体、钩尾框均可继续使用,从而节省检修成本。

    插销及具有该插销的车钩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501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05337.0

    申请日:2009-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插销,用于与闭锁状态的车钩配合使用,该插销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其中,第一杆段为直杆;第二杆段的中部具有弯曲部;沿长度方向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并行设置且两者的一侧端部相连,第二杆段的弯曲部与第一杆段之间形成容纳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前述插销的车钩,其下锁销或下锁销体上具有插销安装孔,插销的第一杆段插装在下锁销或下锁销体的插销安装孔内,且该插销安装孔下方的下锁销或下锁销体置于所述插销的容纳部中;当车钩出现两个防跳机构均失效的情况时,此时插销的直杆段与钩体下锁腔立筋的接触,阻止下锁销机构继续向上运动,进而可阻止锁铁继续向上锁腔运动,进一步加强车钩的防跳性能。

    一种牵引缓冲装置及其牵引杆

    公开(公告)号:CN204674609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407741.1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缓冲装置及其牵引杆。该牵引杆,包括杆身及其两端的端部;所述杆身的横截面为内壁各方向到其形心的距离大致相同的第一鼓形结构,所述第一鼓形结构包括设于上、下的水平段,设于左、右的圆弧段,从所述圆弧段到所述水平段依次连接有过渡直线段、过渡圆弧段。该牵引杆将现有杆身的横截面由矩形改进为第一鼓形结构,该第一鼓形结构接近于圆形,其内壁各方向到其形心的距离大致相同,也即各点的柔度接近,使得杆身的各方向具有接近相等的稳定性。由此可见,该牵引杆的杆身在保证临界压力的前提下,减小了杆身左右方向尺寸,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浪费材料的现象,大大减小了杆身的重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牵引杆的牵引缓冲装置。

    钩舌推铁和车钩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08573U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20552626.0

    申请日:2010-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舌推铁和车钩,该钩舌推铁与锁铁的配合面的交角为尖角。该车钩包括钩头、钩体和钩尾,其中,钩头包括锁铁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舌推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舌推铁和车钩,通过对钩舌推铁与锁铁的配合面的交角进行改进,提高了锁铁的座锁性能,进而改善了车钩的解锁效果。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72820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175584.6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该钩缓装置包括车钩和钩尾框,所述钩尾框内设置有缓冲器和从板,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所述从板的底面与所述钩尾框的下框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缓装置由于将钩尾框中的缓冲器和从板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因此,避免了从板与钩尾框接触,因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止从板与钩尾框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损耗而影响部件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